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目示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5152599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目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目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目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目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目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目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目示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2015绍兴市)【话题背景】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摘自中国青年报) (摘自河北商报)【精选案例】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待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

2、,“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对于周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各方声音】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

3、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到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摘自互联网)【新闻现场】 本报讯 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

4、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摘自绍兴晚报,有删改)1.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3分)_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3分)_参考答案及点拨1.提升一个人的形象气质;使人静心,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发展特长,培养自信;传承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化。(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2.书法实用性不强,许多人对学习书法缺乏积极性;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

5、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书法学习时间无法保证。(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点拨:上面两题都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需要我们纵观各则材料,筛选出有效信息。 题干中要求“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或分析”,整个文本由四则材料组成,需要根据各个板块的内容分条分别进行归纳概括。归纳时要注意几点:搜集有效信息,根据概括的中心去搜寻信息;重视隐性信息,如有时报道的消息中也有需要概括的信息;排除无效或干扰信息,不要被这些信息迷惑。(二)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2011绍兴市)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

6、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的方言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

7、发展规律。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

8、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程乃珊(著名作家)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主编)4 “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引自互联网) 如何走出“方言困境”,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有人提出先学方

9、言,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说说你的想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作适当阐述。(5分)_参考答案及点拨示例一:我同意“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的观点。第一,现代社会讲方言的环境越来越少,如果小的时候不学,长大后方言交流的环境就更少了,学习方言的困难也就更大了。第二,实践证明,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从小讲方言的人在经过学校教育后都学会了普通话,因而“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不失为一个学习方言和普通话两不误的好方法。(5分)示例二:我同意“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的观点。第一,既然方言交流的环境越来越少,那么在课堂上营造这样的环境就显得非

10、常必要,英语学习的环境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主要是课堂。第二,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还可以学习方言背后的文化,增强我们作为绍兴人的自豪感,是具有特色的地方性课程。(5分)示例三:我同意“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的观点。第一,工作需要与更多的人,包括本地人和外地人,中国人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普通话作为公共语言会使交流更便捷、更准确。第二,生活中用绍兴话交流,大部分人也都听得懂,而且更加亲切,可以准确表达很多普通话难以表达清楚的意思。(5分)示例四:我认为方言和普通话应该顺其自然地发展,我们不应该过多干涉。一种语言在没有使用价值的情况下消亡是自然规律,如果一种方言特别具有文化价值,我们也可以做些保

11、护。但是对于大部分方言来说,“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是人力所无法也无须阻挡的。对方言和普通话就应该一视同仁,让语言和语言对话,决定谁更适合在未来世界生存发展。(5分)点拨:此题考查评价探究能力,需要我们结合文意先对题目中的三个观点有自己的判断,陈述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材料筛选整合出能证明自己观点的信息,其实考查的还是利用文本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类题容易少答、误答或答得肤浅,要做好这类题,一定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本,尝试从不同侧面推断作者的用意和文章的隐性信息,表达时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三)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2015广州市)晓 晖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

12、改变时,大脑也将会发生变化。当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时,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人类并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在正常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成却需要每个人的刻苦练习。这些在我们浏览网站时是体会不到的。虽然两种行为都被称为阅读,但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两者有着不同的阅读体验,并且培养出了不同的阅读技能。传统阅读需要

13、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很有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模式。习惯于数字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的慢速、品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数字时代,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信息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更适应碎片化信息,也更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但结交线下朋友的能力却越来越弱。(选自2015年百科知识,有删改)链接一: 人们可以分成两个类别:数字原住民(出生于数字时代)和数字移民(出生在数字时代前,但现在开始应用数字工具的人)。前者更依赖于用手指输入,而后者阅读他人表情的能力则更胜一筹。上网时,前者和后者的大脑受到的训练是不一样的,尤其在社交和学习能力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科学家发现,互联网虽然影响着所有年龄层的人群,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数字原住民。(节选自加里斯莫尔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