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班语文教师工作手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447437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班语文教师工作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班语文教师工作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班语文教师工作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班语文教师工作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班语文教师工作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班语文教师工作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班语文教师工作手册(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工作手册教师姓名: 叶静君 任教学科: 语文 深 圳 市 龙 岗 区 鹏 达 学 校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包括各班人数、上学期平均成绩、及格率、优良率、最高分、最低分、不及格人数及班级情况和学生年龄特征):八(2)班全班 60 人,女生 24 人,男生 27 人。本班本学期由于生源流动,再加之新插班生加入,上学期期末成绩我无书面分析材料,只知晓街道抽考第一。二、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版本、各章(单元)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的分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版教材由五个板块、六个单元构成,它不但较

2、好地继承和发展旧版教材优良传统,而且新教材紧跟时代步伐吸收了最新的科学文化成果,更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目前教材都采用了板块加单元的模式。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一般按五个板块组成,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一、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有六个单元三十篇课文,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体裁分为:第一单元,主要是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师生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两个对立面,可以看

3、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迪。学生通过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要有自己的体验感悟和评价。第二单元,编者以“爱”为主题的文章编入教材。这个单元所收入的文章都在诉说对普通人的关注,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这种“爱”的无私与伟大,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学生学习本单元,重点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第三单元,所收入的文章基本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及内容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学生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其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对祖国

4、文化的的自豪感。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是如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生动的语言。第四单元,所收入的文章为事理说明文。这个单元的五篇文章虽然所说明的事理有所不同,但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却是一致的。教学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内容皆为文言文。这两个单元的文言文要求学生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文词语。本册教材共有精读课文 16 篇,自

5、读课文 14 篇,由于说明文的阅读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因此,第三、四单元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馆、大自然的语言一直都是历年教材的重点精读篇目,在教学时应特别加以注意。 和以往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第三册,阅读的量由以前的三个单元 15 篇课文减少到两个单元 10 篇课文,并在单元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都有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根据以往经验,最好是将两个

6、文言文单元提前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充足的识记的时间。 在有些课文的后面,还有与课文相应的语文知识短文,对于这些知识短文应该注意指导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二、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 纵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后面,都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不过,每个单元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本册教材中一、三、五单元以综合性学习为主,以写作、口语交际为辅,通过活动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思考调查桥的历史,领略莲的文化魅力;而二、四、六单元以写作为主,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为辅,通过练笔来感悟“爱”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来撰写小论文。

7、三、课外古诗词背诵 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四、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新教材每一册都推荐学生阅读三部名著,加起来有近 20 部。本册推荐学生阅读的名著是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要达到这个目标,指

8、导学生阅读名著,显得尤为重要。现在许多出版社已经出版了相应的名著学生读本,我们可以为学生推荐中外名著,允许一部分学生先“读”起来。同时,教师可通过自身阅读名著并向学生学生讲名著的有关内容和主题来弥补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足。五、附录 新教材前四册在这一板块上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书法和书法欣赏为一个部分,汉语知识为另一个部分。这充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要求的: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汉语知识的简化,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所提倡的“淡化语法”是一致的。附录:各单元各课的核心价值分析:第一单元题材:战争一、各课核

9、心价值分析第一课新闻两则主要核心价值是:事件的概括与扩展。(新闻中)事件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标题。六要素再具体点的前一、两句就是导语,再具体的事件就是主体。第二课芦花荡的核心价值是:事件的概括、人物形象的分析、环境的作用。第三课蜡烛的核心价值是:人物的动作描写。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核心价值是:赞美圆明圆与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形成鲜明对比,第五课就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核心价值是:鲁比莎的话将现实与过去的各个片断完整的贯穿起来。二、整个单元语文综合能力分析语文基础要求:掌握重要字词。语文基本技能要求:语言表达的准确,扩句与缩句。理解能力要求:了解消息的结构,把握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并能有自

10、己的评价。体会描写、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在作品中的作用。写作能力要求:能用畅的文字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和感悟;侧重是立意的能力。综合性学习要求:学会分析收集到的有关战争的资料,区分正义与非正义战争。三、教材编排优缺点。教材编排的优点:能让师生了解同一题材的素材可以用不同的文体表现出来。教材编材的不足:所选的题材大都是二战期间的,从时间上看题材过窄。其实有时文本相距千年,但有时语言、风格、思想也会有相通之处。第二单元主题:关爱弱者、关注身边的普通人一、各课核心价值分析第六课阿长与山海经核心价值:欲扬先抑的写法。第七课背影的核心价值:家境隆重铺垫下特写的背影。第八课台阶的核心价值:围绕台阶来选材。

11、第九课老王的核心价值:老王的善良。第十课信客的核心价值:信客的语言、动作、心理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的性格特点。二、整个单元语文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要求:把握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的描写鉴赏评价能力要求:品味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写作能力要求: 写人要突出人物的性格,注意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来展现人物的特点。写人还要注意人与事相结合。侧重是选材的能力与谋篇布局能力。探究能力要求: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作品丰富的意蕴。三、教材编排优缺点。教材的优点:这一组普普通通的人物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这些事例与学生中所闻所感相通相近,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另外,本单元所提倡的向善使得文本更具人性化。不足:有些课文太长

12、,学生早读读完全文会很累。第三单元:事物说明文一、各课核心价值分析第十一课中国石拱桥的核心价值: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说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第十二课桥之美的核心价值:富有诗意的语句第十三课苏州园林的核心价值:说明方法的运用、词语的准确性。第十四课故宫博物院的核心价值:说明的顺序第十五课说“屏”的核心价值:说明的对象、有关“屏”的诗句二、整个单元语文综合能力分析:阅读能力要求:快速阅读,理清文章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区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这几种表达方式。写作能力要求:说明事物能抓住物点,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和相应的说明方法。重在训练区分常见文体的能力。

13、探究能力要求:探究文本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综合性学习能力要求: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资料的方法。三、教材编排优缺点。优点:这一组课文科学性较强,语言应用问题、文章作法问题非常值得学生写作上的借鉴。不足:对一些家住山区比较贫困的、没有游览过故宫、苏州的学生来说,学习这两篇文章时遇到的一些建筑上的术语会对他们理解文章带来困难。如果第十一课与第十二课的文体对比强烈点那会更有利学生的学习。第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一、各课核心价值分析第十六课大自然的语言的核心价值:第一段移时换景的写法、什么是物候及决定它的因素,说明的顺序。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的核心价值:说明方法的作用、学会筛选信息。第十八课恐龙无处

14、不在与被压扁的沙子的核心价值:明晰说明对象,过渡句的作用。第十九课生物入侵者的核心价值: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说明文中一些生动的语言。第二十课落日的幻觉的核心价值:筛选信息。二、整个单元语文综合能力分析:阅读能力要求:能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文语言对促进说明效果的作用。学会筛选文本中的信息。写作能力要求:会逻辑性较强地思考一些事理,并有主次的展示在自己的文章中。综合性学习能力要求:学会用收集到的资料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三、教材编排优缺点。优点:第 16、19、20 课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相对来说较容易理解。不足:第 18 课距离学生较远,不容易理解。第 20 课说明顺序与后面的习题表格不吻

15、合,学生理清说明顺序时不是很清楚。第五单元:文言文一、各课核心价值分析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的核心价值:以景烘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成语的沿用、古今异义词的认识。第二十二课陋室铭爱莲说的核心价值: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第二十三课核舟记的核心价值:描写的顺序第二十四课核舟记的核心价值:层次的分明,朗读的节奏,作者的政治境界。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作者不同时期的风格、思想。二、整个单元语文综合能力分析:阅读能力要求:积累一定的文言文词汇,掌握重点实词和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会运用工具书和注解结文言语句进行直译。能流畅的诵读课文,背诵名篇。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灿烂的文化遗产。写作能力要求:学会观察现实中的景物,能

16、用书面文字流畅的表达出来。综合性学习要求:学会搜集古代文化的一些资料,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三、教材编排优缺点。优点:所选的文章传统文化气息很浓,能陶冶人的情操。不足:学生在学核舟记由于时代距现在较近,所以文意很容易理解,而前几篇文章则由于年代距离现在较远,学生感觉较难,在编排每组文言文时是不是先易后难更让学生易于接受,也不会最怕文言文?第六单元:文言文一、各课核心价值分析第二十六课三峡的核心价值:作者笔下如画般的三峡的美、美的词句、第二十七课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的核心价值:景中融情第二十八课观潮的核心价值:文字的简练自然第二十九课湖心亭看雪的核心价值:白描的运用二、整个单元语文综合能力分析:阅读能力要求:积累一定的文言文词汇,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的用法。熟练运用工具书和注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