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447443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课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红土中学 周学文,丁肇中及其作品简介,丁肇中(1936 ),美籍华裔高能物理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祖籍山东日照县。在父母访美期间出生,三个月后回国,在台湾读完中学,1956年获数学和物理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以后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丁肇中及其作品简介,1974年丁肇中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命名为J粒子(“J”和“丁”字形相近,寓意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又试验验证了另一种粒子胶子的存在。丁肇中热爱祖国,近年来为祖国培养了不少顶尖人才

2、。1980年他写了一篇自转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整体感知,自读课文一至两遍,初步了解各段大意及写作思路。,思路点拨,本文的标题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物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问题探究,1什么是“格物致知”?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3“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4为论证中心论点,本文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点有什么关系?,拓展延伸,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物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 谈谈你自己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