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外科补液(附图)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6412703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的外科补液(附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全的外科补液(附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全的外科补液(附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全的外科补液(附图)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全的外科补液(附图)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全的外科补液(附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的外科补液(附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全的外科补液(附图)补 液(一)水的代谢人体内的体液通过四种途径排出体外。1、肾排尿:一般每日尿量约 10001500mL。每日尿量至少为 50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物 3540g,每 15 mL 尿能排出 1g 固体废物。2、皮肤的蒸发和出汗:每日从皮肤蒸发的水份约 500mL。这种蒸发的水份是比较恒定的,并不因为体内缺水而减少。如有出汗,则从皮肤丢失的水份更多,如有发热,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份将增加 100mL。3、肺呼出水份:正常人每日从呼气中丧失水份约 400mL。这种水份的丧失也是恒定的,也不因体内缺水而减少。4、消化道排水: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 8200mL,其中

2、绝大部分重吸收,只有 100mL 左右从粪排出;胃液为酸性,其余为碱性;胃液内钾为血浆中的 35 倍。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水份总量约 20002500mL。其中皮肤蒸发(出汗除外)、肺呼出的水一般是看不到的,叫不显性失水。正常人摄人的水份与排出的水份是相等的,人体每日排出的水量就是需要的水量,约20002500mL。这些水份主要来自饮水 10001500mL 和摄入的固态或半固态食物所含的水份。体内氧化过程生成的水份(内生水) 约 200400mL。一个不能进食的成人如果没有水的额外丢失,减去内生水,2000mL 就是最低生理需要量。(二)电解质1、钠离子(Na+) :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

3、,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肾对钠的排泄是多钠多排,少钠少排,没钠不排。正常成人每日排出钠约 4.56g,正常需要量也为 4.56g。2、钾离子(K+):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钾对神经-肌肉应激性和心肌张力与兴奋性有显著作用。细胞合成糖原和蛋白质时,钾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细胞分解糖原和蛋白质时,钾由细胞内移出细胞外。肾一直保持排钾状态,虽然在体内钾的含量少时,排泄也减少,但是有限的,每日的排泄钾的量基本接近。正常成人每日排出钾约 35g,正常需要量也是此数值。3、氯离子(Cl-):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4、碳酸氢根离子(HCO3-):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在细胞外液中的两种主要阴离子,Cl-和 HC

4、O3-,常常发生相互代偿作用,如:因大量呕吐丢失 Cl-时,HCO3- 浓度升高,引起低氯性碱中毒;反之,因大量输入盐水导致 Cl-增多时,HCO3-浓度减低,引起高氯性酸中毒。结合前面所说的水的需要量,每日必须补充的液体,不能进食的成人每日需补充生理盐水500mL,10% 氯化钾 2030mL,其它液体都可以用葡萄糖补足液体总量,即需 5%或 10%葡萄糖 1500mL。葡萄糖代谢后产生热量,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则从呼吸道呼出,因此可以把葡萄糖液的量按水来计算。推荐连接 http:/ ;(三)渗透压正常血浆渗透压为 300mosm/L,渗透压的平衡对维持体内体液容量起决定作用。正常渗透

5、压平衡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 抗利尿激素系统调节渗透压。渗透压增高时,经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渗透压回降,反之亦然。肾素-醛固酮系统恢复血容量。血容量降低时,通过肾素-醛固酮系统,使醛固酮分泌增多,肾对水、钠回收增加,尿量减少,血容量增多,反之亦然。(四)酸碱平衡正常血液 pH 为 7.357.45。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途径是:血液缓冲系统:最重要的缓冲对是 HCO3-/H2CO3 二者之比为 20/1;体内产酸多时,由 HCO3-中和;产碱多时,由H2CO3 中和。肺调节:通过增减 CO2 排出量来调节血中的 H2CO

6、3 浓度。当 H2CO3 浓度增高时,呼吸加深加快,加速 CO2 排出;反之亦然。肾调节:肾有强大的排酸能力,具体途径是:a 主要靠 H+与 Na+的交换,和 NaHCO3 的重吸收;b 分泌 HN4+以带出H+;c 直接排出 H2SO4 和 HCl 等。体液失衡(一)脱水1、高渗性脱水:因进水量不足(如长期禁食) 、排汗量过多 (如高热)造成。由于失水大于丢钠,使细胞外液呈现高渗状态,导致细胞内脱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临床表现主要是缺水,可将其分成 3 度:轻度:明显口渴,失水占体重的 2%4%;中度:严重口渴,乏力,尿少,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凹陷,烦躁,失水占体重的 4%6%;重

7、度:中度症状加重,高热,昏迷,抽搐,失水占体重的 6%以上。高渗性脱水血钠大于 150mmol/L,治疗以补水( 5%葡萄糖)为主。2、低渗性脱水:因急性失水后,只补水而忽略补盐;或反复呕吐造成。由于失钠大于丢水,使细胞外液呈现低渗状态。早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血容量不足;后期醛固酮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临床表现主要是缺钠,可将其分成三度:轻度:无口渴,乏力,头晕,尿量不减,失盐约为 0.5g/kg;中度:皮肤弹性减低,恶心,呕吐,脉搏细弱,血压偏低,尿量减少,失盐约为 0.50.75g/kg;重度:除上述症状外,出现休克,失盐约为 0.751.25g/kg。低渗性脱水轻度血钠小于 1

8、35mmol/L,中度血钠小于 130mmol/L,重度血钠小于 120mmol/L。治疗先补等渗盐水,严重病例应补高渗盐水。3、等渗性脱水:外科最常见的脱水,因急性体液丢失(如大面积烧伤、肠梗阻、腹膜炎等)引起。丢失的水与钠的比例相当,以细胞外液丢失为主,如补液不及时,可以转变为高渗性脱水;如补水不补盐,可以转变为低渗性脱水。临床表现为血容量不足,可将其分为 3 度:轻度:口渴,尿少,乏力,失水约占体重的 2%4%;中度:口唇干燥,脱水征阳性,脉搏细速,血压偏低,失水约占体重的 4%6%;重度:上述症状加重,出现休克,失水约占体重的 6%以上。等渗性脱水血钠在正常范围。治疗以补充平衡盐液为主

9、。(二)低血钾血清钾低于 3.5mmol/L 为低血钾。引起低血钾的常见原因是:长期禁食造成钾摄入不足;呕吐、腹泻造成钾丢失过多;碱中度导致细胞外钾内移和长期应用利尿剂引起钾排出过多。低血钾的临床表现:中枢及周围神经兴奋性减低症状:乏力,嗜睡,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循环系统症状:心律失常,心电图变化(T 波低平或倒置,出现 u 波)。 低血钾的治疗:先要治疗原发病因,再及时补钾。补钾时注意,能口服者不静脉给药,见尿补钾。静脉给药时浓度不可过高,速度不可过快,剂量不可过大。(三)高血钾血清钾高于 5.5mmol/L 为高血钾。引起高血钾的常见原因是:钾摄入过多,

10、钾排出减少,体内钾分布异常(如挤压伤,溶血反应等引起细胞内钾移到细胞外)。高血钾的临床表现:四肢乏力,重者软瘫;皮肤苍白,感觉异常;心律失常,心跳缓慢,血压偏低等。高血钾的治疗:先要停止一切钾的进入;其次应及时降钾(碱化血液,输入葡萄糖胰岛素);排钾(透析或应用离子交换树脂);抗钾(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四)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外科最常见。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是:体内产酸过多(如休克,发热等);碱丢失过多(如肠梗阻,腹泻,肠瘘等);肾排酸障碍。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呼吸加深加快,呼出气体带有烂苹果味;精神萎靡,头晕,嗜睡;心跳加快,血压偏低;化验检查:pH 小于 7.35,HCO

11、3- 下降,尿呈酸性。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处理原发病,消除引起酸中毒的原因;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可以通过补液而自行缓解;重度代谢性酸中毒需用碱性溶液纠正,临床常用的是 5%碳酸氢钠,给药剂量计算公式为:5%碳酸氢钠(mL )=(24-血测得 HCO3-值)体重(kg)0.7,一般先给计算量的 1/2,避免补酸过度。(五)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的常见原因是:幽门梗阻,高位肠梗阻,长期胃肠减压等造成酸丢失过多,导致体内 HCO3-过多。代谢性碱中毒常常伴有低血钾,低血钙和低血氯。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呼吸变慢变浅;头晕,嗜睡;心律失常,血压偏低;手足抽搐。代谢性碱中毒的治疗:处理原发病,消除引起碱

12、中毒的原因;轻度代谢性碱中毒可以通过补等渗盐水而自行缓解;重度代谢性碱中毒需用碱性药物纠正,能口服者可以口服氯化胺,不宜口服者静脉用稀盐酸。出现手足抽搐时,用 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补液(一)制定补液计划1、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结果来制定补液计划。补液计划应包括三个内容:估计病人入院前可能丢失水的累积量;估计病人昨日丢失的液体量,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肠瘘等丧失的液体量;高热散失的液体量(体温每升高 1,每千克体重应补 35mL 液体) ;气管切开呼气散失的液体量;大汗丢失的液体量等;每日正常生理需要液体量,以 2000mL 计算。2、补什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晶体液(电解

13、质) 常用:葡萄糖盐水、等渗盐水、平衡盐溶液等;胶体液常用:血、血浆、右旋糖酐等;补充热量常用:10%葡萄糖盐水;碱性液体常用:5%碳酸氢钠或 11.2%乳酸钠,用以纠正酸中毒。3、怎么补?具体补液方法:补液程序:先扩容,后调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扩容时,先用晶体后用胶体;补液速度:先快后慢。通常每分钟 60 滴,相当于每小时 250ml。注意:心、脑、肾功能障碍者补液应慢,补钾时速度应慢;抢救休克时速度应快,应用甘露醇脱水时速度要快。(二)补液原则1、补充液体的顺序:先盐后糖,见尿补钾。体液丢失的主要是胃肠液、血浆或血,这些液体都是等渗的。为了恢复血容量,就应当用等渗的液体来补充。葡萄糖液体虽

14、然也是等渗的甚至是高渗的(如 10%葡萄糖),但输人后很快代谢掉而变为水和二氧化碳,达不到恢复血容量的目的。脱水的病人的钾的总量是不足的,但在缺水的情况下,血液浓缩,病人的血钾不一定低,再额外补钾就可能使血钾升高,引致高钾血症。只有尿量达到每小时 40 毫升以上时(1000ml/天),钾的补充才是安全的。2、酸碱的调整:除幽门梗阻以外,几乎所有的脱水都伴有程度不等的酸中毒,常用 5%碳酸氢钠来纠正。对于中度以上的脱水通常采用每输入 800 毫升生理盐水,输入 5%碳酸氢钠 100 毫升。3、先快后慢:特别是治疗重度脱水的病人,先快后慢尤其重要。即先快速输入盐水使血压回升至正常,尔后再根据情况减

15、慢输液速度。4、量入为出:病人在就诊前的失水量是根据病人的脱水表现来估计的,不很准确。就诊后的失水量应该准确测量并记录下来。以后的继续失水量就应该按记录的失水量损失多少,补充多少。(三)安全补液的监护指标1、中心静脉压(CVP):正常为 510cm 水柱。CVP 和血压同时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应加快补液;CVP 增高,血压降低表示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补液并给强心药;CVP 正常,血压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应做补液试验。(10min 内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50mL,若血压升高,CVP 不变,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 CVP 升高,为心功能不全。)2、颈静脉充盈程度:平卧时颈静脉充盈

16、不明显,表示血容量不足;若充盈明显甚呈怒张状态,表示心功能不全或补液过多。3、脉搏:补液后脉搏逐渐恢复正常,表示补液适当;若变快变弱,预示病情加重或发生心功能不全。4、尿量:尿量正常(每小时 50mL 以上,1200ml/天)表示补液适当。5、其他:观察脱水状态有无缓解,有无肺水肿发生,有无心功能不全表现等。围术期液体需要量对围术期液体需要量的估计,应当从两个方面考虑:维持性液体治疗需要量和补偿性液体治疗需要量。1.维持性液体治疗指病人术前因进食障碍或禁食而导致的液体丢失,包括隐性失水和显性失水两部分。隐性失水是通过皮肤蒸发和呼吸丢失的水分,机体能量消耗的 25用于隐性失水的散失,每 1kcal 能量消耗可引起 0.5m1 水分丢失。机体每日能量消耗的估计有两种方法:以体重为单位计算方式: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