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412941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命题:隆政初中初二语文备课组)一、基础知识(24 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横线上。 (4 分)读他(刘墉)的文章,犹如和一位因历尽无限风光而变得平和谦(xn)的兄长促膝交谈,(lng)听他的话语,真的有如坐春风的感觉。但愿,这春风,能吹得我们的心田百花盛开, (ch)紫嫣红,结出晶莹(t) 透、饱满充实的心灵硕果。2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社区管委会向居民们发出了垃圾分类投放的倡议。B “五一”节期间,县委和政府举行了 “最美家乡人”的颁奖仪式活动。C无论安倍政府如何狡辩,也不能歪曲钓鱼岛属于中国人民的

2、铁的事实。D当代中学生要努力实践并深入学习 “八礼四仪”的条文,争做文明公民。3语文综合性学习(8 分)经校刊编辑部研究决定,校刊第三期主题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假如让你负责这一期校刊,请你完成下列工作:(1)有一栏准备介绍校友的先进事迹,请你给这个栏目拟一个生动的名称。(2 分)(2)校刊有固定栏目“本期热点讨论”。这一期你准备围绕什么话题展开讨论? (2 分)(3)前两期校刊在文字校对上都存在疏漏,就这个问题你怎样得体地向校刊提出建议?(3 分)(4)在这一期“我主办校刊”的实践之后,你有哪些收获? 写出两点。(2 分) 4默写(8 分) 。(1) 临风一唳思何事? 。(2) 斯是

3、陋室, 。(3) 抽刀断水水更流, 。(4) ,小桥流水人家。(5) 浊酒一杯家万里, 。(6) 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 。(7)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二、阅读(46 分)(一)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4 分)清平乐 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25前人在评价“连云松竹”时说“景中寓情” ,请你说说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分)答: 。6下片写儿童偷梨枣的情景, “莫遣”和“闲看”表现词人对此怎样的态度?反映词人怎样的心态?(3 分)答: 。(二)文言

4、文阅读(13 分)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

5、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7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2 分) 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从本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10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第段的结构形式是 ;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是 。(4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114 题。 (14 分)田岸豆袁晓赫井冈山老表把农田的田埂称为“田岸” ,在“田岸”上种的豆子称为“田岸豆” 。每当早稻秧退黄转青之后,正是种田岸豆的时候。种田岸豆要先育豆秧,育

6、豆秧要选出饱满的种豆,浸泡半工后,豆子便脱去了外衣,露出一个个圆鼓鼓的豆胚。然后,整出一块地,整平整细,将种豆均匀地撒在泥面上,再在豆面上撒一层薄薄的细土,盖上薄膜,周围用泥封住。三天后,豆子发芽把薄膜高高顶起,这时掀开薄膜,让种豆见“日头” 。又过三天,豆芽分开两瓣,从中间长出几片肥嫩的绿叶来,就可以移栽到田岸上了。记得栽田岸豆时,两人一组,我和老表各挑着用灰搅捏成团的“肥料泥” ,提着一筢箕豆秧,到大田后,老表用锄头沿着田岸砸出大小均匀间距适当的小窝,我在每个小窝里放一小撮搅好的“肥料泥” ,再放好两株豆苗,然后一手扶豆苗一手从水田中捧稀泥糊到豆根上,泥太硬不行太烂也不行,能和田岸土粘到一

7、块就行。田岸栽豆,不是在所有的田岸上栽豆,那样好是好,但人吃不消,主要挑靠村庄近的田岸栽一些,就是如此, “小数怕大算” ,如果把所有田岸豆株加起来,换算一下,整个生产队起码栽有七八亩面3积了。豆苗蹿得快,栽下不消十来工,田埂上就“垒”起了一道道浓浓的豆叶墙, “保卫”着绿油油的禾苗,一垄垄的山田更显得生机勃勃。从豆子栽下到豆子成熟的几个月中,再施一次肥更好。因为栽下时那点灰肥营养已被吸收得差不多了,许多长出的须根暴露在外,补充肥料,能使豆株结豆时长势更良好。据说,关北(包括小通)田岸种豆,历史悠久,有说是清乾隆年间,有说更早。它的好处是既节省土地又能保证豆株的水分供给,供给的源头就是水田。新

8、豆长出来时,不时可拔上几株回家尝尝鲜,那毛豆炒青椒、毛豆炒泥鳅等家常菜,可是城里人想吃都吃不到的菜肴。田岸豆成熟的季节也正是稻谷收割之时。将田岸豆连根拔起,抖去土,摘去叶,一小把一小把绑牢晾晒。十工半月后,找个“日头”最大的日子,把豆荚搬到晒谷席上曝一天,让豆壳自然裂开,黄澄澄的大豆圆鼓鼓的,可爱极了。还没爆出的再棒打手捏, 最后用竹筛筛过一遍,那田岸豆成了一箩箩黄澄澄的黄豆了。11根据文章相关内容,给“田岸豆”下一个定义。 (4 分)12分点概括种植“田岸豆”育秧的过程。 (4 分) 13画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何种说明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 分)14如果用一个成语概括种植“田岸豆”的好处,

9、这个成语可以是 。 (2 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9 题(15 分)爱不是厮守终于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有了一所栖居的房子时,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将在山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的母亲接来同住。我一直以为母亲会与我一样爱上这个城市的繁华与热闹。但一个星期后,我便发现,母亲的水土不服,竟是如此严重。她不仅无法习惯坐式的马桶、狭小的房间、窗外的喧哗、汽车的鸣笛,更因为找不到可以聊天的同伴而日日憋闷。有几次,她听到楼上的吵架声,竟开门就要去给人家劝架,我好说歹说,才让她明白,在城市里,大家是不喜欢别人关心自己的隐私的,况且,彼此之间都一无所知,也太过于冒昧。母亲是过了许久,才原谅了我见到对门,连招呼

10、也不打的“无礼”举止。我和辰每日上班,无法陪着母亲,怕她寂寞,我便买来大堆她喜欢听的黄梅戏碟片,教给她放了听。晚上下班回来问她,她总是说很好听,便忙着做饭洗衣了。我关起门来备课,开了电视让母亲看,却是每次推门看时,都瞥见她在精彩的韩剧里,倚在沙发上,打起了轻微的鼾声。我走过去,将她摇醒,她便歉疚地笑笑说,电视挺好的,只是有点累了,我还是先睡吧。扶她回房,关上门的那一刻,无意中瞥见空荡寂寞的客厅,这才意识到,母亲刚才是撒了谎了。60 岁的她,对热播的韩剧,或许根本就看不明白。就像她说好看的碟片,都崭新地放在抽屉里,连封都没有拆;因为我教了她那么多次 DVD 机的用法,她始终是学过即忘。这些对我们

11、寻常的东西,于几乎不识字的母亲,或许不亚于那无法解读的天书。我开始尽量地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母亲,但母亲却是对我的这种“慷慨”有些不适。她几次劝我不4必陪她,又拿出终于可以认识广场到家的路来炫耀。我犹豫之下,将买菜的“大权”放手给了母亲。前几次,她按部就班地原路返回,并没有出什么差错,但没过一个星期,她为了买我爱吃的鲤鱼,在农贸市场里兴致勃勃地多转了几圈,便迷了路。最后,是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好心地将她送回来。她假装只是小事一桩,但我还是从工作人员的口中听说,她在人声嘈杂的市场一角,已经急得落了许久的眼泪。我坚持不再让母亲出去买菜,她勉强同意了,但却趁我不在家的时候,又出去“练习” ,结果又出现两次

12、“失踪事件” 。我终于在有一天,母亲试探性地谈起家乡的老邻居时,笑着对她说,妈,如果您真的想他们了,不妨回家吧。母亲吃惊地抬头看我,随即便欣喜说道:“真是很想念这些老邻居呢,上次他们打电话来,听见隔壁你范婶的大嗓门,我就想起两个人从日出唠到日落的那些旧事来了;还有你陈叔,听说又添了个孙子,老头子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呢!哎呀,怎么感觉像是很多年没见了呢,真是想得心都慌”我在母亲的满面红光里,想起她离开时的不舍和一个人独处时的失魂落魄,终于明白,原来有时候,孝心,并不是时刻与父母厮守在一起,给他们自己的生活,一定的空间,亦是爱的另一种自由的表达。 15联系上下文,品味句子中划线词语,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

13、析其表达作用。 (3 分)每次推门看时,都瞥见她在精彩的韩剧里,倚在沙发上,打起了轻微的鼾声。16我和辰每日要上班,怕母亲寂寞,为此“我”做了哪些努力?(3 分)17母亲迷路后“急得落了许久的眼泪” ,被工作人员送回家时,却“假装只是小事一桩” ,母亲为何要这样“假装”?文章还有哪两处也写了母亲的类似行为?概括出来。 (3 分)18阅读第段,说说此处为何要详细描写母亲讲述老邻居时的情形?(3 分) 19阅读链接材料,联系原文,针对“为人子女,该如何尽孝”提两条具体的建议。 (3 分)【材料一】从我们出生开始,父母的关心和行动永远都不停歇,喂奶换尿布不知疲倦,生病时不眠不休照料可是,你有没有发现

14、,随着岁月流转,他们也在渐渐老去,需要关心与帮助。可是现代生活的忙忙碌碌,使得子女们能够奉献给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材料二】调查数据显示,总体看来,子女更倾向于认为“物质型”礼物是送给父母的贴心礼物,如有 26.7的受访者认为送“钱”最贴心,认为“好吃好喝的”的和“穿戴衣服”是最贴心礼物的也有 15.6%和13.8%。而父母则更加认同“ 精神性”的礼物是子女最贴心的礼物:33.9% 的父母认为“子女学有所成生活幸福”是最贴心的礼物,14.1% 的父母甚至认为“子女能够陪伴自己,能够陪自己聊聊天”就是最贴心的礼物。三、写作(30 分,含书写 3 分)20请以“ 的心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作文。要求:(1)将文题补充完整后再写作;(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4)书写要工整,不出现错别字和病句,否则将被扣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