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思之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459060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思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思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思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思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思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思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思之一(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思之一资本主义病得很重,西方急着为它诊脉,却开不出良方。活不好,死不了,是它目前的状态。前景如何还不好说资本主义发出了紧迫的 SOS 信号。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在今年达沃斯论坛期间,对德国金融时报记者说:“人们绝对可以说,当前形式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再适合当今世界。” 凯雷集团常务董事戴维-鲁本斯说得更干脆:“如果我们西方不在 3 到 4 年内马上改进我们的经济模式,那么我们中的许多人一生所经历并认为最佳形式的那种资本主义就玩完了。”资本主义病得很重人们只能感叹世道变化之快。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西方还在欢呼资本主义已经征服了世界,“历史终结”了。才过去不到 20 年,

2、现在轮到资本主义喊救命了。资本主义病得很重,病史很长。19 世纪的繁荣与灾难且不去说,到了 1929 年,资本主义大病一场。这场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和欧洲的福利国家。不过,让美国真正走出萧条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迟迟不参战,军火和军需工业十分兴旺。它还跟德国和日本保持“正常贸易”。二战结束,美国成了西方的首富,西方资本主义渐入佳期。20 世纪 50 年代经济开始增长。60 年代似乎是黄金期。经合组织经济体年均增长 5. 3%。但是,问题也在积累,通货膨胀加剧,1967 年英镑贬值 14.30%。那时,美国已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70 年代是重要的转折期。军费的无底洞令美国在 1971年停止美

3、元与黄金挂钩。摆脱了金本位之后,美国加快了印钞机的转速,开始把祸水引向世界。在通货膨胀与生产停滞同时发生的所谓“滞胀”压力下,“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开始大行其道。在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的领导下,自由化进程开始了。到 20 世纪 90 年代,金融自由化和解除管制的步伐加快,他们相信市场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对此满怀信心的重要人物就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信贷和举债经营迅速发展,股市一度繁荣。让人难识真面目的金融创新比如复杂衍生金融产品之类泛滥成灾。他们玩的是“正面我赢,反面你输”的掷硬币游戏。据报道,市场上金融债券达 600 万亿美元之巨,是实际商品贸易的 10 倍。难怪有人形容是 10 匹恶狼(金融

4、投机)盯着 1 只羔羊(实体经济)。资本主义到了如此荒谬的地步,能不出事吗?1992 年欧洲出现汇率机制危机, 1997 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2007 年次贷危机爆发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美国时代周刊网站 2012 年 1 月 19 日的署名文章说: “资本主义显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所有人创造经济机遇和更美好的未来。我们在学校里学到,资本主义是一种奖励勤劳者和能人的精英模式。然而,2008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得益于资本主义的往往是有背景和有特权的人。”这种制度奖励了投机者,惩罚了老实人。人们不得不感叹“美国梦”破碎了。老百姓对自己和下一代能否过得更好丧失了信心。这也就迫使 “占领华尔街”的

5、人对占人口 1%的富人发出了怒吼。现在西方开始质疑堪称为资本主义基石的东西。例如,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被认为是金科玉律,但希腊债务危机导致私人债务减记,这就等于剥夺了个人的财产。又如,“大到不能倒”导致纳税人为金融寡头的错误买单,这不是动摇了自由竞争的原则吗?病根到底在哪里?西方不少人认为,现在并不是资本主义病了,而是政府病了。大家承认,所谓资本主义就是把什么都交给那只“看不见的手”来处理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 ”、“金融资本主义”、“赌场资本主义 ”是行不通的。错就错在政府的政策有误。如果改变政策,资本主义仍然有效,因为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其他哪种经济

6、制度更善于创造财富和促进发展。但是也有不少人不这么认为,他们想起了马克思。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一方面生产了丰富的产品,另一方面又让生产这些产品的人买不起这些东西。这是问题的症结。当美国 1%的人拥有 40%的财产的时候,谁还买得起新型的汽车和住房?要说政府的作用,首先得看是为谁服务的政府。去年 4 月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特里伊格尔顿的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他介绍了马克思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资本主义是一种不断演化的历史现象。马克思解释了它如何兴起、运行以及它最后的结局。前途如何留给历史那么,资本主义是不是会马上死亡呢?许多人认为不会。新的、可以有效代替它的东西似乎并未成型。正如 “占领华尔街”的人

7、提不出具体的主张和方案一样,现在还看不到代替资本主义的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客座教授岩井克人的观点有代表性他在去年 11 月著文说: “资本主义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理想制度,但人们现在还只能在这种制度下谋生。这就是我对现实的看法。”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去年 9 月在日本文艺春秋月刊上著文说:“事实证明,一切都交给市场而不对其进行任何干预的主张是行不通的,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关键是要取中庸之道。也就是说,既不能走极端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原理,而要走彻底的现实主义之路。”在智囊人物为资本主义出的主意中,有一种说法一时盛行,那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应该代替“ 自由资本主义”。他

8、们认为今天日子好过的国家实行的都是“国家资本主义”,甚至把中国也归在这一类。如果政府的有形之手运作得好,无形的手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在当今西方学术界享有盛名的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教授不这么看。他认为,不管哪国的政府都一直有 “有形的手”,都有“国家干预”。他说:“ 真正的问题是哪些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最为完善,不仅仅在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方面,而且同样重要的是还在以公平的方式分配增长成果方面。”看来,虽然不满情绪高涨,西方现在要救资本主义的人多,希望它马上死亡的人少。到底前途如何,只能让历史来回答了。西方民主还真是一个问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思之二如果只有形式上的民主程序,却只让少数人发大财

9、而带不来大多数人的幸福,这种民主是合法的吗?金融、经济危机进入第 5 个年头,生活在西方的人当然要问:“我们怎么了?”质疑的矛头不仅对准经济制度,同时也对准政治制度。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年初答记者问时说了一句:民主还真是一个问题。引起了不少人注意。西方民主频遭质疑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今天的问题是,在失控和可能仅为少数人自私地谋取好处的金融体系下,在缺乏任何有效框架来给予我们更大、更雄心勃勃的目标的情况下,民主是否还能繁荣,这还真是一个问题。”对于西方多党议会民主的质疑由来已久。民主思维与城邦民主制度的发源地在希腊,但现代民主肇端于西欧,成型在美国。它同基督教、特别是

10、新教的教理密切相关。从反对封建主义的角度看,它是进步的,是有利于社会走向平等的。但人们注意到,民主是一个过程,它是从不民主渐渐地演进到较为民主的。这种探索还远未结束。就说一人一票吧。开始时富人、男人才有选票。英国到 20 世纪初,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90%以上了,还没做到一人一票。美国在独立战争后,一大批复员的穷人呼吁要土地,当政者十分恐慌,于是设计出了一个个障碍,让穷人、黑人、妇女都不可能在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一直到 1965 年才做到一人一票。根据美国的法律,美国总统也不是一人一票直选的。美国的两党制让选民只能在他们设计好的框架内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中国留学生与一位美国

11、室友一同观看美国竞选的电视。那位美国青年对中国学生说:“我们美国人多么可怜,只能在两个傻瓜当中挑选一个。”这半是玩笑,半是真话。然而,在美国政客的嘴里,美国的民主制度是最好的,是全世界的样板。他们拿它当棍子一样去敲打一切与他们不同的民主模式。看谁不顺眼,就给你扣上反民主的帽子。最近俄罗斯的大选就是一个例子。普京当选,他们怒火中烧。民主政治金钱至上2010 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企业的选举献金可不设上限。这就为“权钱政治”大开方便之门。没有钱,政客无法竞选。拿了谁的钱,就得为谁服务。西方甚至有人比喻说:“金钱是民主的母乳。”美国的院外活动势力十分活跃,那是在合法地进行见不得人的勾当。这样的民主制度

12、,从程序上看,似乎很民主,但这种民主给广大老百姓带来什么呢?中国俚语说得好:“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这可是普世真理。现在美国人在反思,为什么议会要在 1999 年废除 1929 年大萧条后第四年,即 1933 年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呢? 那个法案规定一般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投资银行那样的投机生意。如果那个法案没有废除,2007 年的次贷危机也许不会发生,或不会那么严重。原因很简单,华尔街太强大了,他们可以操纵议会,让符合自己利益的新法案通过。布热津斯基所说的“在失控和可能仅为少数人自私地谋取好处的金融体系”,就是这么“合法地” 建立起来的。这是制度性的腐败,也是最大的腐败,它的效果

13、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女王到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与经济学家见面,问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人预见到它的到来?” 有人汗颜,也有人不平。英国泰晤士报刊登前议员马修帕里斯的文章说:“事实是,许多人都预见到了,却没有人听他们的意见西方的思潮是相信并重用任何告诉我们可以拥有一切的人,并且全盘接纳他们为我们打造的金融产品和政治方针。”这些痛心之语道出了到底是什么在主宰西方民主的真谛。受“占领华尔街” 的影响,英国也出现了一个“占领伦敦”的运动。他们有一个经济学家工作组。它的两名成员今年 1 月 25 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说:“世界正面临经济危机。但我们政治体系

14、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危机无法以一种保护最大人群利益的方式加以解决。”美国“占领华尔街”的一位代表、24 岁的玛丽亚在达沃斯论坛上说:“我们的目标就是独立思考。我们关注的不是解决方案,我们想改变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这些言论给人的信息是:人们反思的不仅仅是经济政策,更关心导致这些政策的政治制度。自相矛盾陷入窘境反思涉及到了西方民主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即这种民主的合法性。合法性现在是西方大亨拿在手里敲打别国的一根狼牙棒,动不动就说你的政府缺乏合法性。然而,这根棒现在看来要敲到他们自己的头上了。据埃菲社今年 1 月 27 日报道,参加世界社会论坛的一些知名学者一致认为:“欧洲民主已经被贪婪的金融市

15、场绑架,而且这个没有底线的市场现在已经威胁到了人权和政治权。”葡萄牙社会学家阿德桑托斯说:“欧洲的民主和宪法都不合格,现在主宰它们的是高盛公司。”他说,目前的危机让人“有理由认为资本主义是反民主的。”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若里翁 2011 年 12 月对法国论坛报记者说:“选举改变不了什么。在这个逐渐衰落的制度面前,政客们已经没有任何回旋余地。无论身在哪个阵营,他们唯一能做的是假装还控制着局面。解决问题的希望只可能来自那些明白问题本质的人。”他们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民主?民主要不要带来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如果只有形式上的民主程序(当然程序也是很重要的),却只让少数

16、人发大财而带不来大多数人的幸福,这种民主是合法的吗?西方该赶快行动了,不要总是拿着民主大棒去找敌人。德国时代周报网站 2011 年 7 月 24 日的文章借用一个卡通动物的形象说:“我看到敌人了,敌人就是我们自己。”个人主义是至高无上的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思之三西方挂在嘴上的价值观是“自由、民主、人权”,其实,内心里最核心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应该历史地看待近代的个人主义,发展到现在,它的弊病已暴露无遗。西方人向来自视甚高,惯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审视、指责别人。他们把外交称之为“人权外交” ,只要是同他们想的、做的不一样,都斥之为异端邪说,有些人甚至恨不得让你马上从地球上消失。个人主义弊病丛生他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价值观是“自由、民主、人权”,其实,他们内心里最核心的价值观并不是这些。真正指导他们言行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主义。对他们来说,个人主义是至高无上的,自由、民主、人权之类,都是从个人主义派生出来的。应该历史地看待个人主义。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