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观后感悟参考范文简稿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64388728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保国》观后感悟参考范文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李保国》观后感悟参考范文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保国》观后感悟参考范文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保国》观后感悟参考范文简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保国观后感范文简稿“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把我变成了农民,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这是电影李保国中的话,那个为太行山、为岗底奉献了一辈子的老教授的原话。岗底,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因为一个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岗底人贫困的命运。那个人,就是河北农业大学的李保国教授。他的一生都围绕着两个字一一奉献。亲自为农民上课,用自己的存折做抵押,做出保证,一定会让农民富裕起来。事事亲为,不辞辛劳,顶着农民的不信任,坚持推广苹果种植方法。最后,帮助岗底人建立自己的品牌,发家致富。他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示范推广总而积1080万亩,累计应用而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建立了

2、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扎根基层,无私奉献。这是李教授真实的写照,也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地方。曾国藩主张“励志以用世”,李保国教授身体力行实践这一主张,为我们做了一个伟大的榜样。我们所学知识没有李教授丰富,但身为人民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一样重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身为教师的我们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扎根到基层,把自己的浅薄才学奉献给祖国和学生,像李教授般坚定不移的一丘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35年,一个人最鼎盛与灿烂的年纪,他活跃于棵棵苹果树下,活跃于中国贫穷的农村,他是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一个“农民”。“虽千万人,吾往矣”,李教授面对着

3、农民的反对与懈怠,面对着村干部的质疑,自掏腰包,为农民买苹果袋,顶着压力,推广苹果种植技术,他把不可能变成了讨能,彻底解决了岗底的贫困问题。愚公移山的精神,是李教授成功的关键,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地方。不惧困难,不畏艰险,我们也应当做一个这样的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是电影最后阶段反复播放的内容,出自愚公山。“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李教授因病去世,他的学生陆超将继续他的事业,他的无数学生都将投入到太行山的建设上来,这一一便是传承,也是一种信念的继承。李教授走了,但他留下的信念还在,他创造的事业还在,身为一个教师,他成为了学生们的一杆标杆。这是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值得骄傲的事,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以身作则,传承信念。李保国教授,是个很伟大,很无私,很平凡的人。他,是我们应当前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