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4002634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XX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衢江实际,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强化资源整合,通过“集中迁建、旧村改造、自主建设、危房改造、上坡进林”等模式,扎实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到了“五个强化”。一、强化组织推动区委、区政府把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摆上重要位置。同时,把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和新农村建设责任制考核,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层层分解任务。XX年4月9日区委书记朱建华在廿里镇亲自主持召开由重点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区级农房改造试点村支部书记及区相关部门

2、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农房改造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现场协调解决了农房改造村周转资金不足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区长蔡晓春、区委副书记鲍秀英等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协调解决农房改造建设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有力促进了我区农房改造建设的顺利推进。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络、宣传栏和标语等多种形式,使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家喻户晓,形成全社会支持配合的良好氛围。同时,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情况,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动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深入开展。二、强化典型示范通过试点先行和经验推广,强力

3、推动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从“旧村改造、下山脱贫、城中村搬迁”等不同角度选择试点示范,确定“一镇三村五小区”为全区农房改造建设重点,一镇,三村,五小区,通过落实责任,制定方案,同时给予政策扶持,强化项目的实施,推动农房改造建设的试点示范。如廿里镇新村、高家镇郑家滩村,现有农民住房大部分还是70年代的平房旧房,列入农房改造建设试点村后,区财政先后扶持资金257万元,区农办、移民办、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落实项目帮扶建设资金160余万元。通过近一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完成旧房拆除和新房建设任务,完成旧房拆除面积9705平方米,新房建设面积14700平方米,道路硬化2203米,宅基地收储面积18863平方

4、米。三、强化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引领,紧紧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利时机,结合乡镇区划调整和集镇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了衢江区城乡一体化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按照“合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改造城中村、建设中心村”的思路,从有利于人流、物流、信息流向中心村集聚,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出发,开展村庄规模调整,全区从506个行政村调整为271个,调减幅度为%;在此同时,结合“村庄整治、下山脱贫、宅基地整理”等项目的实施,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村庄建设规划、下山异地脱贫安置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结合,做到“无缝对接”,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提供了

5、规划前提和发展空间。四、强化集约用地坚持以要素资源整合为抓手,充分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农村住房改造建设。XX年全区完成农村旧房改造建设农户5475户,改造建设面积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复垦面积1066亩,其中宅基地复垦725亩。坚持“五个结合”:一是结合异地下山脱贫农户安置,推动农民公寓式和联建式住房建设。结合库区、山区异地脱贫项目实施,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中心村或集镇规划建设脱贫小区或安置点,统一安置搬迁农民,积极引导和鼓励乌溪江库区、偏远山区零星分散居住的农户下山搬迁、异地安置。近年来,先后建设了高家镇新安村,云

6、溪乡思源村、希望新村,廿里镇白马新村、通衢村、后山小区,黄坛口乡摇篮小区等集中安置脱贫小区。在统一规划、统一配套基础设施、统一设计户形前提下,共安置库区农户3112户,建设住房面积68万平方米,其中XX年廿里后山小区采用公寓式和联建式安置农户798户,黄坛口摇篮小区一期63户农户已建59户,建设面积12390平方米。二是结合村庄环境整治,推动农民住房拆旧建新。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改善村庄面貌,优化村庄布局,通过宅基地的置换,推动农民拆旧建新,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即通过对村庄的科学规划和环境整治,统一拆除部分农房特别是旧房、危房、空房,对拆除的农房按其面积和房屋结构确定合理的标准进行补偿。旧房拆除

7、后宅基地由村里统一收回,统筹使用,需要建新房的农户,由村里根据规划,统一安排宅基地建房;村里按照村庄建设规划,进行绿化、亮化和道路拓宽等工程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并通过市场运作,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将道路两边的优越宅基地实行竞价选位,安排给农户建房,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宅基地置换补偿和村内公共设施建设。目前,全区通过宅基地置换,实施拆旧建新的农户达282户,建筑面积73038平方米。三是结合自然村整体搬迁,推动农民住房建设向中心村镇梯度转移。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中心村宅基地基础上,实行整体或部分拆除重建,腾退空闲宅基地整合利用,结合自然村宅基地整理,实施梯度转移,将自然村农户搬迁安置到中心村。由

8、村统筹进行对中心村的居住设施、绿化景观、公共活动场所等配套建设,统一设计户形及外墙装饰。新房采用几户联建排屋方式,宅基地由村无偿提供,统一建成的房屋先定价后投标选房。涉及原有房屋,原中心村拆除重建的,按照原房屋结构等级和面积折抵新房建筑面积;自然村整体搬迁除享受新旧房建筑面积互相折抵外,新房按9折价计算,整体搬迁后拆除房屋腾出宅基地收回村集体。通过这一模式全区共组织实施52个高山远山自然村的整体搬迁,向中心村镇集聚农户424户,建筑面积78800平方米,其中XX年实施项目11个,搬迁农户113户,建筑面积20998平方米。四是结合“上坡进林”,推动农民住房节约集约用地。“上坡进林”作为节约集约

9、利用土地、优化村庄布局的创新举措,是对农房改造建设的有益探索。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加强引导,鼓励农户“上坡进林”,充分利用荒山坡地建设,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林地,保护耕地。目前,黄坛口乡摇篮小区作为我区“上坡进林”工作试点,一期计划安排建房农户63户,已结顶59户。五是结合农村住房救助项目实施,推动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按照“自愿申请、评议公示、乡镇审查、上报核准”等四个环节,在充分调查严格把关的基础上,确定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对象,XX年,全区已完成困难户危旧房改造1750户,改造和建设住房面积万平方米。五、强化机制创新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机制体制,探索建立一套完善及操作性强的农村住房改

10、造建设新机制、新模式,加快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一是政策激励机制。区委、区政府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着重从保障农民建房用地指标、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试点村资金补助、农民住房贷款等九个方面予以政策扶持。积极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对旧房拆除等方式置换出来的建设用地可用于复垦的,复垦验收合格后,给予当地村每亩3万元的补助,试点村给予每亩7万元补助。加强农房改造建设试点村资金扶持。对列入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试点计划的村,区财政给予每村30万元的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农房改造村的村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策扶持促进了农民自主建房的积

11、极性。二是探索农民跨行政村建房。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原则,制定与现行政策相符,可操作性强的方案,依托区位条件相对较好,集聚功能相对较强的区域,建设安置小区,促进深山远山农户搬迁。如大洲镇积极探索农民建房向集镇、中心村集聚对策,在东岳村征用农村集体土地68亩,规划建设“东岳小区”,通过户口迁移、生产资料置换等方式,转移安置深山、远山农户到集镇建房,项目建成后可安置农户150户、450余人,有效突破了农民建房不得跨越行政村的政策障碍。三是积极实施宅基地复垦。通过对乌溪江库区、山区农村零星分散居住、宅基地浪费严重的农户,实行整体搬迁、异地安置,拆除山区房屋退出宅基地,统一安置搬迁农民,安置后原宅基地收归村集体,复耕、还林或用于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对已调整退出的老宅基地要按照规划及时组织整理复垦。XX年全区共整理宅基地725亩。四是加强资源整合。以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为龙头,充分整合“大中型水库移民、农民饮用水、下山脱贫、村庄整治、通村公路、新社区建设、生态村建设”等项目,着力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形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强大合力。XX年,全区共投入各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362万元,完成村内主干道硬化公里,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万人,村庄绿化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79盏,为有效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注入活力。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