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周教学计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5158867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周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历史周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一历史周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周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周教学计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周教学计划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与能力:知道百家争鸣的基本事实,结合政治和经济史的内容,掌握百家争鸣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况,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比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认识到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理解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及精神内涵和教育上“有教无类”思想的历史影响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体会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境界和儒家积极入

2、世思想和重视民生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1.结合初中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的史实,帮助学生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2.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意义的理论性强,适度引入材料,从政治集权、传统文化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3. 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 孟子、荀子的主要内容。4.课后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编辑一期小报,让学生谈一谈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感受。5。可以围绕 “你知道几位儒家代表人物”、“你知道哪些儒学思想的价值观” 组织一次调查和统计活动,以便大体了解儒家思想在当前的影响力。1. 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过程:孔子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仁政、民本思想、性本善荀子仁义、以德服人、性恶论、法治2.知识体系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出现的原因:经济上大变动:春秋战国时期 崩溃,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大变革:周王室衰微,崛起,。阶级关系上:“士”受到各 的重用。思想上: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 ”。2.代表人物:墨家学派的 、 。法家学派的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