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520632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题背景毛线粘贴画作为我校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在制作技巧和手法上已逐渐成熟,但学生的创作却多数以临摹为基础,而且创作内容基本局限于卡通形象。内容的单一、创作与生活的脱节及作品形式的单幅化,要求毛线粘贴画必须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再创新,使其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与内涵。经过师生的共同协商,我们确立了“体育漫画”作为毛线粘贴画的一个活动主题,力求将毛线粘贴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利用漫画的形式进行艺术再加工,使创作活动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二、设计理念我校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是“立足丰富的乡土美术文化资源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追求美术观念、内容、材质、工具、手段的全方位创

2、新” 。 “体育漫画”主题创作活动以此理念为指导,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可供创作的体育素材,通过构思与创作谋求在毛线粘贴画的内容、形式、手段、观念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技能和审美观念。三、活动过程(一)选题阶段1、引导学生对前期创作的毛线粘贴画进行自我评价,并欣赏其他的一些优秀毛线粘贴画,使学生明确前期创作中在内容单一、临摹过多、手段单调、与生活联系不多等方面的不足。2、提出“如何改进毛线粘贴画的创作?”的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讨论后,以下几个提议相对集中或相近:可以采取连环画的形式、作品要

3、大一些、创作校园风光或学习生活系列、双面胶粘得不牢可以用白胶替代、内容要搞笑一些不能太严肃。最后经过集体讨论,采取连环画与漫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创作得到了较高的认可,但在内容上却一时不能决定下来。下课后,恰逢有几位同学在操场上练立定跳远却不小心一屁股坐在地上,这情景落入了几位女同学的眼里,经过她们的提议最终确定了“体育漫画”这一创作主题。 )(二)整体设计阶段学生虽然是活动的主体,但不意味着整个活动过程就是学生的单边行为,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也非常重要,具体体现在对整个活动进行总体设计,并对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预想并尽可能提供解决方案。1、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创作活动的

4、喜悦,进一步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及合作、审美意识。 (2)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并基本掌握毛线粘贴的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初步掌握毛线粘贴画中人物形象构画的基本方法,力求形象性。(3)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之中处处有美术创作的素材,并对漫画有一定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将其与体育运动相结合。(4)成果目标:能创作出系列化的体育漫画作品,且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与童趣,初具漫画特征。2、预计课时:课内约 8 课时,整个活动过程跨度约一个半月。3、活动进程:组合小组方案构思方案优化任务分解实践制作成果展示4、指导要点:(1)素材的选取上指导学生要善于捕捉学校体育活动的细节,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地

5、夸张。(2)底图的构画上指导学生多参与一些漫画作品,并在适当临摹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力求简洁、生动。(3)色彩的搭配上指导根据内容及构图的意境和谐地搭配毛线的颜色。(4)粘贴的技法上指导集体进行协商,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5)帮助学生组合成异质小组,指导小组成员在创作活动中按能力的不同进行合理分工。(三)活动展开阶段1、小组组合:以自愿组合为基本原则先组成 8 个小组,然后教师以异质、互补为原则进行调整,使各小组间无过大的能力差异。2、方案构思:各小组对同学们的体育运动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确立创作素材后拿出创作方案。创作方案要求具备以下要素:(1)来源说明:创作的内容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

6、要选择这个内容?(2)作品草图:用铅笔或水彩笔构画出毛线粘贴画的底图草稿。(3)制作方法:包括小组成员分工、制作步骤、粘贴技巧等。3、方案优化:各小组创作方案制订完成后在班级内公布一至二天,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的同时指导教师也必须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认真审议,从各方面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对创作方案进行修改、优化。(二个星期后,八个小组经过各自的努力都基本完成了创作方案。从方案构思过程及方案内容看,学生对这种以自主创作为主形式的主题创作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其内容汲及到跳高、跳绳、拔河、排球、单杠、乒乓球等运动项目,从来源说明看这些构思均是来源于学生的体育活动。有一个小组以跨越式跳高中有的同

7、学钻杆、推杆、撞杆等现象为原型,在参考一副撑竿跳漫画后进行了艺术再加工,设计了八幅连续性的画面,虽然人物形象生动性不够,但整体构图大方、简洁且具有漫画的特点,易于用毛线对画面进行粘贴。 )4、任务分解:根据小组成员间能力的不同,将创作任务从构画底图、贴双面胶、粘贴边框等方面进行分解并落实到每个成员,使每个人都有事可做。5、实践制作:(1)构画底图:由小组中的绘画能手根据方案中的草图进行细致地构画,要求注重整体不能拘泥于细节,要利于毛线的粘贴。(2)整体配色:根据创作内容和构图的意境小组成员间集体协商配色的方案,要求和谐不突兀、简单不花俏。(3)确立技法:根据构图及色彩搭配特点确立粘贴的技法,通

8、过断线平粘或立粘、连线环粘、剪碎粘等方法使平面化作品尽量体现出层次性与立体感。(4)上双面胶:在底画上全部粘上双面胶,要求尽量细致不超出底图的外围线。(5)粘贴毛线:把单幅画面划成一块块小区域分解到个人或每个人负责一至二个单幅画面,在统一配色、统一技法的基础上分工进行毛线粘贴。基本步骤为:粘贴外围线及区域线主体部分粘贴其他部分粘贴整体修补粘贴。(6)作品装裱:待作品粘贴完成后以清洁画面、加边框、用玻璃压制定型等形式进行装裱。(实践制作过程历时三个星期后,各组基本上完成了作品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小组肯思考、敢尝试,出现了用白胶替代双面胶、将毛线编成小绳后粘贴、利用电熨斗对作品熨烫定型这三种非

9、常有实用性和创意的粘贴技巧,学生的集体智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成果展示阶段1、将作品粘贴于教室内的墙砖上,以各小组相互打分和教师打分的形式评选出优秀作品。2、对优秀作品进行再加工后,粘贴在展示篇上参加全校性的每月一次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学生所完成的 8 个体育漫画系列作品中虽然有些显得粗糙,但也出现了“惊险一跳” 、“接力撞车”两个精品,在学校的月评选中这两个系列化作品均获得了一等奖,而且其“系列化”的特点、毛线拧成小绳后粘贴的创新技法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五)总结反思阶段1、小组反思:在活动过程中大家的配合好吗?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方

10、面是有价值的?2、个人反思:在活动中我尽力了吗?从中学到了什么?哪些方面需要加强?3、集体总结:通过整个活动,我们在毛线粘贴画的创作内容、形式、制作技巧等方面得到了哪些有益的经验?下一阶段的创作,我们应从哪方面入手?四、活动反思(一)活动形式上注重美术学科特点的同时,彰显了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理念“体育漫画”主题创作活动改变了以往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脱离学生生活而孤住于教室进行临摹性的简单创作的状况,而是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精心选择素材、设计创作方案,在开放的情景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渠道获取与主题创作活动相关的漫画、人物构画、体育运动、手工制作、材料选用等综合性知识,从中拓展学生的审

11、美视野,提高创造美、表现美的动手实践能力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在整个创作活动过程中,通过指导者的角色定位极力避免了包办代替与袖手旁观的两种极端,而是通过对整个活动进行目标、预想性活动指导设计的方式对学生的创作活动给予了有效的指导,特别在设计活动时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与之能力相适应的创作活动从而得到真正的发展。(二)将学生的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学习层面逐步向美术文化学习层面引领、提升以往的毛线粘贴画注重了粘贴技能与形式的学习深化,却忽视了作品内容的价值取向,过多呈现卡通、风景、动物等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难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与拓深。

12、 “体育漫画”主题创作活动将学生置身于现实学习生活,通过素材的精心选取、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实践制作中的继承与创新,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对创作活动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感悟,从而不再拘泥于单纯的美术技能,在表现形式和表现主题上体现了对生活的关注和美术人文主义倾向,无形中向美术学习文化层面得升。(三)创作材料的选取上过于单一,使作品的表现力不够丰富从学生的作品看,除了底板选用的材料不同以外其余的全部都是选用毛线粘贴而成,看上去统一、清爽,但有些细节用毛线进行表现总难以到位,细细品味总缺少了一些表现力。在以后的毛线粘贴画的创作活动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入纸贴、彩色泡沫、稻麦杆等材料用于辅助表面,这样在

13、增加作品表现力的同时可以更彰显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理念,毕竟创作与生活一样都应是多元的。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我们身边的垃圾一、总目标认知目标:1、经历垃圾回收利用的活动,认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材料,认识回收标志;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2、明白绿色生活涵义,引领学生走进环保世界,体验现实世界生活,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联系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并身体力行。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能力目标:1、鼓励学生从社会、自然和科学等不同角度考察并理解环境问题,并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好奇心,鼓

14、励他们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活动。2、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 3、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4、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情感目标: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2、通过写处理垃圾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资源意识。二、活动过程第一阶段 认识垃圾(钱

15、清镇中心小学 史小芳)具体目标: 1、了解生活中垃圾的分类。2、能够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3、养成对垃圾投放的习惯。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观察清点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并记录下来。教学过程:一、学习引入。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垃圾(结合课文插图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制作的) ,看后请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垃圾。二、 汇报交流。1、四人小组每人轮流汇报记录下来的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1)厨房内:蔬菜瓜果的残渣、剩饭剩菜、食品包装袋;(2)客厅:老化家电、家具、金属垃圾;(3)卧室:纸屑、杂物、废旧电池;(4)卫生间:洗衣、洗澡所造成的污水。2、说说 家里垃圾数量、危害及处理三、了解垃圾的危害。1、讨论问

16、题:这些垃圾如果都仍向大自然,那么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2、发表见解: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四、给垃圾分类。1、看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垃圾分类标准?2、把你记录下来的垃圾分类填入下表格中,汇报交流。给垃圾分类分类标准 垃圾名称3、 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分类?五、认识垃圾的分类投放的符号。1、课件出示的垃圾分类符号,让学生识一识,辨一辨。2、你还观察到垃圾箱上有哪些分类符号?3、说说给垃圾分类有哪些好处?六、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分小组调查学校、家庭、生活小区内垃圾分类的现状并填写好“我的调查报告” 。我的调查报告时间:地点: 主要情况:我的建议: 相关链接:家里垃圾数量、危害及处理一览表种类 数量 现处理方式 危害玻璃类(如酒瓶、饮料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