气液分离器种类及结构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5277135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液分离器种类及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气液分离器种类及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气液分离器种类及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气液分离器种类及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气液分离器种类及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液分离器种类及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液分离器种类及结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液分离器的种类与结构目录一、 研究目的.第2页二、 气液分离器的作用.第2页三、 气液分离器的原理和分类第2页四、 气液分离器的结构及优缺点.第2页1. 重力沉降.第3页2. 折流分离.第4页3. 离心分离.第5页4. 填料分离.第6页5. 丝网分离.第7页6. 微孔过滤分离.第9页五、 实验分析.第10页1 常规冷干机的气液分离器的除水效果. 第10页2 查阅相关资料.第12页3 设备整改.第13页4 C型冷干机气分测试.第15页六、 优化方案.第17页一、研究目的 增强公司冷干机、预冷机等设备上的气液分离器的效果,提升设备性能。 二、气液分离器的作用饱和气体在降温或者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

2、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气液分离器作用就是处理含有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或者气相净化。我们公司设备上的气液分离器作用主要是气相净化。三、气液分离器的原理和分类气液分离器采用的分离结构很多,其分离方法包括:1、重力沉降;2、折流分离;3、离心力分离;4、填料分离;5、丝网分离;6、微孔过滤分离等。但综合起来分离原理只有两种:1、利用组分质量(重量)的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如分离方法1、2、3、4):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相同体积下气体的质量比液体的质量小。2、利用分散系粒子大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如分离方法5、6):液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与气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不同,气体分子距离较

3、远,而液体分子距离要近得多,所以液体粒子比气体粒子大。四、气液分离器的结构及优缺点1、重力沉降:原理:结构很简单,原理也很简单,利用液体与气体的重量不同达到分离。空压机末端的储气罐之所以能分离大量液态水,就是依靠这个原理。适用分离大于200u的液态。优点:设计简单;设备制作简单;阻力小。缺点:分离效率很差;需要气体流速很慢,所以相对应设备体积就很大。2、折流分离(挡板分离)原理: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的惯性大,遇折流板直接发生碰撞达到分离。我公司老式的冷干机就采用过这种气液分离器。优点:(相对重力分离)分离效率更高;体积更小;工作稳定。缺点:分离负荷范围窄,气体流速超过一定范围后,分离效率

4、下降。原因:)如果气体流速过慢,液体的惯性过小,不能产生碰撞,无法分离。)气体流速过快会把已经碰撞着壁的液体重新带走。)液体容易碎化,与折流板在碰撞的同时,产生更细的液滴。气体流速越大,碰撞力就越大,产生的细液滴就越多,分离效果就越差。3、离心分离原理: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旋转流动时,液体受到的离心力大于气体,从而与筒体壁面产生碰撞并附着在上,然后由于重力的作用达到分离。优点:分离效率更高;体积更小;工作稳定。缺点:与折流分离类似,分离负荷范围窄,气体流速超过一定范围后,分离效率下降。原因:)如果气体流速过慢,液态的惯性过小,不能产生碰撞,无法分离。)气体流速过快会把已经碰

5、撞着壁的液体重新带走。4、填料分离原理:填料分离和折流分离的原理类似,也是依靠液体的惯性,使其与填料产生碰撞从而实现分离。但填料分离相对折流分离来说具有大得多的阻挡收集壁面积,而且多次反复折流,液体很容易着壁,所以其分离效率更高。(化工厂中很常见)优点:分离效率比折流分离或离心分离高;结构简单,只需制作一个填料架。缺点:分离负荷范围更窄,气体流速超过一定范围后,分离效率急剧下降;易堵。原因:)在气液比一定的情况下,气液混合物流速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分离负荷越大,混合物在分离器内停留的时间越短。)气体在折流的同时也推动着已经着壁的液体向上流动,如果气体流量太大,流速太快,会导致液体下流不畅,随着

6、液体越积越多,气体的流通面积也越来越小,在这双重影响下,已经着壁的液体很容易被气体重新带走。5、丝网分离原理:气体与液体的微粒大小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通过丝网时,就象过筛一样,气体通过了,而液体被拦截下来,从而达到分离。简单的说,就是液体颗粒太大,无法通过丝网的筛分。优点:分离效率比填料分离更高。缺点:分离负荷范围更窄,超过气体极限流速或者液气比后,分离效率急剧下降;易堵;丝网的目数以及材质选择很重要。原因:)气体流速对分离效率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气速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见下图所示。气体流速过高,聚集的液滴不易从丝网上落下,液体充满丝网,造成液泛,以致一度被捕集的液滴又飞溅起来,再次被气体

7、携带出去,使分离效率急剧降低。在以前的冷干机性能测试中,多次出现在制冷系统良好、换热管胀接无泄露、气分中丝网紧凑无松动的情况下,最终露点却很差。分析其原因,多半是因为气分中气体流速太快造成。气体流速太低,夹带的雾沫在气体中飘荡,未与丝网碰撞就随着气流通过丝网而被气体带走,降低了丝网的分离效率。2)液气比太大,也就是液体太多,会造成丝网间气体的流通面积减少,从而导致气体流速越来越快,液滴被再次携带出去,造成液泛,使分离效率急剧降低。在以前的冷干机性能测试中,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前期露点显示良好,但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工况条件变化不大,各零部件也正常运行,露点却急剧上升。分析其原因,前期露点好是因为

8、气分的丝网中液态水量还少,但运行一段时间后,液体越来越多,气体流速越来越快,导致液体无法下流而被气体带走,于是露点急剧上升。3)丝网的材质不同,其分离性能不同,主要原因跟液体润湿性能有关,如果这种材质能降低液体在其表面的润湿性能,将有利于液体的下流。6、微孔过滤分离原理:气体与液体的微粒大小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通过微孔过滤,就象过筛一样,气体通过了,而液体被拦截下来,从而达到分离。微孔过滤分离器的筛分作用是真正意义上的筛分,其微孔直径一般在50微米以下,大于微孔直径的液体微粒均不能通过。而且微孔过滤分离器的阻挡收集表面积在单位体积内极大,折流次数和筛分次数在单位体积内比丝网过滤更多。优点:分离效率极高;体积比丝网分离器小。缺点:1)成本高。2)如果液气比太大,容易发生液阻现象,阻力急剧上升(前端需加装其它粗过滤装置)。3)本身阻力大。4)更易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