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3749005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为共产党员、作为政协人,我们要靠得住,政治上绝对过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四川省射洪县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中子是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的,并因此于193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B、 1847年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在理论上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C、 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

2、于向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D、经典力学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适用于微观粒子和低速运动、弱引力场作用的物体。2、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吊起,A、B之间的距离d符合d=H-2t2(SI))的规律变化,(SI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则物体的运动是()A.匀变速曲线运动B.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速直线运动3、如图是地球的四颗不同的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近地卫星的周期可以大于24小时B: 同步卫星可以和月

3、亮一样高C: 四颗卫星的轨道平面必过地心D: 理论上极地卫星一定和同步卫星一样高4、质量是5kg的小球以5m/s的速度竖直落到地板上,随后以3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且小球与地板的作用时间为0.1s,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小球对地板的平均作用力为:A、150N,竖直向下B、450N,竖直向下C、90N,竖直向上D、130N,竖直向上5、如图,战机在斜坡上方进行投弹演练。战机水平匀速飞行,每隔相等时间释放一颗炸弹,第一颗落在a点,第二颗落在b点。斜坡上c、d两点与a、b共线,且ab=bc=cd,不计空气阻力。第三颗炸弹将落在()A: c点B: b、c之间C:

4、 c、d之间D: d点6、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现有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落点分别是a、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B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大C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D图中三小球比较,落斜面上时落在c点小球的重力功率最大7、甲、乙两名滑冰运动员,M甲=60kg,M乙=40kg,面对面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圆周运动进行滑冰表演,如图所示。两人相距0.8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9.2N,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两人的运动半径不同,甲为0.32m,乙为0.48mB: 两人的运动半径相同,都是0.45mC: 两人的线速度相同,约为40m/sD: 两人的角速度相同,约为6rad/s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OB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BC相接于B点,O端有一竖直墙面,一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现用质量为m1的滑块压缩弹簧至D点,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经B点滑上斜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并静止在斜面上,不计滑块在B点的机械能损失。若换用相同材料、相同粗糙程度、质量为m2(m2m1) 的滑块压缩弹簧至同一点D后,重复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相同

6、B. 两滑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C.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相同D. m2上升到最高点的后会滑下来9、为了测定子弹的飞行速度,在一根水平放置的轴杆上固定两个薄圆盘A、B,A、B平行相距2m,轴杆的转速为4800r/min,子弹穿过两盘留下两弹孔a、b,测得两弹孔半径夹角是600,如图所示.则该子弹的速度大小是( )A.360m/s B.720m/s C.108m/s D.960m/s10、如图是一种升降电梯的示意图,A为载人箱,B为平衡重物,它们的质量均为M,上下均由跨过滑轮的钢索系住,在电动机的牵引下电梯上下运动.如果电梯中载人的总质量为m,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电梯即将到顶

7、层前关闭电动机,依靠惯性上升h高度后停止,在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情况下,h为()A. B.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对得2分,有错或不选给0分,共16分)11、质量为M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滑块以某一水平速度沿木板表面从A点滑到B点,在板上前进了L,而木板前进了s,如图所示,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A、 摩擦力对滑块做负功为mgLB、 摩擦力对木板做正功为MgsC、 系统产生的热量为mgL D、M、m组成的系统在此过程中动量守恒12、如图所示,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运行速率为v1,向心加速度为a1;

8、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A. B. C. D.13、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直线向左运动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上,这时速率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则有B: 若,则有C: 不管多大,总有D: 只有时,才有14、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L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此物体A

9、在位移L=3m时的动能是15JB在位移L9 m时的速度是3 m/sC在OA段运动的加速度是1. 5 m/s2D.在AB段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1.0m/s2三、实验题(6分+8分=14分)15、(6分)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小沙桶,当滑块M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正确地完成该项实验,则:(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和(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

10、质量m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实验时要做的步骤是16、(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的末端,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三个落地处.(1)应该用什么方法找出落地点的平均位置( )A、 记下每次落点到O的距离,然后取平均值;B、 选择其中一次认为比较准确的落点,量出该点到O的距离;C、 多做几次实验,用尽可能小的圆

11、把所有的落点都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D、 为了避免误差过大,只需做一次碰撞,找到其落点位置,就可以了。(2)已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由图可以判断出Q是碰后 球的落地点,P是碰后 球的落地点.(填“A”或“B”)(3)用题中字母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4分)四、计算题(8分+8分+9分+15分=40分,要求写出重要的公式和解题步骤以及必要的文字说明)17、(8分)质量为m的卫星在离地面R0处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的半径也为R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数G,求: (1)地球的质量M; (2)卫星的线速度V大小.18、(8分)某种型号的轿车,其部分配置参数如表所示。

12、若该轿车行驶过程中所受摩擦阻力大小始终不变。求:长*宽*高(mm)486518201475净重(kg)1540车身结构4门5座三厢车变速箱七档双离合发动机排量(mL)1984水平直线路面最高车速(km/h)216额定功率(kW)120(1)若轿车在水平直线路面上以最高车速匀速行驶时,发动机功率是额定功率,此时牵引力多大?(2)在某次官方测试中,一位质量m=60kg的驾驶员驾驶该轿车,在水平直线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将车速由零提高到V1=108km/h,用时9s,则该车在此加速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多少?19、(9分)如图11所示,BC为半径R=2.5m的1/4圆弧,AB为光滑水平轨道,两轨道在B处相切连

13、接;AB轨道上的滑块P通过不伸长的轻绳与套在竖直光滑细杆的滑块Q连接;开始时,P在A处,Q在与A同一水平面上的E处,且绳子刚好伸直处于水平,固定的小滑轮在D处,DE=3m不计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和空气阻力,现把Q从静止释放,当下落h=3m时,P恰好到达圆弧轨道的B,且对B无压力。取g=10 ms2。试求:(1)在P到达B处时,P的速度大小;(2)在P到达B处时,Q的速度大小;(3)滑块P、Q的质量之比,即?20(15分)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A放在水平地面上;B、C两物体通过细绳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用手拿住C,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ab段的细线竖直、cd段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B的质量均为m,C的质量为4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C后它沿斜面下滑,A刚离开地面时,B获得最大速度,求:(1) 从释放C到物体A刚离开地面时,物体C沿斜面下滑的距离.(2) 斜面倾角(3) B的最大速度vBm我们要跟得上,能力上胜任岗位;我们要干得实,工作上细致严谨;我们要扛得起,责任上敢于担当;我们要行得正,廉洁自律干干净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