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步练习4(苏科版七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4686438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步练习4(苏科版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步练习4(苏科版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步练习4(苏科版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步练习4(苏科版七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步练习4(苏科版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步练习4(苏科版七年级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小结与思考一、知识梳理本章是继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之后,第一次亲密接触“平面几何”。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了以下基本概念:线直线、射线、线段(联系和区别),两点之间的距离,中点的特征角角的分类、度量、余角、补角、对顶角、方位角,角平分线的特征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两直线重合不讨论)平行的性质垂直特殊的相交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的长垂线段垂直两点之间的距离余角1+2=900补角1+2=1800对顶角相等点线线段射线直线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方位角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需要形成以下基本技能:1、作图能力利用直尺画线、利用圆规画圆、利用圆规截取一定长度的线

2、段;熟悉基本的作图语句“连结A、B”,“延长线段AB”,“反向延长线段(射线)AB”,“延长线段AB到C,使得”,“以O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圆弧,与PQ交于点C”量角器的使用,直尺、刻度尺的使用会复制一条已知的线段、复制一个已知角2、识图能力根据题目的条件,很快在图形上找到相关的点和线,或者它们的有关数据。用合适的符号标记这些数据。根据图形的关系,能够很快找到互余、互补的角,能够看到对顶角,实现图形和数量关系的及时转化。对于中点、角平分线、余角、补角等图形,要能立即反馈出它们的符号特征。如看到“C是线段AB的中点”,就要反应出“AC=CB”这个符号,等等。学会用一副三角板画出平行线、拼一些特

3、殊角,估计一些角的大小3、简单的推理能力一些结论需要熟记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经过2 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同角(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1 条直线与已知之线平行 如果2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2条直线互相平行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以上结论都是一些基本的事实,它们构成了几何学大厦的牢固的基础,我们只有对它们了如指掌,后继课程才可以一帆风顺。熟练的学生应该看到图形就要想到结论,然后选择使用,达到“一触即发”的境界,方可体会几何世界的无穷魅力。二、例题分析一、

4、填空题(每空3分,计42分)1、 如图,经过点C的直线有_条,它们是_;可以表示的以点B为端点的射线有_条,它们是_;有线段_。2、 整队时,我们利用了“_”这一数学原理。3、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一定_。4、 时钟从8点15分走到8点35分,分针转了_度,时针转了_度。5、 如图,OABC,2=200+1,则BOD=_6、 如图,射线OA表示_偏_300方向,射线OB表示_方向;请在图中标出南偏西400方向的射线OF,东南方向的射线OH。二、 选择题(每空4分,计12分)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800的角是补角 、1100和900的角互为补角、100、200、600 的角

5、互为余角 、1200和600的角互为补角2、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这条直线( )、垂线段 、垂线的长度 、长度 、垂线段的长度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三、 计算(每题5分,计10分)1、 2、(结果用度表示)四、 作图并填空(6分)如图,过点A画线段AB,使线段AB直线l,且点B为垂足,线段AB的长度就是_的距离。五、 解答题(每题8分,计24分)1、 如图,在这个正方形网络中,找出相互平行的线段;找出与DE相互垂直的线段;这个八边形的八个角相等吗?八条边呢?2、 如图,AOB=COD=900,AOC等于BOD吗?若BOD=1500,,则BOC等于多少度?3、 已知与互为补角,且比大,求这两个角。六、 请你来设计:利用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设计一个图案,并说明你想表现什么。(6分)七、 学优中考,网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