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增产与推广工作方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4097641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增产与推广工作方案 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粮食增产与推广工作方案 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粮食增产与推广工作方案 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粮食增产与推广工作方案 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粮食增产与推广工作方案 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食增产与推广工作方案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增产与推广工作方案 (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粮食增产与推广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耕地产出能力,集成组装组装粮食“五新”,提升科技增产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主体经营能力,使产能区亩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公斤。 二、目标任务 根据县农业局的安排布置,选择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的产高稳产田。建立2片粮食产能区,面积1300亩,。产能区目标产量亩产达510公斤。 三、实施内容 1、主推品种 产能区选择高产优质品种,如深两优5814、中浙优8号、Y两优1号、甬优9号、丰两优4号、天优3301等等。要求各产能区内品种统一在2个以内。 2、主推技术 采用集中育秧、全面开展机插秧。 集中育秧做

2、到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在产能区余元等地分别建立6个1亩以上机插集中育秧点。机插露天集中育秧,防虫覆盖率达100%,机插面积达1300亩。 合理密植,科学管水、适时烤田。 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 组织镇“五新”病虫专业合作社全程承包产能区面积1300亩,并组织产能区种植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自购机联合统防统治。确保产能区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推广测土配方肥技术和秸杆还田技术。 积极指导科学施肥,推广使用配方肥。如撒可富等水稻专用肥。要求产能区100%施用配方肥。同时结合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开展工作,推广施用秸杆还田使用腐熟剂2600KG。 3、开展增产模式

3、攻关试验。 各示范片据当地的生态特点,在50亩以上种粮大户稻田里,开展“优良品种+露地软硬盘稻育秧+机插秧+精确施肥+定量灌溉+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收获”技术模式攻关1个以上。 4、开展技术培训和观摩。 各产能区采用多种形式举办培训班,分阶段按季节、按农时、按环节进行一事一训。计划培训农户达300多人次以上。发放高产栽培技术资料500多份以上,召开观摩会2场次以上,来提高示范户科技普及率,促进增产技术措施的落实。 5、抓好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的建设 来提升我镇水稻机械化插秧水平与规模。我站在余元村楼盘建立一个水稻工厂化机械插秧示范点1个,负责人:潘日明、陈文卫、叶健康。按标准,按时于9月30日

4、前完成水稻工厂化机插秧示范点建设任务。 6、推广多元化服务机制 各示范片要实行统一种植模式、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的“五统一”服务,实现良种覆盖、主推技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耕地收综合机械化“五个100%”。各示范片要将高产创建与培育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合,探索规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 7、做好验收总结。 严格按照省农业厅制定产能区验收办法,做好测产验收。项目实施结束后,各示范片要将常归档案的所有材料汇编成册和实施项目的基础情况、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形成的书面材料于测产

5、验收后一个月内上报县农业局农技站办公室。 四、努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对推动粮食生产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并有利于形成一定稳定的粮食生产专业队伍。XX年镇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动员培训会后,产生了流转承包种植100多亩种粮大户8个。从而有序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重点向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开展各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引导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托管合作社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公司,努力提高提高土地流转规范化市场化水平,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生产经营机制,提升利用率和产

6、出率,提升种粮效益。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镇产能区有序有效开展,成立了水稻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志担任技术指导组组长,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实施,技术指导,测产验收等各项具体工作。下设产能区粮食增产攻关模式办公室,挂靠镇农技站,潘日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强化责任落实。 为产能区粮食增产攻关模式顺利实施,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开展全程技术指导,实行农技干部驻村挂靠制度,明确责任。深入生产一线,办好高产示范片,种好高产展示田,加大超级稻,机插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关键增产技术推广。各示范片技术负责人见附表3。 3、制定奖惩措施。 对有适度规模的典型、产量突出的

7、种粮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年终给予一定鼓励奖,并积极争取县农业局给予安排XX年产量区项目。 对优秀农民技术员给予续聘,并以资鼓励。 对农业技术人员蹲点指导、授课和开展测产验收过程中发生的物资、劳务等费用给予一定补助,对村级农民技术员积极参与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给予一定误工补助。 4、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为了调动示范户投身产能区粮食增产攻关模式与推广项目的积极性,保障示范面积,做到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规范资金监管,明确资金使用方向,按照省农业厅要求,把项目资金用在各示范片的物化补贴、专业服务、示范区建设与技术推广上面,特别是关键技术环节、重点倾斜,对产能区内流转经营权100亩以上从事水稻种植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将按照每亩1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充分调动示范户积极性,努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六、加大宣传报道 积极组建全镇种粮大户、示范户、召开XX年水稻高产创建及产能区模式攻关动员培训大会。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活动成果,先进典型,增产模式和成功经验。设立产能区粮食增产攻关模式示范片醒目标牌,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扩大宣传效益。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