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原理及其应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455409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原理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经络原理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经络原理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经络原理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经络原理及其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络原理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原理及其应用(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络原理及其应用,西南大学中医药学院,徐晓玉教授、博导,经络原理及其应用,经络学说的内涵经络的实质经络与针灸经络与中药,经络学说的内涵,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的分布经络气血的流注经络的功能,经络的概念,经,指经脉,类似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分布部位较深。络,指络脉,为网络的含义,为经脉分出的分支,较小,分布部位较浅。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系统 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是维持人体各部位功能活动协调与平衡的结构保障;

2、 是中医“整体观念” 在人体结构上的具体体现。,经络学说 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经络系统的组成,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在头胸腹的分支) 十五络脉(在四肢的分支) 十二皮部 十二经筋(联络筋肉的分支)奇经八脉,经络的名称,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 阴维、阳维、阴跷、阳跷,经络的分布,在四肢分布 手三阴经 手臂内侧 手三阳经 手臂外侧 足三阴经 腿部内

3、侧 足三阳经 腿部后、外、前侧在躯干分布 手足六阴经+足阳明胃 胸腹 足少阳胆经 体侧 足太阳膀胱经 后脖背腰 在头部分布 手三阳经 头部外侧、前额 足三阳经 头部后侧,手三阳经分布,手臂外侧从前往后依次为:阳明少阳太阳,手三阴经分布,手臂内侧从前往后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足三阴经内侧太厥少,足三阳经外侧阳少太,分布于胸腹的经脉,分布于背部的经脉,分布于阴面的皮部,分布于阳面的皮部,经络气血的流注,流注次序: 肺大胃脾心小肠 膀肾包焦胆肝藏 每天子时从肺开始,每条经脉气血最旺盛两小时,24小时为一周天。十四经脉流注,经络的功能,沟通内外,联络全身(结构)运行气血,平衡阴阳(作用)传导感应,反映

4、症候(诊断)调节脏腑,抗御病邪(治疗),经络的实质,传统认识途径现代认识方法,传统认识,针刺、灸治、按摩的感觉传导经络、腧穴的疗效气功、导引的感觉传导现象内在疾病的体表病理反应解剖、生理的启发,针刺、灸治、按摩的“酸麻重胀”感觉及其传导经络、腧穴的疗效,气功导引的感觉传导现象,内脏疾病在体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压痛、皮肤结节或色泽变化,内在疾病的体表病理反应,现代认识,利用各种边缘学科技术认识经络解剖学(形态)生物学(医学)经络影像学(成像) 经络光学 激光医学 超声医学物理医学(导电、导声、导光),经络穴位的解剖特性?,神经 神经干周围或神经末梢分布密集血管 血管干周围或毛细血管分布密集淋巴管

5、道 有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分布,High temperature lines along meridians,Xiang-Long Hu et al,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20 (2001) 325-328,人体督脉高温线,人体上肢经络穴位定位组织解剖切片,Location of acupuncture points and meridians in serial gross anatomical sections through a human arm. Helene-M LANGEVIN et al, The Anatomical

6、 Record 269(2002)257265,Formation of a connective tissue “whorl” with needle rotation at gross and microscopic levels ,Helene-M LANGEVIN et al, The Anatomical Record 269(2002)257265,运针时人体局部组织肉眼与显微镜下变化,运针与留针干预下大鼠组织细胞内外效应,Extracellular and intracellular effects of acupunctureneedle rotation compared w

7、ith needle insertion withoutrotation in rat tissue explants. HELENE M. LANGEVIN et al,The FASEB Journal, 15(2001)2275-2282,针刺干预下人体穴位超声波影像学研究,Ultrasound imaging of acupuncture and control points in human body Helene-M LANGEVIN et al, The Anatomical Record 269(2002)257265,Neuronal Specificity of Acupu

8、ncture Response:A fMRI Study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Ming-Ting Wu et al, NeuroImage 16(2002)10281037,电针治疗阳陵泉人体“下丘脑边缘”等脑区fMRI检测结果,经络光学研究体系框图 Schematic diagram of Meridian Optics,经络光传输特性与经气盛衰相关性研究装置原理图,基于经络光传输特性的手厥阴心包经“经气”研究,经脉光传输特性测量精确定位装置,红外热断层扫描(TTM)技术运用 辨别人体体质寒热,红外热断层扫描(TTM)技术运用气功发功过程TTM变化情况,发功前:左

9、手中指指尖:28.85左手手心:29.95气温:23.35,发功过程中:左手中指指尖:31.40左手手心:31.35气温:23.35,发功结束前:左手中指指尖:31.90左手手心:31.65气温:23.35,三班倒失眠患者针灸治疗前后TTM 影像变化,针灸后15分钟,针灸前,经络与针灸,玉砭石,(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地出土),从石器时代到唐代砭石考古,现代砭石床的研究合作,古代针灸,针灸,现代针灸,穴位的刺激,电针,手针,中国毫针,日本针灸针,各种针灸针,钢柄针、金银针、盘龙针、元利针、塑柄针,采血针、三棱针、刮痧刀,各种梅花针,五星磁吸针 集针刺、负压、理疗于一体,皮内针,粒针王不留行种子,针

10、刺治疗带状疱疹,面瘫种种,针刺治疗面瘫取穴,针刺治疗扭伤,针刺治疗肥胖症,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美容针灸科 2005年07月07日 收治350斤黑人男针灸减肥住院时压塌2张病床,医生在“礼貌”的腹部插了支银针,进行“腹部微针减肥” 这名来自牙买加小伙子经20次腹部针灸体重已减了11公斤。,各种电子针疗仪,电针治疗肩周炎,电针治疗皮肤病,电针治疗肥胖症,电针水疗浴足盆,电针式生物医学传感器,激光针灸(Laser acupuncture) 依据中医经络理论,辨证论治,采用弱激光对穴位进行照射。,1.传统针刺效应 毫针的针压产生的对穴位的生物刺激效应2.激光针灸效应 光压、生物刺激、光化学效应;3.激光针

11、灸临床优势 无痛、无菌、安全、易控、操作简便;4.激光针灸不足之处 疗效不及传统针刺,治疗范围有限; 主要原因是能量低,深度不够。,艾灸原料艾叶,艾炷隔姜灸大椎穴治疗感冒头项强痛,艾灸治疗肩周炎,艾灸器,艾灸治疗腰肌劳损,艾灸治疗上肢瘫痪,温针灸治疗风湿关节炎,经络与中药中药归经理论依据经络学说,归经:是中药作用的定位。归某经的药物主要对该脏腑及其经络起治疗作用,对其他脏腑经络作用较少或者没有作用。,临床意义:归某经的药物,可以治疗该脏腑、经络及其循行部位的肢体、关节、皮肤疾患。,药物性味功能相同,归经不同,所治病证和使用机会不同。掌握归经可以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例如:黄连、黄芩、黄柏 相同:

12、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归心经,治疗心经有热,心悸、烦躁、 失眠、口舌生疮黄芩归肺经,治疗邪热壅肺,咳嗽、吐黄 稠痰 黄柏归肾经,治疗下焦有热,阴部湿疹瘙 痒、白带黄臭、或下肢浮肿、风湿 关于归经实质研究目前有以下4种解释,1、归经与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呈一定相关规律中药归经的物质依据 (中药药动学) 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对中药药效成分进行体内追踪观察,与传统归经相比较而得出此结论。例如:3H川芎嗪主要分布在肝脏、胆囊(川芎本归肝胆经) 14C鱼腥草素绝大多数从呼吸系统排除(鱼腥草本归肺)35S丹参酮主要分布在肝脏(丹参本归肝经、心经),微量元素归经假说: 认为微量元素及其金属络合物向特

13、定的组织器官的迁移、富集和亲和作用是归经的重要基础。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微量元素缺乏是虚证患者的共性表现。补益药大多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直接的补充作用。,例1 中医认为:肾主生长、发育、生殖、 主骨生髓、通于脑。 缺少Zn、Mn会导致酶活性降低,蛋白质、核酸合成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生殖功能低下,反应迟钝。 上述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肾虚”。,对21味补肾助阳药分析,发现Zn、Mn、Fe元素含量丰富,分布有规律和共性。认为该类药物归肾经的实质是:以微量元素Zn、Mn、Fe等作为共同的物质基础,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起调控作用,由此产生的整体效应,既是补肾助阳的药理作用实质。 药物

14、:补骨脂、肉苁蓉、熟地、菟丝子,例2 中医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 现代研究表明,肝脏是微量元素Fe、Zn、Mn、Cu富集的地方。上述微量元素对于造血,肝细胞功能,视力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对180味中药分析,发现归肝经的中药富含Fe、Zn、Mn、Cu,尤其是含Fe、Zn最丰富。显示中医对肝脏的认识和中药的归经,与微量元素的生物学效应的一致性。,问题: 按照有效成分在脏腑的分布规律来解释归经的理论是否科学合理?为什么?,有效成分归经理论的局限性: 1、如此所得的结论,混淆了中医脏腑与西医器官的概念和内容的差别,把二者等同了起来。 2、古人的归经是以临床疗效为依据的。已知药效成分分布最多的部位,不一定是该药作用最显著的靶器官。,2、归经是中药药理作用的体现范围 中药归经的功能依据 (中药药效学) 所归之经并非该药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脏器,而是其功能的体现部位。 例1 大黄、芒硝、芦荟、番泻叶、郁李仁、火麻仁等18味中药归大肠经,功能泻下通便。 研究表明,上述中药药理作用部位均在大肠。符合率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