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上传人:爱****馆 文档编号:636381 上传时间:2017-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心理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闻心理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闻心理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闻心理学概论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心理学概论复习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怎样增强新闻敏感、1 培养高尚人格品质,优化记者的职业敏感2 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3 扎到生活的海洋中,贴近生活的脉搏2、新闻采访心里的特点1 新闻采访心理离不开对新闻基本特征的认知 新闻采访是一场探求事实真相的战斗,要求记者在尽 量短的时间里,在意料不到的情况下能够排除干扰, 迅速的、准确的、生动的认知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物。 新闻的特征:时效性、真实性2 新闻采访心理离不开对采访环境的认知和把握 从记者活动的舞台是整个世界的角度看,采访 环境即社会环境。但是采访环境一般并不会直 接影响采访活动,对采访活动直接起作用的是 采访情景。 采访情境不同于一般的采访环境,而是记者和 采访对

2、象“从主题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记者选择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采访随想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这个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最具体 的客观环境认知和控制的程度。采访环境:绿色:指采访双方情绪愉快,事实真相会自然而然的 随着谈话的进程而表露出来。 黄色:采访对象不安的情绪可能会使事实真相蒙上浓 重的感情色彩。 红色:表示采访处于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况,危机随 时可能发生,采访对象指责与敌对的情绪随时都可能 爆发出来。3 采访心理主要是在人际互动中产生的 采访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活动。而新闻活 动是沟通交流情况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 与人之间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相互传达 的基本方式。 采访心理主要是在人际互动中产

3、生的,是记 者和采访对象围绕着新闻事实的“取”和 “给”的矛盾中产生的。4 采访活动中的心理互动属于角色互动 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一般来说是一对一 的交往,但是记者不是代表着个人而是 代表着某个新闻单位(某个阶级、某个 集团或某个政党的利益) 。许多情况下, 采访对象也不仅仅代表他自己,也代表 着某种群体或者党派的利益。3、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社会认知模式 :用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记者采访活动中的认知过程就是探讨记者如何在客观环境中获得、加工、存储、使用信息的过程。(一)采访的客体源:客体是引起记者一系列认知活动的刺激 物,是记者在采访中认知的对象,包括 人、事、物,其中人是核心。(二)注意的选择:

4、 注意的定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的大脑在某一时刻内只对有限的信息进行加工。注意有一定的选择功能,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和兴趣。 注意的选择功能保证记者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清晰的加工和编码。(三)记忆对输入信息的影响(四)思维对输入信息的控制和处理策略 (五)行为输出:记者的内在思维策略是通过外显的采访 行为体现的, 记者通过思维不断的观察、分析变化着 的客观环境,据此在行动上做出相应的 灵活反应,这种行为反应就是行为输出 。(六)噪音:造成采访失败的各种主客观条件都可以 称之为采访活动中的噪音。 主观原因形成的噪音: 1、违背职业道德,制造假新闻。 (假新 闻、北京电视台报道的“纸陷包

5、子”) 2、接受贿赂搞有偿新闻 3、采访不深入,奉行拿来主义客观原因形成的噪音: 1、采访的对象不配合 2、文化因素4、社会认知:是指在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于交往对象、对于自己、对于交谈者相互关系的认知。新闻采访的过程是一个社会认知的过程。比如采访对象和记者在认知对方、认知自我以及认知相互关系的极其复杂的种种矛盾。5、认知对方 (一)认知对方的目的、动机 记者和采访对象参与采访活动的目的和动机对于采访过程起着引发、指向和强化的作用。 采访对象了解记者采访自己是为什么? 记者也要了解采访对象接受采访的动机。 (出名还是阐明问题的立场?)(二) 认知对方是不是合格的对话者对于记者来说:

6、 1、采访对象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人【采访对象与要调查的事件或欲报道的对象是个什么关系?】 2、找到的这个采访对象能不能提供真实的情况 对于采访对象来说:记者是否“知音”“善写”(三)认知对方的个性特点 采访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艺术。6、印象管理:是指有意识的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形成某种的印象的过程。在人际交往中,行为者选择适当言辞、表情、或动作,以使知觉者对自己产生某种特定的看法。7、人际吸引:是指人际交往中形成的、 以感情因素为主的对交往对象给予积极评价的倾向。 (一)接近吸引律 1、时空接近 2、兴趣和态度相似(二)情感吸引律8、新闻写作心理的特点。指新闻记者在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认知、理

7、解)和外化(物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 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规律。9、新闻写作的特点特点:1)强调的是新闻写作主体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出现的心理活动 2)记者的写作心理是指把采访获得的材料内化为主体的认识再外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 3)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所以被记者 内化了的新闻素材和外化了的新闻作品,就二者信息的量和质的方面看,并不是经常地、完全对等的 4)记者在写作中 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和规律是新闻写作心理的核心 5)新闻作品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记者的“ 本质力量的书 ” 10、新闻写作灵感产生的条件1 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明确的创新意识2 全神贯注,殚精竭虑,调动全部精神力量写作3 充分

8、利用原型启发4 牢牢把握潜意思活动的最佳阶段5 要保持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6 要立即记录刚刚迸发出的灵感11、受众心理的互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传者和受众之间以及受众和受众之间12、受众注意的类别: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1 无意注意:(即不随意注意)是受众的常态2 有意注意:(即随意注意)是受众的兴趣和需要之所在3 有意后注意:(即随意后注意)会使受众乐此不疲13、受众注意的特征: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持续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根据受众注意的五个特征,传者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14、注意的选择性强调人的注意在某个时间内对于呈现在面前的两种或者两种以前的

9、刺激,一般只能选择其中的某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其他的刺激。15、新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接受暗示心理从众心理新闻舆论和受众的从众心理受众的从众心理和人民群众的凝聚力逆反心理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新闻报道在时机上的控制和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新闻报道在量上的控制和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16、新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1、接收暗示心理是指受众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接受将某种意图隐蔽其中的新闻报道影响的一种心理现象2、受众的从众心理是指受众个体在强大的新闻舆论或由这种舆论而引起的人际压力下,然自居或不自觉的在社会知觉、社会判断、态度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新闻舆论相一致的现象。在正确的新闻舆论的影响下,这种从众现象有

10、助于宣传者意图的贯彻;反之,则有可能会对社会产生破坏性作用。3、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指当新闻报道同受众需要不相符合是产生的与传者意图相对立的情绪体验或者行为倾向。逆反心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逆反心理在客观上可以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消极的逆反心理则会削弱宣传的效果。消极逆反心理的产生的原因既可能来自传者,也可能来自受众,对此,缠着应及时加以引导,特别避免新闻报道出现失真、失实、失策、失当、失误等问题。4、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指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能否接受的主观感受。接受,则可能承受;不接受则可能因一时无法承受造成的。为使受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传者在新闻宣传上应把握好报道时机和对宣传内容上的合理控

11、制。17、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新闻传播活动中,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有很多,然而最常 见的有新闻传播者因素、新闻信息的传递、新闻受众的因素和情境因素等四种 18、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新闻传播着的因素:权威性(传者的地位、威望和资历等)可信性(传者的宣传动机是否公正无私)喜爱性(传者吸引力的大小)睡眠者效应(信息内容往往比信息源本身给受众留下的印象更深)19、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新闻信息的传递因素 :态度的差异(就是新闻信息的内容、观点与受众当 时所持态度之间的岐异程度)唤起恐惧(就是用带有易引起人们产生恐惧情绪的信 息去改变受众的态度)单方面论证与双方面论证(在传播中是只摆出正面观点,还是同时

12、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更易使受众接受)结论的引出或结论的得出(传者的意图是由传者直接道出,还是由受众自己得出更具说服力)心理控制法(新闻传播着对于某些新闻事件采取低调、淡化或回避的处理方式,目的是控制受众的心里朝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20、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新闻受众的因素: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选择(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心理免疫,有角预防灌输*(当受众对某些问题的反面观点事先有了思想准备,就能在该问题出现更大的压力时,仍能坚持固有的态度)人格变量(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气质类型和自我防卫程度)21、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情境因素:分心(就是受众因受外界噪音的干扰处于精神涣散的状态时易接受传者的观点)强化(指把说服信息与强化刺激联系起来,有可能提高传播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