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难点突破的方法与技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479178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教学难点突破的方法与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初中地理教学难点突破的方法与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初中地理教学难点突破的方法与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初中地理教学难点突破的方法与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初中地理教学难点突破的方法与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学难点突破的方法与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学难点突破的方法与技巧(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新课标 新教材 2 一、地球与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 1)指向标定向 ( 2)方向的表达 ( 3)比例尺与范围的关系 ( 4)比例尺与图幅的关系 2.地球 ( 5)经纬网 ( 6)东西半球的划分 ( 7)地球的运动 ( 8)计算时刻 3 ( 2)表达 : a.走向:公路两端的指向 b.流向:河流的流动方向,表达为自 _向 _ A B N S W E C D N S W E ( 1)平移指向标 4 ( 3)图幅一定,比例尺大小和地理事物详略的关系 首先,让学生准备几张同样大小的纸备用。 先在一张纸上 让学生画出自己手中有的橡皮,此时图上的橡皮 和实物一样大,因此其比例尺是 1:1; 在第

2、二张纸上 让学生画出自己课桌表面(包括桌子上的物品) 因为桌子比纸大,此时需要把桌面缩小 10倍才能画在纸上,因 此其比例尺是 1: 10 在第三张纸上 让学生画出我们的教室,那就需要把教室缩小2000倍才能画在纸上,因此其比例尺是 1: 2000 结论: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2.分析:自己的桌面(范围小),能画出桌面上的物品(详);教室(范围大),仅能找到自己的桌子,无法画出桌面物品(略) 结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 范围 内容 大 小 5 D A B C 1:100000 1:60000 1:80000 1:40000 ( 4)实地范围一定:图幅和比例尺的关系 1.同样是画一副桌面

3、,老师在黑板上画,可以按照 1: 1的比例完成,画出的图与桌面一样大 2.学生在纸上画自己的桌面,需要缩小 10倍才能完成,此时比例尺是 1: 10,画出的图比较小 3.分析得出结论: 范围一定 (都是桌面), 比例尺越大 ,画出的图就越大 ;比例尺越小,画出的图也越小 6 比例尺 = 图上距离(图幅大小) 实地距离(实际范围) 1.图上距离一定,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成反比例 2.实地距离一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成正比例 ( 2010泰安) 3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等,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山东省交通图 B亚洲地形图 C中国水系图 D泰安市政区图 7 0o 10o 10o 20o 20o 30o 30o

4、 90o 90o 赤道 (北纬) (南纬) 越向北度数越大 越向南度数越大 纬 线 度 数 规 律 ( 5)经纬网 N S 8 0o 10o 10o 20o 20o 30o 30o 180o 180o 本初子午线 (西经 ) (东经 ) 越往西度数越大 越往东度数越大 经 线 度 数 规 律 W E 9 0 90 90 180 N 09090180W E 两极经纬网 找 0 找“上北” 难点:判断东西经度 10 两极经纬网 0 90 90 180 S 09090180S W E 难点:判断东西经度 找 0 找“上北” 11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0 180 180 160 20 16

5、0 W E E 西 半 球 ( 6)东西半球的划分 12 难点:区分“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东西经度分界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 0 经线 180 经线 以西: W 以东: E 以西: E 以东: W 20 W 160 E 以西:西半球 以东:东半球 以西:东半球 以东:西半球 一致 一致 相反 相反 13 区分公转和自转产生的现象 1.凡是一日( 24小时)内出现的现象和变化,均是地球自转产出的。比如: 24小时内的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一日内影子“长、短、长”的变化等; 2.凡是描述中出现:“季(节)”、“年”等时间量词的,均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比如:不同季节影子长短的

6、变化;一年内昼夜长短的变化;两极地区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现象的产生;一年内二分二至的变化;根据一年得到光热多少而划分的地球上的五带等等。 ( 7)地球的运动 14 3月 21日 春分 6月 22日 夏至 9月 23日 秋分 12月 22日 冬至 a b c d A B C D 0 900N 900S 23.5 S 23.5 N 直射点的位置与日期 、 昼夜长短的关系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所含极地出现极昼 热带两次阳光直射,回归线只有一次 15 180 0 180 东一区东二区 中时区 零时区 西一区西二区 东十二区 东十二区西十二区西十二区 东加西减 西三区差 2小时 东三区差 11小时 相差

7、 6小时 相差 24小时( 1天) 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 东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 ( 8)计算时刻 大减小 相加 东 12区 西 12区: 减一天 1 2 3 1 2 3 4 5 6 7 16 二、地图上的“线” 1.各种等值线图的阅读 ( 1)等高线 ( 2)等温线 ( 3)等降水量线 2.各种分界线的阅读 ( 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 2)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 3)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3.中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17 本部分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难点问题,因为学生缺空间想象能力,很难理解立体和平面的转换。 (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 18 山谷山脊的判断方法 等高线

8、向 低 处弯曲为山 脊 等高线向 高 处弯曲为山 谷 口诀: 高谷低脊 300 200 100 19 1.山谷为集水区,山脊为分水岭,故小河形成于山谷 2.大河流经陡崖形成瀑布,观赏瀑布应选择在低于陡崖的位置。 3. 水库一般建在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库容量较大。大坝则建在 “口袋”出口的最窄处,易拦水且工程量比较小。 4土地利用类型: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建筑用地多在平原和河湖、交通线附近。 5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 虑地形、地质情况。 6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

9、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7交通线选择: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崖、滑坡,尽可能少通过河流 8.调水工程:应选择从高处调往低处,可以自流输水;或者沿等高线平行输水,忌从低处调往高处。 等高线地形图解题指导: 20 气温总是由低 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 降低 北 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 升高 南 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14 10 可判断某地所在半球 判读等温线的分布大势 ( 2)等温线的 判读 21 判读等温线的延伸方向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成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成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成因:

10、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22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同纬度地区气温 水平分布的差异 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高 判读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以北半球为例, 7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洋凸向低纬, 说明陆地热海洋冷。 1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洋上等温线凸向高纬,说明海洋热陆地冷。 气 温 低 气 温 高 15 10 5 纬度高 纬度低 反之理解:夏季海温低陆温高,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度凸 冬季陆温低海温高,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度凸 23 1.根据气温递变规律,得出该处位于北半球 2.在等温线分布图上任意画一条直线 (代表一条纬线 ),与其中任何一条等温线相交,满足“在

11、同一纬度上”这一条件。 3.在纬线上任取两点,比较出这两点的温度高低, 陆地的 a点高于 0 ,海洋 b点低于 0 ,即陆地 a点高于海洋 b点, A为陆地, B为海洋,此时为 _半球 _月的等温线图 向北降低 北 7 确定为夏季,对应北半球的 7月份。 24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判断等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a.海陆因素 ( 3)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25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 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

12、量小 。 b.地形因素 c.内陆盆地影响 判定盐场分布: 盐场分布在降水相对较少的沿海地区,如岛屿的背风坡沿海和 处在雨影区的大陆沿海。如海南的莺歌海盐场,台湾的布袋盐场 判读干湿状况: 比如中国的干湿地区的划分。 26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沿 大兴安岭 阴山 山脉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 底斯山脉 一线, 把我国大 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是半湿润、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也大致是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等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 河西走廊 西部以及 藏北高原 一线,此线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也是中国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 800毫米年

13、等降水量线 沿 秦岭 淮河一线 向西折向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一线, 它是传统意义上南方与北方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等 2.分界线 27 (二)等值线判读的一般步骤 1、读图名,读出什么事 项 的等值线图 (一)等值线的特点 1.同线等值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总结 2.等值距全图一致 3.等值线均为闭合曲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 4.等值线疏密程度表示数值变化快慢 2、读地图背景材料 , 根据图中经纬线、海岸线及其他地理事物定位,作好图表信息的转化 3、读数值(最大值、最小值)及递变规律 、 疏密程度,并根据其影响因素分析形成原因 28 3.中国主要铁路干线 29 30 三 、气候资料图

14、的阅读 1.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2.降水量柱状图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31 “以温定带” 1.根据气温特点,确定所属气候带: ( 1)最低月 15 (年均温 20 ):热带 ( 2)最低月 0 ,最高月 20 :亚热带 ( 3)最低月 0 ,最高月 20 :温带 ( 4)最低月 0 ,最高月 20 :温带海洋性气候 32 2.降水的季节变化: 温带 表达气温特点: 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寒冷; 夏季,气温 20 :炎热,气温 20 :凉爽; 冬季,气温 0 :温暖,气温 0 :为寒冷 33 热带 全年多雨 分旱、雨季 (降水较多) 分干、湿季 (降水较少) 全年少雨 雨林气候 季风气候 草原气候 沙漠气候 以水定型 3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气温( C ) 800 700 600 500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