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上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4089148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上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上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上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上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上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上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上课(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文化的发展,聚焦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

2、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核心考点,一:传统文化的含义、表现、特点、影响、作用及其态度 二: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4) 三: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4) 四:全面认识教育(7),考点一、传统文化(含义、表现、特点、影响、作用及其态度),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课本39)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稳定性稳定是相对的 注意:

3、这里的“稳定”是“相对稳定”而非“永恒不变”,一定要把握传统文化其“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因时而变并非不断变化,不可捉摸。,考点一、传统文化(含义、表现、特点、影响、作用及其态度),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从形成的过程看: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从作用看: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我们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考点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3、传统文化的形式,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4、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影响(双重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

4、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启示: 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促进国家的兴旺发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点一、传统文化(含义、表现、特点、影响、作用及其态度),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1)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具体要求,考点一、传统文化(含义、表现、特点、影响、作用及其态度),A思想上:要辩证的认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B行动上:,5、

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发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考点一、传统文化(含义、表现、特点、影响、作用及其态度),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难点突破,传统文化: 1、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我们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2、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易错知识点,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考点二、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考点二、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6、1、社会制度的变革,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4、教育,(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考点三、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变革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身因素),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自身因素) 4、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

7、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考点四:从文化角度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补充),考点四:从文化角度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补充),1.(2016天津卷11)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8、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2.(2016全国新课标II甲卷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 B. C. D.,D,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

9、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

10、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 (2)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1)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3分)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4分)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节,引导民众广泛参与。(3分),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公众号,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

11、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材料二 近日,江西省婺源县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古民居被某古玩商千里大挪移到了广西复原重建。对这种古建筑千里“搬家”现象,有人认为,在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巨额维护费用的情况下,异地搬迁不失为一种保护方式;有人认为,古建筑离开了原先的地

12、理环境和文化土壤,会消解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是一种破坏。 1. (1)依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 (2)依据材料二,对于这种古建筑“搬家”,请用所学知识给出支持或反对的两点理由。(要求两点理由不能出自“思想政治”的同一必修课程)(6分),17,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 答案示例一 支持。理由: 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13、搬家”是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融、创新。 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年久失修与缺乏维修费用的矛盾,这种“搬家”解决了维修费用缺乏的问题。 答案示例二 反对。 理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种“搬家”会淡化古建筑的文化特色。 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古建筑不能离开它的环境。,18,( 2013山东, 31,16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 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 的宣纸、“功深熔琢, 气无烟火” 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 使我们成为我们, 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 缺乏特色; 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打着“保护” 的旗号过度开发, 使其在“保护” 中慢慢失去体温, 失去未来。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 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 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的理解。(8分,18,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 “使我们成为我们” 。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