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3752728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2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2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为共产党员、作为政协人,我们要靠得住,政治上绝对过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2如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自给

2、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3有学者对“忠”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为22.71%这反映出()A伦理教化逐步加强B专制主义日益强化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4明代熊人霖南荣集曾载闽浙一带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颇有资本者,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作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汀、上杭之贫民,每年数百为群,赤手至各邑,依寮主为活,而受其值。这反映了当时()A经济作物大量入市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雇佣关系开始出现D农业生产关系调整5从1861年

3、开始,英国人赫德执掌大清海关48年之久,如表为其在职期间海关征税金额表,据此可知()时间金额(单位:万两)186363818771206188720541897227519073386A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B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C对外贸易逆差持续扩大D政府无力维护关税主权6汪敬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46.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这主要得益于()A清政府主导大力推动工业化B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C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高涨71943

4、年12月4日,国民政府颁布的国民义务劳动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男子年满18至50岁,依法之规定服义务劳动,义务劳动的内容包括:筑路、水利、自卫、地方造产等。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限制自由,发展经济B强化管制,稳定政局C管制劳力,服务抗战D效仿苏联,塑造形象81962年2月,七千人大会在北京召开。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措施,包括:压缩基本建设规模,降低工业发展速度,精简职工人数,压缩教育事业规模等。这些措施()A确立了“八字方针”B清除了“左”倾错误C反思了“三面红旗”D阻碍了城市化进程9有古罗马法学家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

5、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该法学家的观点()A强调法律至上,肯定天斌人权B追求公平正义,保障了奴隶利益C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罗马统治D蕴含人文精神,为后世提供借鉴10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发展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C启蒙运动的兴起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111933年,苏联开始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规定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按固定价格给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农产品。赫鲁晓夫上台后取消了义务交售制,代之以国

6、家采购制,即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产品实行统一采购。这一制度的转变()A为工业化提供更多资金B完全突破斯大林体制C注重了调整工农业比例D部分承认市场的作用121958年,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后,提倡东西方“缓和与合作”,推动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1964年,戴高乐将军与毛泽东主席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这表明()A法国在外交领域逐步摆脱美国控制B法国抵制美国在西欧的冷战政策C欧共体成立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D法国拉拢社会主义国穿对抗美国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的职业教育一开始就是同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7、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有力地推动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夏朝出现学校,其主要职能是向贵族子弟传授军事、卜筮等方面的技能,具有很强的“职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政治职能日益突显,政治道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腐朽观念的传播,劳动者地位降低,职业技术教育逐渐不被人重视。但医学、算学、天文、艺术等职业教育,受到统治者重视,先后被列入官学课程,并创立了相应的专科学校。国语齐语记载:“饬其子弟,相语以事,相示以巧”,说明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父子兄弟间传承。摘编自陈名树中国古代的职业技术教育材料二 中国古代以世代守土为主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古代基本上没有社会性的就业问题

8、,学校教育主要以培养政府官员为目的,近代职业技术教育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从19世纪60年代起,民族危机严重,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军事工业,为这类企业培养相应的技术人员的职业教育也随之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救国思潮兴起,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诞生,凝聚了当时教育界、实业界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由政府主持建立近代新职业教育体制,仿效日本、美国的教育在中国建立了新的学制,并且把职业教育的某些做法渗透到普通中小学教育之中。摘编自俞启定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形成的探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职业技术

9、教育的新发展及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00一2000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力量源泉时期国家主要力量源泉16世纪西班牙黄金、殖民贸易、雇拥军、王朝联系17世纪荷兰贸易、资本市场、海军18世纪法国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19世纪英国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和借贷、海军、自由主义规范、岛国位置20世纪美国经济规模、科技领导地位、地理位置、军事力量和结盟、全球化文化和自由主义的国际制度摘自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综合上述表格信息,自拟一个观点,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具体合理,史论结合)。三、选做题【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1小题,满分15

10、分)15材料 元代以来中央政府推行的土司制度,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街,以进行间接统治。明清时期,这种制度落后性日益显著。土司统治,斌役无名,刑杀任意,而且土司之间经常互相攻伐,给土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领损失。雍正四年,雍正帝接纳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在滇、黔、桂、川、湘、鄂六省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即废除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在推行改土归流的过程中,鄂尔泰主张“改归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献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土司改土归流原属正务,但有应改者,有不应改者;有可改可不改者,有必不可改者;有必应改者而

11、不得不缓改者。审时度势,顺情得理”。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在原土司领地分别设置府、州、厅、县,实行和内地一样的各项制度,如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到雍正八年,云贵地区基本完成了改土归流。摘编自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再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帝“改土归流”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雍正帝“改土归流”的作用。四、选做题【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共1小题,满分0分)16材料 而在同一年的早些时候,4月l日的夜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忧心忡忡地向世界日报的柯布尔先生讲了下面的一番话:“战争会使我们所知道的世界翻身。只要我们不参加战争,则中立主

12、义还可以有优势地位,假使我们加入了协约国方面,则世界就会离开了和平的基础,而进入了战争的基础了。那就是说我们也和旁人一样的丧失了头脑,不再有是非的考虑,那也就是说这个半球上的大多数人民都会发了战争狂,放弃了冷静的思考,而集中其精力来从事于毁灭。”威尔逊又说美国的宣战,其意义即等于德国已经被击败了,而且是相当的惨败,所以结果将是一个指定的和平和胜利的和平。威尔逊的这种矛盾的心理,没有能档住美国公众对惩罚德国的义愤,美国终于参战了。不过,欧洲的政治家们不是像威尔逊总统一样,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称为“胜利的和平”或“指定的和平”,而是尖锐地指出:欧洲失去了无胜利有和平的机会,得到了有胜利而无和平的

13、结局。摘编自王苏波恶魔在排徊对20世纪战争的回顾与反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威尔逊的矛盾心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人“得到了有胜利而无和平的结局”的理解。五、选做题【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共1小题,满分0分)17材料 曾国藩的洋务思想最早起萌于咸丰十年。北京条约刚刚换约,俄国公使表示,愿派兵船帮劝清政府镇压太平军,曾国藩复奏认为,这是洋人主动向清政府表示和好,朝廷应该抓紧这个难得机会,“将此两事妥为经划”,借以搞好同西方列强,尤其美、俄两国的关系,这样,“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优,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两年后,曾国

14、藩的洋务思想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在日记中写道:“与募府诸君畅谈,眉生言及(夷)务,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即内地民人处处媚(夷)艳(夷)而鄙华、借(夷)而压华,虽极可恨可恶,而远识者尚不宜在此等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求贤才为急务,以学做炸饱、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摘编自朱亚洲借国落传(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的洋务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曾国藩的洋务思想。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

15、历史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分析】本题考查宗法制需要掌握宗法观念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宗法观念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盛行宗法观念,题干材料的这些的规定是在维护宗法伦理秩序,故B项正确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基本权益是得不到保护的,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规定仅仅是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起不到稳定家庭婚姻关系的作用,故C项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