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尹伯成)考研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上传人:a****c 文档编号:64432491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尹伯成)考研模拟试题二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尹伯成)考研模拟试题二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尹伯成)考研模拟试题二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尹伯成)考研模拟试题二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尹伯成)考研模拟试题二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尹伯成)考研模拟试题二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尹伯成)考研模拟试题二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课复习资料(最新版)专业课复习资料(最新版) 封封 面面 模拟题二模拟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一项是( ) A.失业 B.价格总水平提高 C.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2.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3.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 A.消费者的收入约

2、束 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需求 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4.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 )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无差异曲线上 C.预算约束曲线上 D.需求曲线上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一年之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 6.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 1000 单位增加到 1002 单位,总成本从 2000 美元上升到 2020 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 ) A.10 美元 B.20 美元 C.2020 美元 D.2 美元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厂房设

3、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 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 8.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 A.飞机制造业 B.烟草业 C.日用小商品制造业 D.汽车制造业 9.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 A.边际成本 B.平均成本 C.市场价格 D.边际收益 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 A.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 11.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4、 ) A.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 B.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减 C.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 D.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12.甲、乙两人现有的效用水平分别为 10 和 20,资源的再配置使得两人的效用发生了变 化,属于帕累托改进的一种变动是( ) A.甲的效用变为 10,乙的效用变为 15 B.甲的效用变为 8,乙的效用变为 25 C.甲的效用变为 8,乙的效用变为 30 D.甲的效用变为 10,乙的效用变为 30 13.净出口是指( ) A.出口减进口 B.出口加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进口减出口 14.与边际储蓄倾向提高相对应的情况是( ) A.可支配收入水平减少 B.边际

5、消费倾向下降 C.边际消费倾向上升 D.平均储蓄倾向下降 15.在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值最大的是( ) A.边际消费倾向为 0.8 B.边际消费倾向为 0.7 C.边际消费倾向为 0.9 D.边际消费倾向为 0.6 16.市场利息率提高,( )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 B.货币交易需求减少 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 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 17.总需求曲线 AD 是一条( )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D.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18.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 LM 曲线上 的一点( ) A.沿原 LM 曲线向上方移动 B

6、.沿原 LM 曲线向下方移动 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 LM 曲线上 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 LM 曲线上 19.按照哈德多马模型,当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小于意愿的资本产出比时,厂商的 反应是( ) 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保持原有投资水平 D.减少用工数量 20.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失为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 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

7、、少选、 错选均无分。 21.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 ) A.商品价格的变化 B.互补品价格的变化 C.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 D.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的变化 E.政府向生产企业提供补贴 22.如果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以变动,那么,该要素合理投入量应处于( ) A.生产要素投入的第二区域 B.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递增的阶段 C.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递减并且大于 0 的阶段 D.平均产量递增,而边际产量递减的阶段 E.平均产量递减,而边际产量递增的阶段 23.下列各项中会引起厂商劳动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A.工资率 B.企业产品的价格 C.其他投入品的价格 D.生产技术 E.劳动供给的变

8、动 24.根据 IS-LM 模型( ) 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B.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D.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E.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25.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是( ) A.降低法定准备率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 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 D.降低再贴现率 E.提高再贴现率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26.消费者均衡 27.成本不变行业 2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 GDP) 29.消费函

9、数 四、计算题(本大题 8 分) 30.已知某国的投资函数为 I=300-100r,储蓄函数为 S=-200+0.2Y,货币需求为 L=0.4Y-50r,该国的货币供给量 M=250,价格总水平 P=1。 (1)写出 IS 和 LM 曲线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 100,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31.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32.简述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所遵循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33.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10、 分) 34.试述外部性(外部经济影响)对效率的影响及矫正外部性的政策。 35.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C 2.B 3.A 4.B 5.C 6.A 7.D 8.C 9.C 10.B 11.A 12.D 13.A 14.B 15.C 16.D 17.A 18.D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1.CDE 22.AC 23.BCD 24.BC 25.ABD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11、 分,共 12 分) 26.是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在基数效用意义下,消费者均 衡的条件为 MU/P=,其中为货币的边际效用;在序数效用意义下,当无差异曲线与预 算约束线相切时消费者处于均衡,条件为 RCS1,2=P1/P2。 27.是指随着行业中厂商数量(或者行业中总产量)的增加, 厂商的成本不发生变动的行 业。 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28.又称货币 GDP,是指一个国家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商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 值。 名义 GDP 的高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 利用名义 GDP 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实际的生产率。 29.在两部门经济中,表示居民消费与收入总

12、量之间关系的函数。函数形式为: C=C(Y),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但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 四、计算题(8 分) 30.(1)IS 曲线:300-100r=-200+0.2Y LM 曲线:0.4Y-50r=250 (2)求解:300-100r=-200+0.2Y 0.4Y-50r=250 得到:Y=1000 r=3 (3)C=100,则 IS-LM 方程为 100+300-100r=-200+0.2Y 0.4Y-50r=250 解得:Y=1100,因此,国民收入增加 100。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31.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

13、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 买的该商品数量,即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在西方经济学中, 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规律。 满足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规律给出了消费者 对商品需求的基本特征。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的行为都严格服从这一规则。 下面的三 种情况可以作为需求规律的特例。 第一,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数量不受该商品价格的影响。此时,需求曲线是一条 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第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变动极其敏感,以至于价格升高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 0, 而价格降低时需求量趋于无穷大。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第三,消费

14、者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 上方倾斜,比如名贵字画、吉芬物品等。 32.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即 VMP=r。 当 VMPr 时,增加一单位要素带来的收益超过成本,因而应增加要素投入。 当 VMPr 时,减少一单位要素带来的收益低于成本,因而应减少要素收入。 故:VMP=r,即只有当增加单位要素给厂商带来的收益等于成本时,厂商实现利润 最大。 33.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 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 参与生产 活动的状态

15、,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34.外在性,又称为外部经济影响,是指某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所 施加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在于它使得私人提供的数量与社会需要的数量出现差异。 这可以由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及其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加以说明。 如果一项活动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那么该项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施加正成本,从而 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反之,在存在正的外部影响的条件下,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 (或:如果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则该经济单位施加了负的外部影响;如果私人收益 小于社会收益,则该经济单位施加了正的外部影响。) 如果厂商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 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大于社会的最优 产量; 如果厂商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正的外部影响, 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小于社会的最优产 量。 矫正外部性政策的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专业课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