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_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三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

上传人:luoxia****01802 文档编号:65085754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_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三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6_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三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6_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三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6_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三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6_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三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_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三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_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三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系列课件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12/30/2018,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重点和热点: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有关概念, 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燃烧热和中和热;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对错; 3.判断各种条件下反应热或H的数量大小; 4.反应热的有关计算问题,盖斯定律的运用; 5.中和热实验测定; 6.常识性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等意识。 学习重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正误、反应热或H数量大小的判断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知识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概念辨析,2、放热反应:,原 因:,反应物具有的总

2、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与缓慢氧化, 中和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生石灰和水反应等。,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3、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原 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 具有的总能量。,有热量吸收的化学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放出热量。由于放热反应,使反应本身的能量降低,规定H0 或H为“+” .,4.从物质包含的能量角度理解反应热,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5.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键能数据: H-H 436 kJ/mol Cl-Cl 243 kJ/mol H-Cl 431 kJ/mo

3、l 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H=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约为) H=(436+243)-2431=183KJ/mol,以H2+Cl2=2HCl为例,6.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符号: 单位:,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的反发生中和而生成1molH2O时所放出的热量,因而在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mol物质或生成1molH2O为标准来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H,kJ/mol,7.注意问题:,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

4、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 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物质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反应的热量变化与反应发生是否需要加热没有必然联系。吸热反应也不一定必须加热.,CD,跟踪练习:,1. 反应C(石墨) 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 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2.共价键的键能是指破坏1mol该键所消耗的能量或生成1mol该键所释放的能量。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S(s)+O2(g)=SO2(g);H = 297.23kJ/

5、mol,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S(g)+O2(g)=SO2(g);H = QkJ/mol Q的值大于297.23 B. S(g)+O2(g)=SO2(g);H = QkJ/mol Q的值小于297.23 C.1mol 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和1molO2的键能总和 D. 1mol SO2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S和1molO2的键能总和,跟踪练习:,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 AH2(g)+Cl2(g)=2HCl(g); H=184.6kJ/mol BCH4(g)+2O2(g)=CO2(g)+2H2O(g); H=802.3kJ/mol

6、C2H2(g)+O2(g)=2H2O(l); H=571.6kJ/mol DCO(g)+1/2O2(g)=CO2(g); H=283kJ/mol,3.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稀溶液里酸与碱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 B、1mol硫酸与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C、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应以生成1molH2O(l)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D、醋酸(aq)与氢氧化钠(aq) 反应的反应热为Ha kJ/mol,则a 57.3,B,知识点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正误,1、热化学方程式 :,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

7、方程式,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点:,A、要注明。 B、要注明。 C、要注明。 D、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反应热的数值H,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物质的量,(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小数或分数),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5克碳酸钙分解时吸收8.885kJ热量。 2、1molC与适量的水蒸气反应,需吸收131.3kJ的热量。 3、1.00L0.10mol/LH2SO4溶液与足量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 4、57克辛烷完全燃烧恢复到常温下放出2759 kJ的热量。,1.(2006重庆卷)25、101 kPa下,碳、氢气、甲

8、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 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D ) A.C(s)+O2(g)=CO(g); H=-393.5 kJ/mol B.2H2(g)+O2(g)=2H2O(g); H=+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 D.C6H12O6(s)+3O2(g)=3CO2(g)+3H2O(l); H=-1 400 kJ/mol,感悟高考:,2.(05全国卷I)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

9、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 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 4b KJ/mol BC2H2(g) + 5/2O2(g) = 2CO2(g) + H2O(l); H = 2b KJ/mol 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 2b KJ/mol D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 b KJ/mol,知识点3:判断各种条件下反应热或H 的数量大小,说明:由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不同、反应物的数量不同、

10、反应产物不同,比较反应热的数量多少。 本知识点是高考的重点,作题时要分清比较的是反应热值(即Q)还是“H”。,例1、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H1 、 H2的大小,2H2(g)+O2(g)=2H2O(g); H1 2H2(g)+O2(g)=2H2O(l); H2,分析:反应物的状态,数量和生成物的数量都相同,但由于气态水转化为液态要放出一定数量的热量, H1 H2,S(g)+O2(g)=SO2(g); H1 S(S)+O2(g)=SO2(g); H2,例2、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H1、 H2的大小,两式数量相同,S由固态吸收热量转化为气态,再氧化燃烧生成SO2。其放出热量的总和

11、小于由气态S直接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H1H2,C(S)+1/2O2(g)=CO(g); H1 C(S)+O2(g)=CO2(g); H2,例3、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H1、 H2的大小,固态C氧化为CO,释放出热量H1,CO是气体燃料,和O2反应生成CO2,又释放热量H3,两次释放热量的总和H1 H3,等于固态C氧化为气态CO2释放的热量H2 ,, H1 H2,H2(g)+Cl2(g)=2HCl(g); H1 1/2H2(g)+1/2Cl2(g)= HCl(g); H2,状态相同,但数量后式仅是前式的一半,释放的热量也应是前式的一半,,例4、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H1、 H2的大小

12、, H1 H2,跟踪练习: 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 ). A2H2(g) + O2(g) 2H2O(g);H1 2H2(g) + O2(g) 2H2O(l);H2 BS(g) + O2(g) SO2(g); H1 S(s) + O2(g) SO2(g);H2 CCO(g) + 1/2 O2(g) = CO2(g);H1 2CO(g) + O2(g) = 2CO2(g);H2 DH2(g) +Cl2(g)2HCl(g);H1 1/2 H2(g) + 1/2 Cl2(g) HCl(g);H2,判断时:先看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然后看判断的是”Q”还是”H”.,

13、跟踪练习:,2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aq) + OH(aq) = H2O(l);H = 57.3KJ/mol CH3COOH(aq) + NaOH(aq) = CH3COONa(aq) + H2O(l); H = Q1KJ/mol 1/2H2SO4(浓) + NaOH(aq) = 1/2Na2SO4(aq) + H2O(l);H = Q2KJ/mol HNO3(aq) + NaOH(aq) = NaNO3(aq) + H2O(l); H = Q3KJ/mol 上述反应均系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AQ1 Q2 Q3 B Q2 Q1 Q

14、3 CQ2 Q3 Q1 D Q2 Q3 Q1,1. (2004年全国理综试题)已知 (1)H2(g)+O2(g) = H2O(g) H1= a kJmol-1 (2)2H2(g)+O2(g) = 2H2O(g) H2= b kJ mol-1 (3)H2(g)+ O2(g) = H2O(l) H3= c kJ mol-1 (4)2H2(g)+O2(g) = 2H2O(l) H4= d kJ 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bc0 B.bd0 C.2a=b0 D.2c= d0,2.(创新试题)已知723K时, 2SO2(g)+O2(g) = 2SO3(g) ; H=-Q kJ mol-1,在

15、相同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0.5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2;则Q、 Q1、 Q2满足的关系是( ) A.Q2 = Q1 /2 B. Q2 Q1 /2 C. Q2 Q1 Q D. Q1 = Q2 Q,感悟高考:,知识点4:反应热的有关计算问题,盖斯 定律的运用,1.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计算; 2.盖斯定律的应用; 3.反应热的常用计算方法: 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反应热=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物质燃烧放热的计算:Q(放)=n(可燃物)*H.,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仅决定于反应物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或叙述为:若是一个反应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