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策略总结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65172664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47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答题策略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答题策略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答题策略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答题策略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答题策略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答题策略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题策略总结(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内容:选文常为严谨的学术论文,题材涉及经济、艺术、美学、史学、文化、文艺学、哲学、天文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本大都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和人文性。,考查形式:题形分值稳定,一般设3道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一、论述类文章阅读,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策略总结:1、明了命题原则,立足文本 首先,尽量利用文本作为答题的依据。其次,“重要概念”不是来自生活或个人的经验积累,而是来自文本,因而不需要也没办法强加理解。再次,对概念的属性、内涵的理解必然来自文本,而对于外延的理解可能会需要考生分析辨别。,一、论述类文章阅读,2、审好题干要求,做要“四个辩明”

2、首先,要审准判断的性质,辩明“正确”“最为准确”“不符合文意”“不属于”等包含的“潜台词”。“正确”是指该选项所表述的内容没有知识上、事理上的错误;“最为准确”是指对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征与作用等,作出科学、规范、而解密的解说;“不符合文意”是指该选项与文本信息不吻合的地方;“不属于”是指该选项不属于重要概念的范畴。其次,要审准修饰语。,一、论述类文章阅读,3、扣题搜寻圈点,养成习惯。 要养成紧扣题干与选项,到原文中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机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4、甄别比对信息,做到“四个警惕” 比照分析,即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

3、比较,看是否有转述错误,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要警惕四种情况:范围扩缩,指选项故意漏掉限制性词语或混淆某些范围的界限,造成概念范围,一、论述类文章阅读,的扩大或缩小;扭曲文意,指选项故意扭曲阅读材料的意思,把思维朝背离文本的方向引领;混淆时空,指事物的发展总有先后,但不符合文意的选项则故意混淆时空的先后顺序,胡乱组合,指文章在解释某一个概念或说明某一对象时,会使用比较多的事例,选项就故意把这几个事例的内容加以组合,并且故意使组合后的信息与文本信息相左,以迷惑考生。,二、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选文常为严谨的学术论文,题材涉及经济、艺术、美学、史学、文化、文艺学、哲学、天文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本

4、大都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和人文性。,考查形式:理解实词含义、筛选信息、文言断句、概括分析内容、识记古代文史知识为选择题,文言翻译是主观题,题型和分值稳定,一般3道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翻译题共10分,一般设2道题,每题5分。,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而且近年有考查难度加大,考题灵活轮换的趋势。文言实词加大了对双音节词的考查力度,文言断句和识记三代文史知识成为考查热点。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始终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不仅要靠积累,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

5、具体方法。,二、文言文阅读,策略总结 1、代入检验法 即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的语句中去,判断检验这一解释能否使语句及上下文表意通顺。这是应对实词考查的首选的、最简单直接的主法。也叫语境分析法。,2、课文联想法 即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语例。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由此正确理解词义。这是近几年实词考查的趋势。,二、文言文阅读,3、成语联想法 即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实义。在成语在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文中一些实词的含义。,4、语法分

6、析法 即通过分析文言实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从而推断其意义。,二、文言文阅读,5、妙用修辞 利用上下文的对偶句、排比句、互文句,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或相同。,6、古今对比法 汉语词汇中的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的拆分组词释义。,7、通假求义法 即在本义或引申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判断符合语境的解释。,二、文言文阅读,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相关内容进行辨别、筛选、提取给合,并进行分

7、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解答信息筛选题要认真读懂原文,理解所选用句子的含义,扫清文字障碍。,策略总结 1、审清题干,明确筛选方向 2、题支标序,回归原文理解 3、按照标准,排除干扰选项,二、文言文阅读,考点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尾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在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史等方面的常识,因此断句能力的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文言文阅读,高

8、考文言文断句着重考查的是点断句子,是停顿,即只考查表示停顿的点号所处的位置,而不考那些作用在于一个完整句子的标点所处的位置。考查的主要题型是客观选择题,即针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句子断句,答案提供四个选项,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策略总结1、通读文意 文言文断句,关键在于难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通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该先通读篇段。通过通读,力求读懂全文,了解大致内容。如果是叙述性,二、文言文阅读,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果是说理性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在此环节中,可以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9、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偱先易后难的做题原则。,2、查找标志 文言文断句不能仅凭语感,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大大提高断句的能力。,二、文言文阅读,(1)抓名词或代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在古代汉语中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准确断句了。 名词中,尤其要关注人名、地名、国名、时间、官职等。常见的代词有第一人称吾、余、予;第二人称尔、汝(女)、公、卿、君、若;第三人称之、其、彼;近指代词是、此、斯、兹;远指代词彼、夫、其。,二、文言文阅读,(2)抓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因

10、此断句的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完成句子的切分。这在为无明显的虚词标志词的语句断句中,是非重要的方法之一。,(3)抓虚词。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我们可以据此来断句。 句首发语词:夫、盖、唯、且夫、若夫、至若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二、文言文阅读,句末语气词:也、矣、焉、耳、而已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在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常放在句首的关联词:苟、故、是故、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于是、岂、

11、岂非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二、文言文阅读,常放在句首的疑问词:何、安、胡、曷、奚、盍、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常放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久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而等。在它们前面一般要断开。,其它:以、于、为、则、而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用断句。(“而”表转折并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二、文言文阅读,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翻译题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道综合能力考查题。既考查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又考查对语句乃至整篇文章的含意的理解能力,还考查对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12、的判断能力。所以,这一考点的考查肉容多,难度也很大。,策略总结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1)原则:字字落实,单音节词双音化,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2)方法“方法诀”,二、文言文阅读,留:保留文言文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词,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器物名等。 删:删除无需译出的文言词语或多余的词语。常见的有发词语(如“夫”“盖”“且夫”“至若”)和只起到语法作用、停顿、衬字的虚词(如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起舒缓语气的“也”、补足音节的“之”)等,它们在句中无实际意义、不译且删去。 换: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注意同一事物、行为等 ,古今有不同的指称

13、,翻译时要以现代的指称替换古代,二、文言文阅读,的指称。 调:调整词序或句序,即把文言文中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定后后置句等的语序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 补:增补出省略句中对语意表达有影响的省略成分,使译文明白通畅,补充部分宜用有括号标示。 贯:贯通文意,即遇到词类活用、固定句式及比喻、借代、互文等修辞手法时,应灵活变通,辅以意译。,二、文言文阅读,2、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1)推敲关键词语,落实采分点。理解、翻译句子时,并不是每一个词语都难理解,一般情况下只有个别词语较难。所以,理解句子实质上就是对关键词语的准确理解。关键词语恰恰就是翻译题的采分点,大多是一词多义

14、、词类活用的单音节词或古今异义、词义特殊的双音节词等。,(2)辨析句式特点,确保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3)贯通上下语境,达到表述连贯。,三、古代诗歌阅读,考查内容:从选材上看,主要取材于宋词、宋诗和唐诗中名家的作品,非名家的作品也有入选。从题材上看,考查的重点为写景感怀,羁旅行役、咏史、咏物等。从考点上看,多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内客和表达技巧的理解、鉴赏与评价,考查点主要涉及景象、意境、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考查形式:以考查单首诗歌为主,题型、分值稳定,一般设2道问答题,第1道5分,第2道6分,共11分。,三、古代诗歌阅读,考点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该考点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点、赏

15、析诗歌中的形象、概括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课标卷考查的形象集中在人物、景物,事物形象的考查始终没有涉及。题型为主观表述题,难度不大。,策略总结 一、诗歌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歌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肖象、动作、神态、性格、情态、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三、古代诗歌阅读,1、常见提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简析这首诗中人物的特点。 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策略总结 一、诗歌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歌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肖象、动作、神态、性格、情态、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三、古

16、代诗歌阅读,1、常见提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简析这首诗中人物的特点。 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2、答题思路 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性格身份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人物形象具有的这种特点。 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或概括人物形象身上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三、古代诗歌阅读,3、解题技巧 全面理解诗歌,区分人物形象是诗中形象还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结合诗句,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抓住诗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尤其是动作、肖象、神态等细节描写,体悟感情,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结合诗题、注释,了解诗人经历、特点和作品创作背景,把握诗人描写和评价人物的感情色彩,分析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三、古代诗歌阅读,常见的诗人形象 A、不慕权贵、豪放洒脱的形象 B、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C、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D、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E、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F、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G、戍守边关、反对征战的形象 H、爱恨交织、儿女情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