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涉外金融统计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643397 上传时间:2017-04-28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涉外金融统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第三章-涉外金融统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三章-涉外金融统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三章-涉外金融统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三章-涉外金融统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涉外金融统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涉外金融统计(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 章 涉外金融统计 第一节 对外金融统计分析 第二 节 外汇市场统计与汇率风险 第一 节 对外金融统计分析 一、对外金融统计概述 二、国际收支统计 三、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 四、外汇收支统计 五、外汇信贷统计 六、外汇储备和外债统计 一、对外金融统计概述 (一)对外金融统计的概念 对外金融统计是国家对外金融关系中收支活动的全面记录,包括外汇收支数字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是研究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进行外汇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对外金融统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各种货币收支关系的往来作全面地描述和分析; 第二,以本国为核心,对与本国有关的各种外汇收支关系的数据进行搜集、整

2、理和分析研究。 对外金融统计具体内容包括: 国际收支统计 外汇收支统计 外汇信贷统计 利用外资统计 对外投资统计 我国的对外金融活动包括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间各项有形商品交易的外汇收支活动,各项劳务性的非贸易外汇收支活动,以及资金转移收支活动等等。 (二)对外金融统计的意义 首先,对外金融统计是研究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进行外汇管理的有效手段。 其次,对外金融统计指标可以促进我国对外金融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再次,对外金融统计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发展对外金融关系。 最后,对外金融统计有利于及时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动态。 (三)对外金融统计的任务 对外金融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

3、映我国的国际收支、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等情况,总结经验,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加快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所需要的数据的资料。 二、国际收支统计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payments,BOP)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经济体(通常指一国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支所记录的内容是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记载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以上给出的是国际收支的广义概念。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包括国际间商品、服务和资本的往来等外汇收支。 (二)国际收支统计 1.国际收支统计的概念

4、国际收支统计是指对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流动量,即发生额的统计。 它是全面观察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重要依据。 2.国际收支的意义 ( 1)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 2)全面地反映一国外部经济的均衡状况 ( 3)为一国制定货币金融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3.国际收支统计的内容 ( 1)经常账户( current account , CA)统计 经常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记录的账户,包括进出口的货物、输入输出的服务、对外应收及应付的收益,以及在无同等回报的情况下,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发生的经常转移。 它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项目,包

5、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子项目。 ( 2)资本与金融账户(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FA)统计 资本与金融账户是指资本项目下的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及其他所有引起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金融项目。 ( 3)储备资产( reserve assets) 储备资产是指货币当局掌握的可以随时动用一平衡国际收支和干预汇率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包括货币、存款和有价证券)和其他债权。 ( 4)错误与 遗漏 账户( error and omissions account) 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的是复式

6、记账法,所有账户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相等。事实上,由于不同账户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记录时间不同,以及一些人为因素,会造成结账时出现净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4.国际收支平衡表 ( 1)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 国际收支统计是通过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来进行的。 (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 P142 表 3-1 国际收支平衡表基本组成部分 P143 表 3-2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 (三)国际统计收支统计分析 1.一般意义上的分析 2.静态分析法 所谓静态分析法,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对反映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账面上的分析。 一般地,根据分析和关注的问题的不同,国际收支状况可以用不同的

7、项目差额来表示,这些差额主要有:贸易账户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和总差额。 P144 表 3-3 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3.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是指对某个国家若干连续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的方法。它是一种纵向的分析方法。 由于一国在某一时期的国际收支往往同以前的发展过程相联系,因此,国际收支的动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在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是,需要将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结合起来。 应追求国际收支的长期动态平衡。 P147 表 3-4 1990-1995年韩国国际收支状况 三、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 (一)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始于 1980年。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工作大

8、体经历了: 1.试编阶段 2.建立统计制度正式编制 1982年起正式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1984年进行修订。 3.建立申报制度 (二)我国现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 1.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范围 中国居民与非中国居民之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2.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框架 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实行交易主体申报制。 (三)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计量模型: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四、外汇收支统计 (一)外汇概念 1.外汇概念(包括动态意义和静态意义两种外汇) 动态意义上的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是指把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为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算国际间的债权债务的金

9、融活动。 静态意义上的外汇是指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和工具,或者说是用于国际汇兑活动的支付手段和工具。 通常所说的外汇就是静态意义上的外汇,它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2.外汇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外汇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 1)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 这是按照外汇的结算方式来加以划分的。 ( 2)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 这是按照外汇来源和用途来加以划分的。 ( 3)外汇额度和留成外汇 外汇额度是一种占有和使用自由外汇的权利,即外汇指标。 (二)外汇收支统计 1.外汇收支统计的概念 外汇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用对方可接受的货币必须同其他

10、国家立即结清的各种到期支付的款项。 它是以支付为基础的国际收支,是狭义的国家收支。 外汇收支统计与国际收支统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二者又有着重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统计范围、统计时间和统计方法上。 2.我国外汇收支统计制度的历史沿革 外汇收支统计是一国为全面了解一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平衡状况而设立的一种统计制度。 随着我国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外汇收支制度在我国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501978年 第二阶段: 19791993年 第三阶段: 1994年至今 3.结售汇统计 ( 1)结售汇的概念 结汇是指外汇收入所有者将其外汇收入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银行按一定汇率付给等值本币

11、的行为。 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用汇单位和个人,并按一定的汇率收取等值本币的行为。 结汇收入与售汇支出扎差后的余额称为结售汇差额。结汇收入大于售汇支出,为顺差;反之,为逆差。 ( 2)我国的银行结售汇制度 ( 3)结售汇统计的内容 结 售 汇统计包括结汇收入和售汇支出两部分。 结汇收入包括: 贸易收入 非贸易收入 资本收入 其他收入 售汇支出又包括 : 贸易支出 非贸易支出 其他支出 五、外汇信贷统计 外汇信贷是以外币为计量单位的一种银行贷款行为。它是国际间资金分配的一种形式。 我国银行开展的主要外汇信贷业务种类有: 短期外汇贷款 中长期外汇贷款 进出口押汇 贸易融资授信 境外筹资转贷

12、款 外汇担保 商人银行业务 (一)外汇信贷业务统计项目 外汇信贷业务统计是根据国家外汇信贷计划的要求,综合反映计划期内外汇资产负债的规模与投资。 1.外汇信贷资金来源 2.外汇信贷资金运用 P157 表 3-7 2003年我国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 (二)外汇信贷统计的指标 通过设立一定的外汇信贷统计指标,衡量外汇贷款的资金使用效果。 外汇信贷统计的主要指标有: 1.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贷款构成指标 2.贷款期限考核指标 3.出口创汇比重 4.外汇周转次数 5.外汇贷款创汇率 6.预期贷款率 7.百美元外汇贷款创汇率 六、外汇储备和外债统计 (一)外汇储备统计 外汇储备( foreign res

13、erves)是指政府持有的外币资产,作为投资,以及在有需要时用作进行金融交易,以支持当地货币的外汇。 外汇基金实行会计报表制度。 P159 表 3-8 中国香港外汇基金资产负债表摘要 (二)外汇储备的总量及增量统计 各个国家或地区对外汇储备总量和发展趋势都很重视,因此这一方面的统计有重要意义。 P160 表 3-9是中国 20052009年的各月外汇储备数据。可利用这些数据对中国的外汇储备进行时间序列等统计分析。 (三)外债统计 1.外债的定义 根据 1987年 8月 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 外债统计监测暂行规定 和 2001年中国外债口径调整有关内容,中国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

14、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包括境内外资、合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内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全部债务。 2.债务的类型 按照债务类型对中国的外债进行分类,具体分为 11种类型( P160) 。 第二节 外汇市场统计与汇率风险 一、外汇市场概述 二、外汇市场与汇率 三、汇率决定与指数 四、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指数描述 五、利率平价理论的指数描述 六、费雪方程及汇率决定理论 七、外汇市场投资策略分析 一、外汇市场 概述 1.外汇市场的概念 外汇市场( foreign exchange market)是以外汇银行为中心,由外汇需求者、外汇供给者或买卖中

15、间机构组成的外汇买卖的场所或交易网络,是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 国际间的一切经济往来都伴随着货币清偿和支付,而要实现国际清偿和货币支付,就要进行国际间的货币兑换或外币买卖活动。 2.外汇市场的类型 从外汇交易组织形态划分: 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从交易主体的居民身份划分: 国内外汇市场和国际外汇市场 从交易的范围划分: 外汇批发市场和外汇零售市场; 从外汇交易的种类划分:即期外汇市场、远期外汇市场、外汇期货市场和外汇期权市场 3.外汇市场的特征: 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国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其中,外汇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市场。 其主要特征有: 外汇市场是无形的市场 外汇市场是 24小时不断运行的市场 庞大的交易量 外汇市场是公开、透明的市场 零和游戏 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 4.外汇市场的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