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409630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度川庆钻探工程公司QC小组活动成果提高圆柱料轴向锯割效率小组名称:长庆钻总管具宁定加工QC小组发 布 人:丛成单位名称: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管具公司2014年 2月 28日目 录一、选择课题3二、现状调查5三、设定目标7四、分析原因8五、确定主要原因9六、制定对策18七、按对策实施18八、检查效果21九、制定巩固措施25十、总结及下一步打算26一、选择课题1、小组概况及成员情况宁定服务部加工工段是拥有车床、数控车床、钻床、铣床、刨床、锯床等一系列机加工设备,具有车钻刨铣锯等加工能力的工段。工段承接钻具修理、新工具制造等生产任务。在新工具制造方面,有时需要对圆柱胚料进行轴向切割。以往

2、用锯床进行轴向切割作业存在耗时长、切割效果一般等问题,服务部决定成立QC小组以解决此问题。小组名称长庆钻总管具宁定加工QC小组注册编号CQZJQC2072013课题名称提高圆柱料轴向锯割效率成立时间2103年3月课题类型攻关型活动时间2013年3月-2013年11月小组人数(10人)10人当 年活动次数24近三年获奖情况2011年提高特殊螺纹短节一次性加工合格率获得长庆钻井总公司优秀QC成果三等奖2012年制作牙模切割工具及支物架获得长庆钻井总公司优秀QC成果二等奖2012年吊车行车警铃的升级获得长庆钻井总公司优秀QC成果三等奖2012年推广普及数控车床操作技术获得长庆钻井总公司优秀QC成果三

3、等奖2012年机床切割液的选配获得长庆钻井总公司优秀QC成果三等奖序号成员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务、职称组内分工备注1何玉忠54大专工程师组织策划2蔡程远51大专工程师安全管理3俞群44大专工程师技术管理4刘庆杰42大专高级工协调管理5岳东35大专高级工协调管理6高国杰50大专工程师策划7王雄46大专工程师策划8丛成28本科助理工程师设计方案、绘图、成果发布9孙磊28本科助理工程师协助策划10李伟40大专高级工具体实施制表人:丛成 小组成立日期:2013年3月4日2、选择课题小组成员对加工工段的日常工况调查发现,由于毛坯的轴向锯割较慢,加工所需毛坯料供应普遍紧张。如果将锯床切割圆柱料时间缩减到15

4、分钟内,就可以供应上车床的需求量。锯床锯割轴向圆柱形胚料用时15分钟。工段要求为了完成工段要求,以供应生产。小组决定选择此课题。2012年后3个月生产实际情况选题 制图人:丛成 制图日期:2013年3月5日二、现状调查小组成员决定从以往数据入手调研。根据以往三年来使用锯床记录,挑选出了轴向锯割圆柱形毛坯料的使用数据。锯 割 圆 柱 毛 坯 料 耗 时 (分钟) 毛坯料序号 各年份锯割圆柱毛坯料记录 2010年2011年2012年1 25 28 18 2 23 30 23 3 20 27 25 4 18 25 27 5 24 20 24 6 23 21 20 *合计切割数量182 205 116

5、 平均耗时20分钟26分钟21分钟统计人:丛成 统计时间:2013年4月1日小组成员根据三年来轴向锯割圆柱形毛坯料的使用数据发现,锯割的时间均超出了工段的要求。从以往数据入手绘制调查表排列表,找出关键。序号原因频数累计频数累计百分比1圆柱料前后攒动37537573.1%2锯条老化8546089.7%3锯床液压油不足3349396.1%4其他原因20513100%合计513100%频数513300400100100%37585332075%50%25%73. 1%89.7%96.1%n=513圆柱前后攒动锯条老化液压油不足其它原因造成锯床效率低下原因排列图制图人:丛成 时间:4月5日200累计百

6、分比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圆柱料前后攒动是造成锯割时间长的主要症结,所占的比率为73.1%,如果解决了该问题,可使锯床锯割圆柱料的时效显著提高。三、设定目标小组成员决定延用工段对锯床时间的要求,将小组活动目标设定为:锯床轴向锯割圆柱形坯料用时不超过15分钟。小组为了判定目标的可行性,翻阅了近3年来锯床锯割方料、棒料等材料的所需时间记录,调查结果如下表。年份近三年锯床锯割方料使用记录2010年2011年2012年合计切割数量333226931916年平均耗时8.9分钟9.2分钟8.4分钟制图人:丛成 调查时间:4月15日小组成员假定如果解决了锯割时圆柱料前后攒动问题,那么可以假定锯割圆柱料当不出现

7、攒动问题时,所耗时等同于锯割方料所需时间。那么锯割圆柱料理论上所需时间为:(8.9+9.2+8.4)*73.1%/3+(20+26+21)*(1-73.1%)/3=12.465分钟12.465分钟15分钟制图人:丛成 制图时间:4月30日从以上方面的论证可以看出,通过小组的努力和攻关,活动目标是能够实现得,小组活动目标为15分钟可行。四、分析原因针对加工工段锯割圆柱料攒动导致耗时高的现状,小组成员集思广益,采用因果图分析原因如下: 人的因素设备因素材料因素方法因素环境因素人员操作不熟练无专岗专人操作人员培训不到位设备陈旧锯条老化设备不适合切割毛坯材料过硬毛坯形状不适合切割切割方式不对光线不足风

8、沙较大设备未固定责任心不强锯割圆柱料攒动制图人:丛成 制图时间:5月1日五、确定主要原因经过对因果图分析得到有13条末端因素影响着切割圆柱毛坯产生攒动,全体小组通过从专业技术的角度上进行认真讨论分析和反复研究论证,并安排责任人对末端因素逐一确认: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标准责任人调查时间1人员操作不熟练人员能否熟练操作锯床现场考核操作人员,将常用各形状毛坯料用锯床切割,考察切割时间。3种毛坯平均时间小于10分钟为优,10-12分钟为良,12-15分钟为及格,15分钟以上为差。刘庆杰5月4日2无专岗专人操作设备有无专人操作管理查看设备岗位管理人员标牌有设备管理人员标牌岳东5月4日3人员责任心

9、不强人员工作有无责任心提问人员岗位责任制,查看人员日常出勤,观察人员日常工作态度,翻阅设备日常点检及运转记录的填写基本熟记岗位责任制,出勤稳定,日常工作态度积极端正,点检及运转记录填写准确规范刘庆杰5月5日4人员培训不到位人员是否有全面培训查看人员培训情况,翻阅培训记录、培训考勤,查看培训试卷成绩人员培训做到每月8课时以上,培训出勤稳定,考试成绩80分以上。丛成5月5日5设备陈旧设备年代及运转时间翻阅设备运转记录,查看设备入厂说明书10年以上为陈旧设备。岳东5月5日6锯条老化观察锯条每次使用状况查看锯条磨损,锯齿是否完好锋利锯条磨损较少,锯齿完好锋利李伟5月5日7设备不适合切割设备能否进行切割

10、作业翻看设备说明书,查阅技术参数性能,是否适合切割作业。现场实际观察作业范围,能够承担切割作业岳东5月6日8设备未固定地脚螺丝是否固定牢靠现场查勘地脚螺钉的固定情况地脚螺钉固定牢靠李伟5月6日9毛坯材料过硬调查材料硬度对比5种材料的不同形状方形毛坯或棒料毛坯锯割时间5种不同材料方形毛坯或棒料毛坯锯割平均时间小于15分钟刘庆杰5月6日10毛坯形状不适合切割观察研究毛坯形状对切割的影响观察研究轴向切割圆柱形毛坯夹持时毛坯的静态力学关系。没有产生垂直于切割方向的力丛成5月6日11切割方式不正确查看切割方式是否适合该毛坯观察切割的流程,研究切割方式是否适合圆柱形毛坯切割方式适合轴向锯割圆柱形毛坯刘庆杰

11、5月7日12光线不足查看光线照明亮度查看晴天、阴雨天光线明亮程度光线明亮岳东5月7日-6月30日13风沙较大查看风沙情况查看大风天气风沙对设备的影响风沙对设备运行无影响李伟5月7日-6月30日制表人:丛成 制表时间:5月1日经过对13条末端因素确认,将确认方法及标准分配到个人,规定调查时间,分析是否为重要原因。因素1:人员操作不熟练。经过现场考核操作人员,将常用80*80的方料、100的棒料、5套管3种形状毛坯料用锯床切割,考察切割时间。切割时间分别为11分钟、13.5分钟、6分钟。平均时间为10.1667分钟。考核成绩为良。得出结论:人员操作不熟练为非要因。因素2:无专岗专人操作查看设备岗位

12、管理人员标牌,发现标识牌明确,操作人员能够专岗专人。得出结论:无专岗专人操作为非要因。因素3:人员责任心不强经过对锯床操作人员李伟的提问岗位责任制,查看人员日常出勤,观察人员日常工作态度,翻阅设备日常点检及运转记录的填写调查。发现李伟熟记岗位责任制,出勤稳定,且李伟身为加工班班长,日常工作认真负责态度积极端正,点检及运转记录填写准确规范。 得出结论:人员责任心不强为非要因。因素4:人员培训不到位经过查看人员培训情况,翻阅培训记录、培训考勤,查看培训试卷成绩。发现人员培训都做到每月8课时以上,且培训出勤稳定,考试成绩也在80分以上。得出结论:人员培训不到位为非要因。因素5:设备陈旧经过翻阅设备运转记录,查看设备入厂说明书。发现该设备累计运转1990小时。设备投入使用时间为2004年7月13日。截至目前,设备投入运行9年,设备也不算陈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