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孔子对廉政思想阐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3851112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中孔子对廉政思想阐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论语》中孔子对廉政思想阐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论语》中孔子对廉政思想阐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论语》中孔子对廉政思想阐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论语》中孔子对廉政思想阐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中孔子对廉政思想阐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中孔子对廉政思想阐述(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中孔子对廉政思想的阐述,第一章 廉-安贫乐道,第二章 廉-修身养性,第三章 廉-重义轻利,第四章 廉-推崇仁爱,第五章 廉-言信行笃,第六章 现代廉政文化说,主要内容,廉,清也。 广雅 廉而不刿。 荀子 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也。 庄子 取伤廉章指。廉,人之高也。 孟子 正直 刚直 品行方正,儒家学说是一种内圣外王之学。儒家倡“廉”,主要基于内圣与外王的需要。,从内圣来看,“廉”是个人修身, 成就完美品格的必然要求。,从外王来看,“廉”是为政之本, 能“廉”则政兴。,一、廉-安贫乐道,传说, 孔子有学生3000,其中最出名的有72人,而 颜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 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

2、子看来,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颜回的事例来教育其他学生。 颜回,字子渊,所以也叫颜渊。 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指: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然而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品德呢?孔安国说,这是“安于贫而乐于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安贫乐道 故事,吃粗粮,喝白水,弯着

3、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里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幸福快乐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他们宁肯过艰苦的生活,也不发不义之财,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与宁静。,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释义,解读,勇担责任,励志解兰考贫困,安贫乐道是追求恬淡宁静的精神境界,它还有一个更高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是指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谄媚求人,而且内心有一种豁达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

4、君子。,山东曲阜孔府内宅门的照壁上,画着一幅状似麒麟的动物,名字叫“(犭贪)”。传说它是天界的一个神兽,生性贪婪。画中“(犭贪)”的脚下和周围金银财宝全都被它占有,但它并不满足,张着大嘴还想吃掉太阳。因为过分贪婪,最终落海而死。孔子的后代衍圣公官至一品,自然就更使自己成为廉洁奉公的样板,故将“(犭贪)”画在内宅门的照壁上,每次出门都要映入眼帘,以期随时提醒自己和教育家人及后代,不要像“(犭贪)”那样贪心,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果然衍圣公的后人,凡为官者俱清正廉洁。,二、廉-修身养性,修身养性可以凝炼高尚谦虚的道德情操,孔子忠告我们廉政之德要“三戒”、“九思”。,【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

5、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未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_论语宪问,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修身养性是为官之要,是一种境界,是一个人在精神方面的高度,反映着一个人生命的品质和价值,决定着一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共产党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品德操守,彰显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崇高境界。,三、廉-重义轻利,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于义,谋求个人利益时不能不走正道,见利忘义,他倡导重义轻利,仁民爱

6、物的财富观念。,君子明白大义, 小人只知道小利。 他告诫人们防止片 面追求个人的私利 而不顾道德。,“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放,通“仿”,依照;行,行事如果一切都依照是否有利于个人私利来行事,就会造成别人对自己的怨恨。 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一心追求个人利益的人,不会是拥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这样的人往往会招致多方的怨恨和指责。,“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如果富贵合乎道义就可 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 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 如果富贵不合乎道义就不去 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 去做事。,富与贵

7、,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论语里仁,警钟长鸣 十八大后被纪检的官员,深圳原副市长梁道行,揭阳市委书记陈弘平涉嫌 严重违纪,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原副巡视员王有明,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 党组副书记单增德,广东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吕英明,四、廉-推崇仁爱,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儒家推崇的核心思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礼】 中国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 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传统道德。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仁包

8、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他包括了各种具体的 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和】 体现在接人待物中为“和气”, 体现在人际关系中为“和睦”, 体现在价值取向上为“和谐”。,【雷锋精神】 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周恩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的君子,五、廉-言信行笃,信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点,也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纳于言而敏而行 论语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哉?” -论语为政,六、 现代廉政文化说,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

9、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标志,揭开了中国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序幕,廉政文化建设成就有目共睹。,党风廉政建设措施,三管齐下,注重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社会道德教化,培养人们以腐败为耻的良好思想意识,从思想源头上彻底治理腐败。,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司法工作机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以制促廉。,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意识,积极推进廉政建设源头治理。,以德养廉,以制保廉,以法促廉,论语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道德修养篇章,其中蕴涵的真理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普适性,它对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过重大影响。时至今日,论语中有关廉政思想的深刻启示并不过时,以史为鉴能够知兴替,这些都不妨碍今天我们从中汲取有益启示。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背景下更要继续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夯实廉洁从政的道德基础。,总 结,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