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两地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447568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两地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两地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两地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两地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两地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两地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两地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两地 2010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检测卷历 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 、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A、王位继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高度赞扬了我国宋朝时期的成就,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

2、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这里的“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在A.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B.“草市”作用显著, “夜市”比较繁荣C.都市、庙会集会商业繁荣 D.“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3.下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康熙十年(公元 1671 年) 2,488,492(两白银)康熙十一年 18,096,850康熙十二年 21,358,006康熙二十六年 28,964,499康熙三十年 31,849,719康熙三十三年 41,007,790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

3、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4.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5. 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A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人身伤害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 案由:追讨欠款C场景一: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 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6.“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

4、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 )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A英国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 1787 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7.以下关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争锋相对、势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同工异曲、水乳相融8.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原因不包括: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B、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C、五四运动取得

5、初步胜利 D、它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9.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在全球争霸中美国的战略需要10. 右面为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单位:千元)表。单从这张表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时A轻工业的上升势头明显B重工业的发展呈下降趋势C轻重工业发展比例渐趋平衡D工业分布开始向内地集中11.右图是19331936 年中国轻工业年(月)平均指数增长表 。它所示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国家基本统一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

6、中国的侵略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对国民政府的支持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A B C D12. 右图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柱状图,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基础地位的下降B人口增长速度放缓C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D借鉴西方国家经验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1913 1919轻 工 业重 工 业13.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这一陋习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有 新式教育的出现 西方列强扩张的结果 政治运动的推动 政府及有识之士的推动A B C

7、D14.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15.罗斯福总统去世后,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罗斯福“以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根据史实判断中共报刊评论的“安定国民生活”的措施是以下哪一项A整顿银行金融系统 B缩减农村耕地面积C大举建设公共工程 D推行企业信用评级16.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下表最能说明的是

8、年 份项 目1913 年 1921 年 1925 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44.24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苏俄广大人民的抵制C.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农业的恢复和发展D. 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17.“文艺复兴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时代,但也是世界探险家和航海家的时代” ,其正确的解读是A发生的时间大体吻合 B发生的地点大致相同C所产生的作用完全一致 D人文主义在起作用18.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A.娱乐

9、场所瓦子表演昆曲牡丹亭 B.小贩挑着烧饼担子沿街叫卖 C.文人骑马出游 D.字画铺当街而设19.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两位人物影响最大,其中有一位被称“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 ,此人是:A李大钊 B陈独秀 C孙中山 D毛泽东20.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人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 “替宗教改革开路”的发明是 A指南针 B火药 C针灸疗法 D印刷术第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第 21 题 13 分,第 22 题 11 分,第 23 题 12 分,第 24 题 13 分,第 25 题 11 分。21.(13 分)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

10、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 材料一 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南史),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宋史中出现的部分人名:焦守节(卷 261)、李克让(卷 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 287)、钱端礼(卷 385)、张忠恕(卷 409) 材料二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阿猫、阿狗之类的小名比比皆是, 因此, “狗剩”之类的名字就大行其道。材料三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建设、

11、援朝、跃进、文革、卫星等。20 世纪80、90 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21 世纪,中国第二批独生子女开始为人父母,他们读着金庸、琼瑶的小说长大,他们希望给孩子一个并不大众的名字,彰显个性。有的孩子随母姓,四、五个字的名字也出现了。材料四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请回答: (

12、1)据材料一,当时人的起名深受什么制度和思想的影响?(4 分)(2)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分析材料二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3 分)(3) 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国人的起名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2 分)(4) 材料四中的“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说明了什么?(2 分) 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对历史研究造成了什么影响?(2 分)22. (11 分)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材料二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

13、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点实行一院制。百度网材料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哪些不同?试举例说明。(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23. (12

14、分)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 ,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 20 世纪 50 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 20 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

15、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 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 4 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找寻改变现状的新途径。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三 100 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 20 世纪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