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479305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一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一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一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一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标准:1、国际收支的交易类型自主性交易/事前交易: 一国居民根据自主或自发的获取商业利润的动机而进行的对外交易。如进出口、对非居民提供服务、对外投资等。调节性交易/事后交易: 又称补偿性交易,指为调节或弥补自主性交易的差额的动机而进行的交易。一般指短期资本、外汇储备。,2,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含义:通过区分自主性交易与调节性交易来确定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涵义。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通过自主性交易不能达到平衡则为国际收支不平衡。但实践中根据交易动机难以区分短期资本属于自主性还是调节性,导致这一标准难以实行。因此,实践上采用“线上交易”(视为自主性交易

2、)和“线下交易” (视为调节性交易)的标准,把短期资本视为自主性交易。,3,几个国际收支局部差额,贸易差额,经常账户差额,综合差额,4,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某个位置上划出一条水平线,在这一水平线以上的交易被称为“线上交易”;此线以下的交易被称为“线下交易”。当线上交易差额为零时,称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当线上交易差额不为零时,称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如果线上交易的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称为盈余(Surplus); 如果线上交易的贷方总额小于借方总额,称为赤字(Deficit),在赤字前应冠以“”号;,5,常用差额:(1)贸易差额货物收支差额(2)经常账户差额(CA)贸易差额 服务收支差额收益项

3、目差额 转移收支差额 (3)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KA)资本账户差额 金融账户差额(4)综合差额 (CA+KA)经常账户差额 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不包含储备资产变动额),6,贸易差额和经常账户差额贸易差额(Trade Balance)是衡量一国实际资源转让、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依据。经常账户差额(Current Account Balance)反映了实际资源在该国与它国之间的转让净额以及该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当经常账户为盈余时,就要通过资本的净流出或官方储备的增加来平衡;当经常账户为赤字时,就要通过资本的净流入或官方储备的减少来平衡。,7,综合差额 (CA+KA)综合差额(O

4、verall Balance)所包括的线上交易最为全面,仅将官方储备作为线下交易,它衡量一国官方通过变动官方储备来弥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当综合差额为盈余或赤字时,就要通过增加或减少官方储备来平衡。综合差额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该国的汇率是否稳定;而动用官方储备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维持汇率稳定的措施又会影响到一国的货币发行量。因此,综合差额是非常重要的。IMF倡导使用综合差额这一概念。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人们所说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通常指的是综合差额盈余或赤字。,8,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1、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1)一国经济周期对本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如繁荣时期国际收支可能出现逆差:经济繁荣社

5、会总需求进口国际收支可能逆差 (2)一国经济周期对他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美国进口需求他国出口需求美国经济衰退 他国可能逆差 美国对外投资他国资本流入 经济周期性波动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周期性不平衡。,9,2、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1)国内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2)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 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结构性不平衡。如:国际分工的结构(或世界市场)发生变化时,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10,3、国民收入变化的影响 国民收入商品进口 、非贸易支出国际收支逆差 因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如:日本1974年

6、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9.4,国际收支却出现46.9亿美元的逆差;1976年日本经济萧条,但国际收支却出现顺差36.8亿美元。,11,4、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一国商品的货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发生变动,致使该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由于货币价值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货币性不平衡。 例如一国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下: 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商品货币成本和物价水平相对高于他国出口进口国际收支逆差 通货紧缩,则反之。,12,5、偶发性因素的影响 如20世纪90年代初,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由于偶发性因素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偶发性不平衡。6、一国国内经济政策的影响扩张经济政策物价上涨进口出口逆差紧缩经

7、济政策物价下跌进口出口顺差,13,持久性不平衡和暂时性不平衡持久性不平衡(长期性的) 前三类暂时性不平衡(临时性的) 后三类,14,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1、逆差的影响,15,16,2、顺差的影响,17,四、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 (一)外汇缓冲政策是通过动用黄金外汇储备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一般做法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当国际收支失衡时,货币当局运用该基金在公开市场操作,买进或卖出外汇,消除超额的外汇供求。 注意:外汇缓冲政策只是短期有效,不能解决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 (二)财政与货币政策,18,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减财政开支以及调整税率的方法来调节公共支

8、出与私人支出,使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一致,从而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如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削减政府支出或提高税率社会总需求 物价 出口进口 逆差 国际收支改善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则反之。,19,2、货币金融政策 指货币当局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国际收支。(1)再贴现政策 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调高再贴现率。从资金供给角度:再贴现率 利率 外资流入本国资金流出 逆差从资金需求角度:再贴现率 利率 投资需求消费需求 社会总需求物价 出口进口 逆差 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时,反之。,20,(2)调整准备金率 准备金率的高低,决定商业银

9、行等金融机构可用于放贷资金规模的大小,因而决定着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和国际收支。 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可调高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用于放贷的资金规模 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社会总需求 物价 出口进口 逆差 利率 外资流入 逆差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时,反之。,21,(3)公开市场业务 即央行在公开业务市场上进行操作,来调节国际收支。逆差抛售有价证券,收进本币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逆差 (三) 汇率政策通过调整汇率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如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可通过本币贬值的办法来改善国际收支。本币汇率出口进口逆差,22,注意:运用汇率政策调节国际收支时,必须考虑达到目标效

10、果的某些条件是否具备。如利用本币贬值来调节国际收支逆差时,要考虑以下因素:一,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是否充分。二,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力是否被充分利用,是否已达到充分就业。三,本币贬值是否会引起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的国家更大幅度的货币贬值。四,本币贬值所引起的国内物价上涨社会能否承受 。,23,(四) 直接管制 政府发布行政命令,对国际经济交易进行行政干预,以求国际收支平衡,包括外汇管制和外贸管制。1、外汇管制政府通过颁布外汇管理法令、法规和条例,对一切涉及外汇的对外经济活动和汇率进行管制。2、外贸管制以行政干预的方式,直接对商品的输出入进行管制。奖出限入:进口配额、出口补贴,24,注意: 直接管制通常

11、能迅速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是,它并不能真正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只是将显性国际收支赤字变为隐性国际收支赤字,一旦取消管制,赤字仍会重新出现。此外,易招致国际经济组织的反对及别国的反抗与报复。,25,(五) 国际经济合作 每个国家都会为平衡国际收支采取各种对策,但一国的顺差往往是另一国的逆差,各国各行其是,常常会招致相关国家相应对待,这样容易造成国际经济秩序混乱。因此,有必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从而在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的同时,又不致于造成国际经济秩序混乱。具体措施如下:1、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内各种经济政策的协调。2、完善、加强IMF等国际金融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帮助各成员国消除国际收支

12、不平衡。3、完善、加强WTO的职能与作用,加强各国外贸政策的协调,提倡贸易自由化,消除贸易壁垒。4、加强各国金融信贷方面的合作。,26,小结:上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平衡国际收支,但都有局限性,因为它们本身存在着种种矛盾。如采取财政金融政策有助于调节国际收支,但往往同国内经济目标相冲突,例如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助于解决国际收支逆差,但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经济负增长,失业率上升。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解决国际收支顺差,但容易导致物价上涨。 因此,一国在政策选择上,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取舍,通常应采取政策组合,多管齐下,以避免顾此失彼,在实现外部平衡的同时,尽量不破坏内部平衡,尽量避免影响国

13、际间正常的经济关系。,27,五、我国的国际收支与调节,1、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1)是经济外向型程度大幅提高。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与GDP,是开放度的评估与衡量指标 )从2001年的38%提高到2007年的70%,2011年回落至50.1% 。(2)是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和外汇储备较快增长。2012年6月,外汇储备达到3.24万亿美元。,28,2、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国际因素主要是国际产业转移,一方面亚洲一些国家对美国和欧洲的顺差转变成我国对欧美的顺差,另一方面国际需求旺盛,导致我国出口大规模增长。(2)国内因素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劳动力要素价格偏低,历史上的体制和政策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9,3、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靠汇率、利率、税率三大经济杠杆,加上一些必要的外汇管制。,30,(1)中国贸易顺差主要依赖于低价格的大量出口,长期来看会影响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对企业品牌创造、市场营销等不利。(2)国际收支顺差迫使央行投放基础货币,扩大了货币供应,推动了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4、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