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参考论文2000字2篇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647752 上传时间:2017-04-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城镇化参考论文2000字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型城镇化参考论文2000字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型城镇化参考论文2000字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型城镇化参考论文2000字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型城镇化参考论文2000字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参考论文2000字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镇化参考论文2000字2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型城镇化参考论文 2000 字(范文一)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热潮兴起于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或称为小城镇建设。当前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不能及时妥善地予以解决将可能成为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一、存在的问题1.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在城镇化建设中,许多人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要建设越来越多新的小城镇,或把原来的小城镇进行扩大或进行旧城改造,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试图通过小城镇建设消除农民的身份。大部分地方推出小城镇建设的量化指标,即通过把大量的农民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因此,不顾现状与条件,盲目大拆大建的现象到处可

2、见。2.对 “国际化 ”的认识存在偏差笔者在各地小城镇建设的调研中发现,有的人谈到“国际化”建设标准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言谈举止,认为“国际化”离本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太遥远,甚至还存在“本地哪有外国人来”的观念,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所谓“国际化”标准,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现在或将来外国人生活的需求,而是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如规划设计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绿化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等应该达到国际通行标准,以确保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做表面文章,现在不少地方为了遮盖已被破坏的山体,用非植物绿色薄膜进行覆盖,道路两侧用绿色塑料地皮取代植物绿化等,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其没有

3、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3.小城镇建设思路不明 主要表现在规划滞后、建设思路不明确,这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求短期效应,盲目拆除房屋,建设农民集中区或强制农民购买商品房,这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中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往往是边拆边规划、拆后规划或是边规划边建设,违背建设基本规律,导致重复建设。4.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配套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前期投入多,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仅仅依靠房地产收益很难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过程是资源集聚、彰显特色的良好契机,也是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优势、吸引外部投资的良好机会,但在当前的城镇化建设

4、中,这种基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往往被忽视。二、思考及建议小城镇建设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但需要有计划、有思路,稳步推进,不能盲目跟进,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城镇化的过程也应是广大群众得到实惠的过程,更不能使广大农民失地、失业、失居。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深思熟虑,站位高远,打破制约瓶颈,打破固有思维,不能急功近利,要统筹考虑、稳扎稳打。在城镇化建设中,至少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1.要因地制宜,科学定位在城镇化建设中,规划往往被认为是首要任务,其实不然。对于小城镇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定位问题。小城镇的定位即是一种建设思路、建设方向,定位决定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甚至决定小城镇的

5、生命期。定位应先于规划,定位也是小城镇建设进行决策的依据。例如,法兰克福是欧洲的中心和交通枢纽,但与中国的大城市相比,规模相当小。二战中法兰克福 80%的建筑被摧毁,可以说法兰克福是从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城市。在建设中,始终围绕世界金融中心的定位进行,城市中心区林立的高楼折射出法兰克福市依托金融服务业打造独特经济竞争力的努力。法兰克福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成为欧洲乃至全球金融服务机构云集之地,有 200 多家德国和国际知名银行在法兰克福罗湖安家。小城镇建设发展定位的基本思路是结合城镇的现有资源环境、历史条件和区位优势,理清其发展脉络,拟定具体的发展路径,针对地区特点,寻找发展的着眼点,规划、设计、建设

6、、招商等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既定的定位开展。如南京江宁上坊小城镇建设,江宁 2000 年拆县设区后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唯有上坊基本没有变化。上坊南靠江宁开发区、高新园,北靠麒麟科创园、仙林大学城,紧临古运粮河、青龙山,是东山主城区的东大门,18 余平方公里范围内有长三角最大的物流市场,有南京最大的汽车 4S 园,有刚刚兴起的东山国际企业研发园,内有梁武帝陈霸先陵墓故址,有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祈泽池深”,可以说是产学研氛围浓厚,是小城镇建设的绝佳宝地,经过论证,最后将其定位为“智慧品质新城,国际生活社区”,定位明确后才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2.要注重规划,细化设计在明确小城镇定位的基础上,要在规

7、划和设计上下功夫。在全面的规划完成后,才能分期推进拆迁改造工作,规划必须全盘考虑,规划一旦定下后,就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因个人意志而改变,必须有延续性和长久性。后期的设计、建设应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设计要精雕细刻,要在充分考虑到经济收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生态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统筹好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布局,如共同管廊、雨污水管网建设等都要考虑在内。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至少应做到“50 年不落后,100 年不后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规划设计注重生活的便利性,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需求。无论是规划,还是设计,都要注重整体效应,不能孤立进行。南京江

8、宁上坊在旧城改造中,原本将临近的青龙山纳入规划设计范围,将打造成生态型山水小镇。但由于种种原因将青龙山划归基本成型的麒麟科创园进行开发利用,这可以说是小城镇建设在规划上的一大败笔,得山得水的宝地因缺少山体而使得原本为“智慧品质新城,国际生活社区”的定位大打折扣,因此定位一旦确立,规划就得紧紧围绕定位进行。3.要挖掘文化,彰显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如何避免“千城一面”,重点在于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故事的城市,其生命力就必然不强。特色的彰显虽然是建立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但更在于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的充分挖掘。骆新在反省城市规划中说,“一个城市的建筑特色,主要

9、就是它的居民。北京的特征是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特征是里弄和石库门,山东有齐鲁文化的底蕴,江浙有吴越文化的风格。但中国现在六百个大中城市,在一片疯狂、粗鄙的商业房产开发中,不但个性几乎丧失殆尽,而且连楼盘的符号,都全盘西化了”。所以,在小城镇建设中,只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才能彰显特色,呈现精彩!新型城镇化参考论文 2000 字(范文二)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推进城镇化建设确立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之一,使得城镇化问题比以往更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目前的城镇化建设时机已经成熟,且意义重大,十分必要,但各地的城镇化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关键词:城镇化;以人为本;三农问题;城乡差距一、推进新型城镇化

10、建设的重要意义(一)经济水平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对社会生产各种要素进行重新配置、组合的必然形式。世界城镇化历史表明,当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城镇化率超过 30%时,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加速城镇化建设是适应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抉择。(二)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富裕劳动力问题的根本途径三农问题一直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核心问题。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问题,而要致富农民就必须大量减少农民。只有靠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才能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大量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

11、口的素质和技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三)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从数据上看,城市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的 3 倍,一般来说,城镇化率每提高1 倍,总需求增长 1.2%,带动整个 GDP0.4 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至少可带动 1 万元的建设投资。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促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二者互相促进、互为支撑。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促进扩大内需,转变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 (四)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城乡二元化结构不利于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构建以大中城市为龙头、县级城市为主体、明星乡镇为补充的多点

12、式城镇结构,统领区域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布局,人力、物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和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一)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一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城镇化的中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要让少年、中青年和老年等各类人群都能在城镇中找到生存空间。传统的城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以物为本”,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以至于出现了“空城”、“鬼城”现象。在“人造城镇”这一发展理念下,传统城镇化道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重发展数量而轻发展质量和效益,已经难以为继。当

13、前,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土地强征、房屋强拆,甚至造成了一些恶性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新型城镇化必须始终牢牢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一真正内涵,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这里面有两层寓意,一是城镇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二是城镇的一切应当以人为核心,要牢固树立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二)新型城镇化的保障一体制机制改革 1、户籍制度改革我国国情复杂,区域差异大,户籍改革应充分考虑我国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的差距性,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是要分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户籍制度改

14、革。首先,要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推开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在中小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固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且享受城镇户口的所有待遇,这包括医疗、就业、住房、教育等。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其他大城市,考虑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其落户政策,合理控制规模。其次,逐步取消城乡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方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破除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要逐步剥离粘附在城镇户口的各种福利和保障,最终实现二者完全脱离。户籍制度改革是要让目前已经处在城里的 2.6 亿农民工以及未来还将陆续进

15、城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能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最终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2、土地制度改革农民要进城变成市民,自然离不开土地问题,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土地的节约利用。因为城镇化,城市建设用地要增加,但我国耕地要控制,所以一定要把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让土地节约利用。加大城镇内部闲置、废弃土地的再开发利用,通过复垦整理增加耕地,以高密度、集约化的用地模式,提高土地承载力,建设集约型城镇。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民的宅基地及房产流转,允许农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改革征地制度,让农民分享土地的增值收

16、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小农民的城镇化成本。土地制度的改革及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土地作为关键要素,能否通过市场实现有效配置直接关系到城镇化的成功与否。只有从根源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减少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才能解决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城镇化而非“人口”城镇化等问题。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角,是大量进城的农民,因此相应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应围绕这一群体进行全面调整,而这种调整要进行复杂的制度设计。(三)新型城镇化的根本一产业支撑产业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人口聚集的前提,选择未来型持续成长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中一种广泛认可的模式。农民变身市民后,唯有乐业,才能安居。城镇化须有产业支撑,不能人为造城,防止城镇空心化,出现所谓的“空城”、“鬼城”。政府要创造条件,去推动产业发展,人口积聚,推动二者良性互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推进产城融合。首先,要做好科学的产业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