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1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3752724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1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1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1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12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12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1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为共产党员、作为政协人,我们要靠得住,政治上绝对过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2017年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春秋战国时期某显学学派提出:“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这一学派()A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B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开拓做出重大贡献C代表作道德经为后世道教提供理论D备受秦王嬴政赏识成为治国的思想2东晋南朝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弼之撰十八州士族谱,共七百多卷。宋刘湛、齐王俭、梁王僧孺也都有谱学专著。谱学盛行反映了()A士族用谱学挽救衰亡的命运B士族注重本家族的谱系

2、C突破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D谱学是选官的重要依据3唐代诗人杜牧上李太尉江书中曾谈到江淮间的草市,谓“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由此可以获悉()A突破政府对商品交易的时间限制B促进了江河沿岸富家大户的形成C草市交通便利政府往往任其发展D唐朝后期草市已获得了一定发展4某学者称:“中国几千年来未有真正之外交机构,却在外来屈辱中实现了外交的真正转型。”这一转型指的是()A清政府被迫划定租借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D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5邓实认为:“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

3、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对邓实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维护儒学地位,且易导致复古守旧B与新文化运动完全背道而驰C反对儒学独尊,倡导中西文化并存D认为西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6至1922年,在全国的一百五十万枚纱锭中,集中在上海的竟上升至41.8%,此外,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五个城市又集中了37.9%,剩下只有20.3%的纱锭分布在全国广袤的其他地方。这主要说明我国的民族工业()A轻工业部门发展不平衡B轻工业发展迅速C轻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D轻工业发展受挫7对于“大跃进”,苏联开

4、始热情支持和赞扬,后来逐渐冷静下来。对于人民公社,苏联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怀疑的态度,并一直保持沉默。由于担心中国的做法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影响,苏共二十一大间接地对中共提出批评。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苏联反对中国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B苏联不希望斯大林模式弊端再次在中国上演C苏联担心中国名为“超英赶美”实为赶超苏联D中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大大刺激了苏联8“对雅典城邦传统诸神的信仰,此时正逐渐受到损害,而一种更具批判性的、更为世俗的精神正在强有力地上升这一演变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达到最为深刻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演变时期产生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宣扬相对主义和怀疑论B主张提倡要有勇气运用

5、你自己的理智C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D肯定人的价值,反对教会神学的束缚9美国学者菲利普这样评价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对这部宪法描述正确的是()A总统任命内阁须经参议院同意B内阁和总统须对议会负责C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与平衡D利用内阁限制袁世凯专权10“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英西海战 中法战争 美苏冷战 美国独立战争。ABCD11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

6、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A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B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C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12“它是作为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载入苏联历史的”。这是俄罗斯学者菲利波夫对第八个五年计划的评价。“最成功”指的是()A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B拄着拐杖在二战后初期迅速崛起C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优势地位D苏联成为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汉元帝初元元年,关东遭灾,朝廷下旨:“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

7、西汉会要“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许送近便居养院,给钱米救济”,“京师旧置东、西福田院,以廪老疾孤穷丐者,其后给钱粟者才二十四人,英宗命增置南、北福田院,并东西各广官舍,日廪三百人。岁出内藏钱五百万给其费,后易以泗州施利钱,增为八百万”“八月,置安济坊养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安济坊钱米依居养法,医药如旧制”宋史食货志材料二 我们补救的措施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其目的在于救济,减少和预防未来的失业,第二类是为了在当前紧急情况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来救援失业者,我们社会保险立法就是解决第一种的尝试,我们的工赈计划则是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尝试。王营宝浅析罗斯福时期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请根据材料一并

8、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有哪些方面以及评价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现代化是指使人类社会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它是以工业化实现为核心的全面社会变革。 MBA智库百科现代化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多元驱动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是多样化和差异性的统一。王浩斌王飞南现代

9、化理论与理论的现代化对现代化理论历史演进的理性思考在主张文化是现代化的独立动因一派的学者中,当数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美国政治学家帕森斯和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前者着重于社会文化和宗教精神,而后者则着重于政治文化。马克思和其他许多学者认为,文化是对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谢立言,肖北庚文化与现代化:原因还是结果请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变迁与现代化”这一主题,自拟一个题目,然后加以论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材料一 各督抚将所属钱粮严行稽查,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毋得苛派民间,毋得借端掩饰。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三年补完之后,若再有亏空者,决

10、不宽贷。其亏空之项,除被上司勒索及因公挪移者,分别处分外,其实在侵欺入己者,确审具奏,即行正法。倘仍徇私容隐,或经朕访闻得实,或被科道纠参,将督抚一并从重治罪。(清)胤禛撰上谕内阁材料二 康熙末年腐败滋生,社会黑暗,雍正皇帝大刀阔斧反腐改革治吏。当时的浙江省“风俗浇漓,甚于他省”,雍正帝采纳了吏部的意见,设立“观风整俗使”随后,中央又向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区派出了“观风整俗使”另外,雍正帝还在朝廷中直接派出了御史,代表中央去地方工作,整顿地方,名曰监察御史。雍正元年,雍正帝下旨设立会考府,把所有的钱粮事务总揽于中央,并督促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有丝毫懈怠。耗羡,又称火耗,是一种征收正项赋税钱粮之

11、外的附加税,名为征税,实已成为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一种手段。雍正帝即位后多次颁布谕令,令百官耗羡归公,集中归于藩库管理。火耗归公后,一部分用来弥补亏空,一部分当作养廉银由上至下发放。摘编自王卓飞、陈珑中雍正朝反腐机制及启示材料三 雍正时先后担任河南巡抚的石文焯、田文镜严格执行雍正命令,石文焯将巡抚衙门“所有司道规例,府州县节礼,及通省上下各衙门一切节寿规礼,尽行革除”。田文镜“家人吏役约束颇严,门包小费一概谢绝”。宋舜志雍正的吏治整顿(1)根据以上材料,总结雍正反腐败的措施。(2)根据以上材料,谈谈雍正的反腐败措施对当今社会的反腐有何借鉴意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6材料:中国军民自1937

12、年起就不屈不挠地与装备上远为优越的敌人英勇斗争,牵制和吸引了包括关东军在内的180万以上的日军。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0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区伤亡人数之首。朝鲜人民和越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在艰苦的条件下不屈不挠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45年8月,朝鲜人民革命军在苏军帮助下解放了朝鲜北部,日本帝国主义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终于结束。越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八月革命”,9月2日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东南亚各国有大量华人和华侨,他们在抗日斗争中为所在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马来西亚人民抗日军举起了象征马、华、印三个主要民族团结的三星旗坚持武装,菲律宾人民抗日军粉碎了日

13、军多次围剿和诱降,缅甸和印尼的抗日解放斗争在共产党的参与下秘密组建了反法西斯组织,以地下或合法形式进行反日斗争。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洲各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共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洲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7材料 阮元,生于扬州府城一个文武兼备的家庭。幼年、少年时代受父母的精心教育,为日后的学业精进打下良好的基础。阮元的家乡扬州府地处南北大运河咽喉之要津,讲学与办学之风甚盛,外地文士与当地士人结合,切磋学问,既培养了人才,也造成文风兴盛。阮元在家乡有机会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及与友人研讨学问,离开故里也能向乡前辈

14、讨教。阮元是一个勤奋的人,聪明好学,在读书时多少注意学以致用,不间断地研究学问,在治学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做,不是为标新立异而创异说。经学、文字学、金石学、天文历算学、史学、地理学、校勘学,无不涉猎,尤专于经学,编撰有掌经室集畴人传十三经校刊记经籍幕话积古斋钟鼎弃器款识国史儒林传等巨著。李元度说:“以经术文章主持风会,而其人又必聪明早达,扬历中外,兼享大年,其名位著述足以卉冕群才,其力尤足提倡后学,若仪征相国,真其人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阮元取得突出的学术文化成就的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阮元学术文化成就的影响。2017年江西省重点

15、中学协作体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春秋战国时期某显学学派提出:“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这一学派()A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B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开拓做出重大贡献C代表作道德经为后世道教提供理论D备受秦王嬴政赏识成为治国的思想【考点】32: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墨子主张“兼爱”(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的阶级差别)“非攻”(反对战争,在当时主要是反对不正义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解答】“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意思是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