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12月21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401460 上传时间:2017-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12月21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12月21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12月21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12月21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12月21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12月21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12月21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古代诗文阅读(31 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 分)(1) ,靡有朝矣。 (诗经氓 )(2) ,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 )(3)桂殿兰宫, 。 (滕王阁序 )(4)苟非吾之所有, 。 (赤壁赋 )(5) ,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爱莲说 )(7)越明年,政通人和, 。 (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9)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0)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2、题。丁丑, 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 曰:“ 居庸关山路 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 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 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 ”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 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 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乃令千户吴玉守之。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 ”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 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 ”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

3、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 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 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 诳北平将士云:降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 沟壑,宜 为报仇。将士闻之,或信或否。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 为所误。 ”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 仓皇列阵。未成, 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 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 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 尔骄纵,此 辈荧惑小人,视之

4、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 诸将咸顿首称善。(选自明谢黄后鉴陆卷下,有删改)【注】上:皇上指朱棣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上语诸侯曰 语:谈论B委尸填满沟壑 委:丢弃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 识:标志D噫!我固无恙 恙:祸患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 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贼众新集,其心不一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

5、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2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5. 将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译: 。(2)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 ,泾水 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6、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唐朝末年诗人,字太朴。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 分)答:(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3 分)答: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1 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5 分)7下列有关三国演义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义释曹操,与他一道来到成皋,夜宿于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于是和

7、陈宫一起连杀吕家八人。路遇吕伯奢,也将吕伯奢杀死,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怒地离开了曹操。B官渡之战后,袁绍逃回冀州后,他的两个儿子袁熙、袁尚等前来助战,于是袁绍卷土重来。曹操采用“十面埋伏”之计,又绝自己部队的后路,曹军士兵置死地而后生,勇猛作战,在仓亭再次击败袁绍。袁绍再次退回冀州。袁绍两次兵败,不由气病交加而亡。C周瑜病亡,诸葛亮到江东吊孝,归途见了庞统。孔明留书一封,劝他投靠刘备。后鲁肃把庞统推荐给孙权,孙权见其貌不出众,不肯重用,鲁肃也写了封信,把他推荐给了刘备。刘备也不肯重用,庞统就拿出孔明和鲁肃的信,刘备方才悔悟。D周瑜应孙权之召来到柴桑,在周瑜面前,东

8、吴的文官武将各持已见,争论不休。孔明见到周瑜后,巧妙地背诵了一遍曹操命曹植作的铜雀台赋 ,智激周瑜。周瑜在孙权面前,详细地分析了曹军的劣势,从而坚定了孙权的决心,于是孙权便拜周瑜为大都督,率军抗曹。E街亭离阳平关不远,是汉中咽喉之地。如果街亭有失,诸葛亮只能退回汉中。大家推荐参军马谡前往防守,于是马谡立下军令状,率二万五千精兵去守街亭。诸葛亮深知街亭的重要,又派高翔领兵驻扎在离街亭不远的柳城。再派大将魏延屯兵于街亭之后。8下列有关红楼梦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A元春送来一个灯谜,大家猜了写在纸上,又各作一首送进宫去。第二天太监传话说只二小姐和三爷猜得不对。贾母也组织大家猜谜

9、,贾政见屏风上大家所作之谜皆是不详之物,心内愈思愈闷,只有宝钗3一首让他略觉心宽。B宝玉到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在午睡,金钏儿在给她捶腿,宝玉便和金钏儿逗乐调情。此进王夫人醒来打了金钏儿一个耳光并训斥了她一顿,要赶她出府。金钏儿苦求无果,含羞被逐,后投井自尽。C宝玉挨打后,宝钗带了一丸药来看他,叹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黛玉来看他时,两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说着,自己觉得说得急了,便红了脸。D探春有倡办诗社之意,于是宝玉和众姐妹聚在秋爽斋商量起社。大家起了别号,推李纨为社长,当日探春做东在秋爽斋先开一社。时值贾芸给

10、宝玉送来两盆白海棠,便以此为题作诗。李纨评论以宝钗为第一,黛玉为第二。E秋分时节,黛玉又犯病,宝钗前来探望。建议她吃燕窝粥滋补。黛玉十分感激,说自己往日太多心,当宝钗是心里藏奸。宝钗说两人是同病相怜,黛玉说自己原是寄人篱下,这会子要吃燕窝粥,担心众人说闲话,宝钗说自己会从家里取燕窝送来,不会惊师动众。9、简答题。 (100 字左右) (5 分)宝钗道:“这也奇了。 ”袭人听说 ,点头赞叹,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宝钗听见这话,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宝钗听见了什么,要去安慰王夫人?宝钗是如何安慰王夫人的?答:(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1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分)陈亢问

11、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 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注释 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亢可能认为孔子有私心,因此他才会问伯鱼孔子是怎样教他的。B.陈亢通过与伯鱼交谈,知道孔子没有什么私心,不偏爱自己的儿子。C. 文中“不学礼,无以立”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学礼,就不懂得站立的姿势。D.文中“不学诗 ,无以

12、言 ”的意思是不学诗 ,就不懂得怎样很好地表达。(2)这一则文字侧面表现了 诗 在哪些方面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分)答:三、现代文阅读(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3 题中国文学的生命力文学好象一个有机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的变化、 发展、革新,一旦凝固下来,就会逐渐失去生命力。所谓变化、发展、革新,无非有两条路 线:一是各种文学体裁之间互相渗透,吸取其他体裁的 艺术特点,变化出带有新的气质的作品,以 诗为词,以赋为词,以文为词就是典型的例证。另一条路线是,一种文体内部的以复古为革新的运动,陈子昂、 韩愈都是走的 这条路线。中国三千年来文学之所以能延

13、续不衰,原因即在于它始终在变化,从先秦 诗骚,到 汉赋 ,到南朝骈文,到唐诗,到宋 词,到元曲,到明清小说,一代一代不断有新的支流加入整个文学的长河之中。然而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国,三千年来文学在本土翻新了多少次,后来再也翻新不出什么新鲜的花样来了。鸦片战争以后,特 别是“五四”以后引进了西方的文明。西方文学也像潮水一样涌进这个古老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学吸取西方文学的新鲜血液,改变了自己的旧面貌。我 们既要立足于中 华大地,植根于传统文学的肥沃土壤,又必须 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学的 营养,培植新的文学之花。事实上, “五四”以后的小说和传统的文言4小说、白话章回小 说相比, “五四”以后

14、的话剧和传统的戏曲相比,在体制风格上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不 继承传统就没有根,不借 鉴外国的优秀文学就没有 变, 这就是统观了中国文学之后得出的一条重要 结论。在中国传统文学体裁里, 赋和骈文早已衰落了,今后也难以复兴。词和散曲本来有希望配合新的音乐,以新的面目求得新的繁荣,可是“五四”以来新的歌 词创作并没有吸引大诗人的注意,歌词的一般创作水平一直处在较低的阶段。小 说是 “五四”以后成就最高的一种体裁,也是当代文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在这个领域里最有希望于近期内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五四”以后的散文创作改用白话文,但和其他体裁相比, 较多地保留了传统风格,也是很有希望的一个领域。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遗产是最丰富,可是“ 五四”以后的新诗,主要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几乎割断了传统 形式,未能在广大 读者中扎根,这是最让人失望的一个领域。但是我相信,在中国这个诗国里,诗歌一定会复 兴的。 节选自中国文学概论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以诗为词、以赋为词和以文为词的现象的出现,是文学在变化、发展、革新过程中文体内部的以复古为革新的运动的结果。B. 受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国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