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6402384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运动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体运动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体运动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体运动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体运动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运动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1.质点:只有质量但没有体积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显著影响时,就可以将其简化为质点。2.刚体:是绝对不可变形的物体。当物体变形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显著影响时,就可以将其简化为刚体。3.何谓转动惯量,有哪些影响因素是描述物体转动时保持原来转动状态能力的物理量。转动惯量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还与质量的分布及转轴的位置有关。质量愈大、质量分布离轴愈远,转动惯量也就愈大。转动惯量越大,转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4.力矩:人体的各种运动多是肌肉的拉力矩作用于相应环节,使之围绕关节轴转动而实现的5.力的评议定理,刚体上的力可以平行于自身移动到任一点,但需要添加一力偶

2、,其力偶矩等于原力对于新作用点的力矩。6.人体的平衡条件人体平衡的力学条件是合外力为 0,合外力矩为 0.两个基本条件必须同时得到满足。7.影响人体平衡的因素 除了物体的受力关系外,还有支撑面、重心的高低、稳定角、平衡角、稳定系数8.人体平衡的特点人体不可能处于绝对静止的状态;人体内力在维持平衡中的作用;人体的补偿作用;人体具有自我控制、调节和恢复平衡的能力;人体的平衡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人体的平衡动作消耗肌肉的生理能9.人体的解剖参考面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人体的运动有三个面,水平面(与地面平行的面,把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冠状面(与身体前或者后平行的面,把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和矢状面(与身体

3、侧面平行的面,把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10.人体关节运动形式A 屈曲和伸展,主要是以横轴为中心,在矢状面上的运动B 内收和外展,主要是以失状轴为中心,在冠状面上的运动C 内旋和外旋,主要是以纵轴为中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另外,前臂和小腿还有旋前和旋后运动,足踝部还有内翻和外翻运动第二章 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1.骨强度:骨在承载负荷的的情况下抵抗破坏的能力2.骨刚度:骨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3.骨载荷:载荷即为外力,是一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4.骨应力:当外力作用于骨时,骨以形变产生内部的阻抗以抗衡外力,即是骨产生的应力5.各向异性:骨的结构为中间多孔介质的夹层结构材料,这种材料称为各向异性体,

4、即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质不同。5.骨受载荷的形式拉伸载荷、压缩载荷、弯曲载荷、剪切载荷、扭转载荷、复合载荷6.为什么骨是人体理想的结构材料骨在人体中起到称重和杠杆作用,因此,要求骨既要强度打又要质量轻。骨的密度比钢和花岗岩要小,但骨的强度虽比钢低,却比花岗石高,因此骨的质量要比钢和花岗石轻的多;另外,骨对纵向压缩的抵抗抢,说明在压力情况下不易损伤,在张力情况下易损坏,只是因为骨小梁的排列是与骨轴平行的。人体胫骨与其他几种材料的物理性能比较可以看出,骨满足这一要求。上述各种材料的密度与强度等物理性能的比较可以看出,骨是人体支架最理想的结构材料。7.骨松质的结构与功能适应性8.骨折的生物力学9.不同项

5、目科学训练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10.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的关系11.肌力以及肌力的影响因素肌力是肌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以肌肉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影响因素:A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B 肌肉的初长度,C 肌肉的募集,D 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E 杠杆效率12.肌张力:肌在安静时所保持的紧张度。13.肌肉的协同作用,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单一肌肉独立完成的,需要一组肌群的共同协作才能实现。14.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与“被动不足”1) 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其肌力充分作用于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这种现象叫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 (其实质是肌

6、力不足) 。如充分屈指后,再屈腕,则感到屈指无力(原来握紧的物体有松脱感) ,这就是前臂屈肌群发生了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的现象。2) 多关节肌的“被动不足”: 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工作时,已在一个关节处被拉长后,在其他的关节再不能被拉长的现象,叫多关节肌的“被动不足” (其实质是肌肉伸展不足) 。如伸膝后再屈髋,即直腿前摆,腿摆的不高,这是由于股后肌群发生了多关节肌的“被动不足” 。15.牵拉缩短周期第三章 关节运动学1.肩关节复合体:由胸骨、锁骨、肋骨、肩胛骨和肱骨近端以及它们之间连接的关节构成。2.肩、肘、腕、髋、膝、踝的关节活动度3.肩袖肌群及其作用4.肩肱节律:在正常的肩关节,盂肱关节

7、外展个肩胛胸壁关节上旋之间存在有运动节律或时间顺序。上臂的外展与前去活动系由肩肱关节和肩胛胸壁关节共同完场,其中最初 30 外展和 60 前屈是由肩肱关节单独完场。当外展、前屈继续进行时,肩胸关节开始参与应以肩肱关节活动成 1:2的比例活动,这种肩关节运动伴有肩胛骨旋转的节律性变化称之为肩肱节律。即肩部活动 15,其中 10 由肩肱关节提供,梁歪 5 由肩胸关节活动提供。5.盂肱关节的稳定机制当双臂在身体两侧的休息位时,肱骨头保持静态稳定。盂肱关节的求我关节酒后是控制其静态稳定的机制之一,而关节囊上部的结构包括盂肱韧带等对肱骨头和盂窝之间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另一个重要的静态稳定机制的成分是肩

8、胛胸壁关节,它保持着关节盂轻度的向上旋转。盂肱关节内的负压是静态稳定的另一个因素。6.肘部与前臂的神经支配屈肘肌受三个不同的周围神经分配:肌皮神经支配肱二头肌和肱肌,桡神经支配肱桡肌和肱肌的外侧部分,正中神经支配旋前圆肌(旋前圆肌为二次级屈肘肌) 。与之相比,伸肘肌即肱三头肌和肘后肌唯一的支配来源为桡神经,该神经的损伤可导致伸肘肌的完全瘫痪,而对于屈肘肌则必须累及三条不同的神经时才能使所有的肘屈肌瘫痪,这样有助于肘屈肌保留重要活动所需的手口功能。前臂旋前的肌肉由正中神经支配。前臂的旋后动作由肌皮神经支配的肱二头肌和桡神经支配的旋后肌以及其他起于外上髁和前臂背侧的桡侧伸腕肌群协同完成。7.前臂旋

9、转的功能弧度前臂旋转的中立位是“拇指向上”位,即完全旋前和旋后的中间位置。平均而言,前臂旋前约 75,旋后约 858.桡骨茎突的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表现9.腕手运动的相互影响腕的运动对于增加手指的精细运动控制的基本的。安置腕和指的反响相反改变了指肌腱的功能长度以至于指能获得最大的运动。伸腕和屈指是相互促进的,伸腕增加了屈值肌的长度,允许在伸的时候屈。相反的,腕的部分屈曲增加了指长伸肌的伸展,引起手指自动张开并帮忙手指完全伸展。10.指屈肌腱滑车系统它是腱纤维鞘在不同部位增厚所形成的。是一系列不同宽度、厚度和形态的致密结缔组织束;其主要作用是约束指屈肌腱,防止形成弓弦畸形,从而充分发挥指屈肌腱的屈

10、指功能。各滑车间的间距是与手指的屈曲功能相适应的。在屈指过程中,滑车间距的可变性使滑车相互靠近而又不致使滑车发生重叠,故滑车在防止肌腱形成弓弦的同时又不会妨碍手指的屈曲。11.手精细握与有力握的区别有力握是手指在三个关节弯曲时进行的有力动作,物体握在手指和手掌建,拇指位于物体的掌侧,对物体施加力以确保物体在手掌里。通常情况下,腕的尺侧偏移和轻微背区能增加屈肌肌腱的拉伸。精细握包括在一个精确控制方式中拇指和手指屈肌之间对小物体的控制。一个重要区别是每个抓握中拇指位置不同。子啊有力握中,拇指内收;在精细握中,拇指外展。手和前臂的关节也显著不同,手通常向尺侧偏移,腕约保持在中间位置以至于拇指的长轴与

11、前臂的长轴一致。在这种方式下,旋前和旋后能从前臂传到物体。在精细握中,通常收位于桡侧偏移和尺侧偏移之间,腕明显背屈,以至于拇指的长轴与前臂的长轴不再在一天直线上。12.脊柱的生理弯曲及其作用脊柱从侧面观呈 S 形,有 4 个生理弯曲,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具有支持躯干、负重、减震、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主要包括:保护功能、承载功能、运动功能、全身运动协调控制功能13.椎间盘突出的原理14.膝关节双关节肌的运动组合特点结合伸髋的屈膝、结合屈髋的伸膝、结合屈髋的屈膝、结合伸髋的伸膝、结合踝趾屈的伸膝、结合踝趾屈的屈膝15.半月板的功能半月板位于胫骨平台表面,加深了

12、关节窝的深度加强了膝关节的稳固性,能吸收部分体重和地面的反作用力,能起缓冲作用。半月板有一定的活动度,在膝关节伸直装置中对最后伸直拧紧的功能起重要作用。半月板使关节面不匹配的股骨下端和劲歌上端紧密配合,使膝关节稳定并发挥其活动功能。半月板在膝完全伸直关节运动中可前后移动,对膝关节有着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传到负载、维持稳定、减轻震荡16.髋关节运动与肌肉屈曲(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耻骨肌、臀中肌前部及阔筋膜张肌;当髋关节由完全伸展位开始屈曲时长收肌参与)伸展(臀大肌、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梨状肌)外展(主要为臀中、小肌,辅以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内收(长、段大收肌,辅以耻骨肌和股薄肌)内旋(臀

13、小肌、阔筋膜张肌及臀中肌的前侧纤维)外旋(臀大肌、闭孔肌、孖肌、股方肌)17.足弓的作用 支持体重、缓冲震荡、保护作用、增强适应、推进作用第四章 运动与心肺功能1.有氧心率:心率在本人 65%85%最大心率时运动,心输出量可达最大值,通常称这种范围的心率为 AHR2.最大心率:每个人的心率增加都有一个限度,即达到一极限值为最大心率3.呼吸功能对运动的适应A 肺通气的适应性变化 耐力训练后安静状态下,潮气量和肺扩散不变、呼吸频率通常降低、肺通气量基本不变或稍下降。B 呼吸肌耐力的增强 有规律的耐力训练可以提高及细胞氧化酶的活性,增强呼吸机的耐力。4.有氧运动及其特点有氧运动是指机体在氧供充足的情

14、况下由能源物质氧化分解能量所完成的运动。特点:A 运动强度,以中小运动强度为主,机体才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保证能量代谢供应。B 运动时间,有氧代谢的能源物质分解完全、产能大,避免了乳酸堆积产生的肌肉疲劳,所以有氧运动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完成较长的距离。C 运动形式,全身大肌群参加的动力性活动,以上肢、下肢和躯干等主要肌群同时参加的动力性运动形式。5.最大摄氧量及其影响因素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6.耐力运动处方的组成耐力运动处方由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运动注意事项 5 部分组成,其中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是运动处方的三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