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练习:第14讲 小说阅读检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4896732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练习:第14讲 小说阅读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练习:第14讲 小说阅读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练习:第14讲 小说阅读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练习:第14讲 小说阅读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练习:第14讲 小说阅读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练习:第14讲 小说阅读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练习:第14讲 小说阅读检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考一轮复习:第十四节小说阅读(一)(浙江湖州)我为什么没有翅膀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袁省梅小迪从妈妈手里挣脱时,是到了妈妈公司的楼里。这里是一个很大的房间,左边摆了十几台缝纫机,嗡嗡嗡的机器声沉闷、滞重。机器前的人都低着头,手上扯一只蓝色的衣袖,或者是,一片宽大的衣襟。右边是布料,红红蓝蓝的堆了很多。布料边是缝好的衣服,胡乱地堆在地上。小迪妈妈是这家服装加工厂的裁剪师,工作台就在布料和衣服中间。妈妈把小迪从幼儿园接回来,就让他在这里玩,直到她下班回出租屋。小迪三岁时,妈妈把小迪从老家接到小城,让小迪上城里幼园。妈妈说:“咋说城里幼儿园也要比农村的强。”小迪却不乐意。妈妈不知道,

2、从幼儿园到这里,从这里再到出租屋,对小迪来说,不过是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小迪能高兴吗?没人理会小迪高兴还是不高兴。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很忙。小迪就自己玩。小迪真是聪明啊,能找到好多好玩的。小迪爬到布料的最上面,把布料当滑滑梯从上面蹦跳着往下滑。滑累了,他就坐在一大堆的碎布头里,把碎布头当树叶当彩纸抛撒在自己头上;或者在碎布头里挖个坑,把自己藏在里面喊妈妈找。妈妈顾不上,听他叫的烦了,就抬眼看他一下。有时,妈妈手头的活儿刚好能放一下,就过来陪他玩一会儿。这时,小迪最开心。他扑在妈妈的怀里,趴在妈妈的背上,咯咯咯咯笑个不停。还有那个小阳台,小迪也喜欢去。小迪的冲锋枪喷水枪小火车小汽车,还有气球皮球

3、彩球,都在阳台上放着。小迪今天不高兴,一进门,就跑到了阳台上,抓起他的冲锋枪,黑着眉眼,对着妈妈嗒嗒地扫射,嚷:“妈妈说话不算数!”前几天,妈妈说小迪生日时,带小迪去公园玩。小迪去过一次公园,是妈妈刚把他接到城里时。小迪说:“我要坐转椅。”妈妈说好。小迪说:“我要玩碰碰车。”妈妈说好。今天是小迪的生日,妈妈却说厂子的活儿催得紧。妈妈说:“改天去。”等妈妈骑着车子驮着他到了公司楼前,把他抱下来,他就蹲在地上不起来,眼里一颗一颗砸在地上。妈妈扯着他的手,叫他快上楼。小迪拧着身子,被妈妈硬是拖着上来了。一上来,妈妈手里就抓了电剪刀,嗖嗖地裁剪,不理小迪了。小迪看妈妈不理他,悻悻地丢下枪,嘟着嘴,踢一

4、脚气球,踢一脚皮球。看着气球皮球被他踢得嘣嘣嘣乱跳乱滚,他又开心了,咯咯咯咯地笑。玩了一会儿,他跑到妈妈身边,向妈妈要饼干吃。妈妈手上抓着电剪刀,盯着台子上的布,叫他自己去包里拿。妈妈提醒他洗手。小迪看着妈妈,他想妈妈要是看他一下,他就会去洗手,科妈妈一下也没看他。小迪就没有去洗手。他从包里摸出一把饼干,嗵地躺在一堆衣服上,掰着饼干往嘴里扔。“咦,小迪放学了?”是老板。小迪倏地站了起来,抓着饼干的手藏到了身后,叫了声“叔叔”。老板在小迪头上摸了摸,说:“可不能淘气,这么多机器。”小迪点点头,悄悄把饼干塞在衣兜里,从妈妈工作台上抓起小剪刀,对老板说:“叔叔我不淘气,我帮妈妈剪线头。”说着,就蹲在

5、衣服边,拎起一件衣服,找寻线头,找到了,就噌地剪掉,是又小心又认真的样子。老板笑笑,走了。小迪剪着线头,听见楼下小孩子玩游戏的声音。小迪说:“他们在玩捉迷藏。”小迪说:“我也玩过捉迷藏。”小迪说:“我们老师带我们玩的呢。”小迪说着,就扔下剪刀,跑到阳台上,趴在窗户上看。楼下的草地里,果然有几个小孩在玩耍。楼房太高了,小迪看不清楚。窗户前的桐树上飞来的喜鹊,小迪倒看得分明。小迪看着喜鹊,伸出手“一、二、三”地数。还没等他数完,树上所有的喜鹊就呼啦啦全飞走了。小迪看着越飞越远的喜鹊,看着自己的胳膊,说:“我为什么没有翅膀呢?”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小迪哇地哭了起来。小迪的哭声响亮。小迪响亮的哭

6、声在工作间里一点也听不到。或许也能听见,可谁有时间听一个孩子在哭还是笑呢?突然,小迪伸开双臂,咯咯笑着喊:“妈妈,你看我长翅膀了”(选自2016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1.请分析第段场景描写的作用。来源:学优高考网2.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3.请给第段中画线句做批注。4.联系全文,探究小说以“我为什么没有翅膀”为题的用意。(二)(四川南充)漓江情韵从维熙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

7、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

8、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

9、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

10、句话呢?”“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5.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来源:

11、gkstk.Com答: 6.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来源:gkstk.Com答: 7.文中划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答: 8.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 参考答案1.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点明小迪玩耍的地点是妈妈的工厂,为下文表现小迪的孤独,对自由快乐的渴望作铺垫。2.妈妈的忙碌与小迪渴望快乐地玩耍。3.这是小迪的动作描写,这一细节真实的表现出小迪想得到妈妈的关注,他想通过自己不洗手得到妈妈的关心,但最终还是以失望告终,表现了小迪内心的孤独与失望;这是小迪的自言自语,再次

12、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孤独,他说的话是想给妈妈听的,想让妈妈和自己一起玩捉迷藏,但没有人听到他的话,没有人来陪他玩,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溢于言表。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以问句为题,引起读者的思考;突出本文的主旨,表达城市务工者的孩子对自由与快乐生活的追求。5.“我”对漓江美景的喜爱之情。“我”对摇船人自强自立、积极乐观态度的敬佩之情。摇船人买下一条腿的鹦鹉并与之相依相伴、和谐共处的友爱之情。摇船夫妇收养先天残疾婴儿的养育之情。摇船人赡养两位老人的反哺之情。6.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摇船人乐观阳刚、热爱生活。设置悬念。由会背唐诗的鹦鹉引出鹦鹉主人的好奇,由等待摇船人时的期盼到发现摇船人残疾时的失落,由摇船人的残疾引出摇船人的身世。步步设悬,吸引读者。欲扬先抑(或铺垫)。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摇船人的精神品质却让我感动、赞美。烘托(或对比、衬托)。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7.“我”同情摇船人,担心他没有多少收入,真诚地想帮助他,所以想问他。摇船人阳刚、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觉得在他面前谈困难和帮助都是多余的,所以张不开嘴。8.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言虽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