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动产登记法上的善意购买人与优先权规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411243 上传时间:2017-09-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不动产登记法上的善意购买人与优先权规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美国不动产登记法上的善意购买人与优先权规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美国不动产登记法上的善意购买人与优先权规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美国不动产登记法上的善意购买人与优先权规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美国不动产登记法上的善意购买人与优先权规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不动产登记法上的善意购买人与优先权规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不动产登记法上的善意购买人与优先权规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美国不动产登记法上的善意购买人与优先权规则陈永强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关键词: 不动产/善意购买人/优先权/登记内容提要: 美国法上,登记不是所有权移转的要件,但登记法确立了优先权规则,提供了保护交易安全的基本原理。优先权规则在于解决自同一出让人处获得转让书的二个接续的受让人之间的权利优先性问题。如果次购买人是善意的、支付价值的、不知先前未登记权利的购买人,那么他将受到登记法的保护,其取得的权利可以对抗第一购买人。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物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权立法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动产物权变动涉及静态所有权人的利益保

2、护和动态交易安全的保护,而登记制度是对交易安全提供保护的一项制度基础。不动产买卖中,什么样的交易第三人受登记法的保护,是物权立法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各国的不动产法均设有保护交易第三人的一般法律规则。美国的不动产登记体系极端多元化,各州都有自己的登记法,而且几乎没有二个州的登记法是完全相同的。总体上,美国存在两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套不动产登记体系:一是公共图书馆型的不动产登记系统(recording systems),这种登记体系旨在将所有的不动产转让文件归档,并向当事人提供查询和检索,登记并不决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结论由当事人自己做出判

3、断。这一体系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竞赛型登记法(race act);2、通知型登记法(notice act);3、通知竞赛型登记法(noticerace act)。全美国各州都采纳了这三种类型中的一种登记法。另一种登记系统是托伦斯登记体系(registration or Torrens systems),该制度是由澳洲的托伦斯爵士(Sir Robert Torrens)所创,托伦斯将船舶登记的原则应用于土地转让的登记,创设了新型的土地登记制度。1858 年,南澳洲政府采纳了托伦斯登记制度,其后几十年,新西兰、伦敦、爱尔兰、加拿大西部等地均采用了这一制度。 1该登记制度并不需要登记转让的每一份

4、文件,而是由政府颁发一个土地所有权证书。托伦斯登记在美国是一种可由当事人选择的替代性方法,并经历了一个兴起和衰落的过程,目前在美国仅有 5 个州还保留这一制度,而且并不是整个州都适用。 2本文仅讨论公共图书馆型不动产登记体系下的保护第三人的基本规则和原理。一、引论:比较法视野下保护交易第三人的基本原理在保护交易第三人的基本原理上,德国法所确立的规则是物权行为无因性原理以及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一方面,在动态交易领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域,第三人物权的取得不因作为原因行为的买卖合同的无效而受影响,物权取得人也可以转让完全的物权给第三人,第三人也可

5、以放心的取得物权而不必检索其前手交易是否具有瑕疵。同时,物权变动又以物权公示为必要,非经登记不动产物权变动不生效力。德国法上的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遵循物权公示原则,德国民法典第 873条第 1 款规定了物权变动的双重要件,即不动产登记+物权合意。德国法登记制度的一个重大特点是登记具有创设效力或称移转效力(bertragungswirkung)。另一方面,经公示的物权,第三人可以善意的信赖,并由此取得物权。是否善意的判断标准基本上是依据权利的外观而做出判定。 3由于交易安全已经由物权行为无因性原理来保护,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在德国法上的意义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著名物权法学者鲍尔认为:“自身就

6、有疑问的善意与否之区分标准,在无因性原则之下,也就丧失其重要作用。” 4在此,德国的立法更为注重权利变动的形式要件以及交易安全的维护。在日本法,其物权制度也采行物权公示原则和公信原则,但与德国法不同,日本法的物权变动规则仅依当事人的意思即可发生效力,物权公示仅仅是对抗第三人的要件。“日本民法对于未经公示的物权变动也是承认的,但在它进行相应的公示之前,第三人可以把它作为未发生物权变动来对待。” 5因而,物权公示并不是物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权变动的决定性要件,德国法所称的物权公示原则侧重于物权变动的动态性展示,日本法所称的物权公示则是更为强调是

7、物权静态意义上的公示。这种并不决定物权变动效力的公示制度,同样也是“现代市民社会为保证物权交易的安全而建立起来的。” 6对于公信原则,日本民法通说认为在不动产交易领域是不采公信的原则,而在动产交易方面则是采用了公信原则的。 7但也多有学者认为,日本民法实际上是承认登记具有相对的公信力。 8在受保护的第三人的范围上则是排除了“背信的恶意者”。 9美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是契书登记制,交易第三人的权利取得依据的是优先权规则。但交易第三人必须是善意的,而善意的一个重要判定基准是对先前的权利人的交易或权利是否知情, 10知情即意味着恶意,恶意则不能取得所有权。美国不动产登记法最主要的功能是为接续的二个受让

8、人确定优先权规则。登记法并不调整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权利移转问题,受让人依交付转让书(deed)的方式取得不动产所有权,而不必进行登记。登记在当事人内部关系上不具有决定性意义。不动产交易的当事人一方面通过登记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也为后来的购买人提供检查并确知是否存在比自己更早的交易的信息以便决定是否进行交易。登记法上的优先权规则旨在解决连续的两个购买人自同一出让人处取得土地的相关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权利时谁的权利为优先的问题。在此,美国法采用的是登记对抗主义的权利变动模式。二、美国不动产登记法所保护的善意购买人在美国财产法中,一般而言

9、,不动产登记法保护的是支付价值的善意购买人,或是信赖出让人有权力转让财产权益而做出诚信投资的人。登记法将这些人指称为“购买人”,但法院所界定的“购买人”即指善意购买人,或一个为他的财产权益支付价值而又不知道先前的权利主张的人。 11“衡平权益拘束世人,除了衡平法的钟爱者(Equitys Darling)”。 12所谓衡平法的钟爱者,即是指为购买法定地产权(legal estate)而支付价值的不知情的善意购买人。善意购买人概念是衡平法所创设的理论,在英美财产法中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但是次购买人取得优先权的基本要件,而且也是任何购买人想要取得无负担土地权益的基础。(一)支付价值的善意购买人

10、首先,善意(bona fide),是指诚信地行为(act in good faith)。13对于诚信一词的解释,Wilberforce 爵士指出:为了影响附有衡平权益的法定地产权的支付价值的购买人,横平系于良心之上,复合式的表达是用来概括衡平应做和不应做的情形。诚信一词与知情状态有关,这一般来说是正确的,换句话说,衡平不仅要求不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而且是坦诚并诚实的(genuine and honest)不知。但是,如果说将诚信仅仅看作是与知情的事实相联,或者说当知情由成文法规定以后,诚信的要求就已经被废除了,那么这一看法便是错误的。衡

11、平法仍保留着对购买人良心的权力。 14因而,诚信和知情并不完全等同,不知是诚信的一个要件,除此之外,诚信还要求对购买人的良心进行拷问。其次,支付价值的购买人(purchaser for value)。购买人必须是支付价值的购买人,因为购买人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取得财产,如赠与、信托、遗嘱等。但是衡平法并不为“无偿者”提供救助,因为无偿让与没有衡平法上的约因,因而购买人必须支付价值。“价值(value)”或约因(consideration),其衡平法的意义不同于普通法。衡平法上的价值包括“金钱、金钱相当的东西(如其他土地、股票、股份)、以及婚姻”。 15价值不必是充足的、全部的价值。结婚则必须是一

12、个将来的婚姻的允诺,过去婚姻所作的允诺不被视为支付价值。支付有价值的约因的要求使得受赠人、受遗赠人及继承人被排除在支付价值的购买人之外。然而,在受赠人和购买人之间做出区分却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标准的转让书形式经常是以“受让人已经支付 10 美元及其有价值的约因”来叙述,这种形式也常常用于赠与。但这种名义上的约因并不足以使购买人成为善意购买人。尽管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约因不必是全部的市场价值,但必须是实质性的。“有价值的约因”这种转让书的叙述产生了一项购买人是善意的推定,这一推定的意义在于支付价值的举证责任由善意购买人转移到了由未登记权益的持

13、有人来负担。 16第三,购买人(purchaser)并不局限于购买完全所有权的人,英美法上的购买人是广义的,诸如抵押权人、承租人及其他支付有价值的约因而取得财产权益的人都是购买人。 17但购买人不包括:1)一般债权人;2)行使扣押权债权人;3)判决胜诉债权人;4)技工留职权人;5)未决案件的权利主张人;6)继承人;7)受遗赠人;8)受赠人;9)债权人利益的受让人;10)为满足以前的债务而揭示转让书的人。 18第四,购买人所购买的必须是法定地产权,而不是纯粹的衡平法权益。如果购买人仅仅是购买衡平法上的权益,那么他的衡平权益和前购买人的衡平权益之间的冲突将按照“时间优先、权利优先”规则决断,通常第

14、一个取得衡平权益的人,其权利优先。(二)善意的时间判断购买人必须在什么时间是善意的?假如说购买人一手付钱一手接受转让书,转让和付钱即时结清,那么购买人在取得转让书之时不知情就可以了。但是由于土地买卖很少能够一步到位,相反,它总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要历经一个过程,或许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买卖的订立和买卖的交割之间总存在一个时间间隙。如果购买人在这段时间之内知道了先前的权利,那么他还是善意的购买人吗?由于主张自己是“善意的”人对先前权利的不知情是判断善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而知情的时间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善意的判断。1、必须已经做出实质性支付传

15、统原则认为,购买人在事实上支付对价之前不是一个善意购买人,这意味着一个有约束力的允诺尽管是一个一般合同法意义上的约因,但仍不足以使购买人成为善意。 19几乎所有的法院都认为购买人必须在知道先前权利之前已经做出实质性的支付,相反,他是否已经取得转让书或已经登记的事实并不足够。 20比如,购买人在 4 月 1 日取得转让书,4 月 15 日登记转让书,6 月 1 日知道先前的转让,6 月 15 日支付价款。购买人将不受登记法的保护,因为他在知道先前权利后有机会拒绝支付价款。相反,大多数法院认为购买人在知道先前转让之前,如果已经全部支付或做出实质性支付,那就足够了,而不论他有没有取得转让书或是否已经

16、登记。2、分期付款买卖合同中的善意判定在长期的分期付款土地买卖合同中,第二个购买人已经支付了部分价款,但在没有支付完时却知道了先前的权利,这时会产生很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大问题。法院的判决将部分的取决于分期付款购买人是实际知情还是调查知情,抑或仅仅是推定知情。 21(1)仅仅是推定知情大多数判例认为次购买人在支付部分价款后如果仅仅是对先前转让的推定知情,那么这一推定知情算不上是有效的知情,因而购买人受登记法的保护,他可以继续支付余款。例如,O 将土地转让给 A,A 未登记;O 按分期付款买卖合同又将土地转让给 B,每月一付,15 年付完。在 B 支付了6 个月价款后,A 登记了转让书,B 并不知道这一事实,B 又连续支付了 6 年。现 A 提起诉讼。大多数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