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治世香港版教学讲义

上传人:叁*** 文档编号:635884 上传时间:2017-04-2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5.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唐治世香港版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隋唐治世香港版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隋唐治世香港版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隋唐治世香港版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隋唐治世香港版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隋唐治世香港版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治世香港版教学讲义(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节 开皇之治 第 2 节 贞观之治 目 录 第 3 节 开元之治 隋唐治世简表 隋文帝 开皇之治 581-600 年 唐太宗 贞观之治 627-649 年 唐玄宗 开元之治 713-741 年 开皇年间的文治武功 1. 革新制度,注重吏治 中央设五省六曹,地方省并为州县二级 第 1 节 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革新制度方面有哪些建树? 语译: 那时杨尚希看到全国州郡数目太多,于是上奏隋文帝: 臣认为,现在郡县数目远多于古代,以致有些州郡范围小得不足百里,数个县并立一地。或是当地户口不足一千,却由两郡分治 所民少官多,十头羊却有九名牧人 若能保存重要的,裁撤闲置的,并合并小的州郡,国家财政就不

2、会浪费 文帝阅后甚为嘉许,就下令省并州郡。 罢天下诸郡 (杨)尚希见天下州郡过多,上表曰: 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 帝览而嘉之,于是遂罢天下诸郡。 隋书 杨尚希传 隋文帝下令省并地方州郡,带来甚么好处? 隋代武士俑(左)及骑兵俑(右) 开皇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1 节 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革新制度方面有哪些建树? 1. 革新制度,注重吏治 改良北周府兵制度,农民服役兵农合一 以考试选任官吏,任人准则以学问为先 地方长官每年到中央述职,废除他们自任僚属的权力 2. 发展经济,整理财政 实行大索貌

3、阅清查户口 行输籍法重新厘定税额 开皇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1 节 开皇之治 语译: 当时山东地区承袭北齐时的风气,惯于弄虚作假,逃避税役者十之六七。很多人为沉重税役所苦,都谎报年龄,诈称年纪老迈或者年幼,以逃避赋税及力役。文帝下令州县官吏根据户籍记录,对户口成员体貌逐一核对,若发现有虚报,地方官员令将发配处分。 结果增加人丁达四十四万三千,重新归入名册的户口则有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个。 课户大增 是时,山东承齐俗,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现免租赋。高祖(文帝)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 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 隋书 食货志 经

4、过人口调查及整理、户口大增,这对国家有甚么好处? 隋代建设图 留意仓窖设置在甚么地方。 2. 发展经济,整理财政 开皇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1 节 开皇之治 隋文帝推行了怎样的仓储政策?目的是甚么? 设置官仓贮存粮食,乡间设立义仓以备荒年 2. 发展经济,整理财政 沿用北周均田制度,宽减徭役,与民休养生息 开皇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1 节 开皇之治 3. 多方建设,计虑长远 长安受战乱破坏,规模亦小,遂另建大兴城作首都 修葺长城,巩固边防 开凿广通渠便利漕运,南方物资可直抵京师 3. 多方建设,计虑长远 运河与国运的关系 运河对于第二次大一统帝国的贡献,既然连系军事政治重心的北方与经济重心的南方,

5、以便因凝结为一个坚强牢固的整体而发生伟大的力量 当运河能够充分发挥它的连系南方作用的时候,这帝国 国运兴隆,反之,运河因受到阻碍而不能充分发挥 这个帝国 国运衰微。 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 开皇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1 节 开皇之治 1. 找出运河的位置。 2. 留意隋代还有哪几项大型建设。 从地图中所见,隋代开凿运河有何作用? 3. 多方建设,计虑长远 开皇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1 节 开皇之治 隋代建设图 开皇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1 节 开皇之治 4. 保存国粹,振兴文教 牛弘撰修制订新礼,取法南朝制定雅乐 收集天下遗书,鼓励民间献书,重抄残经,加以校订 5. 降服突厥,安定北边 军事进攻与政

6、治瓦解配合,启民可汗入朝称臣 隋五牙战船复原模型 隋代疆域图 1. 找出隋都大兴的位置。 2. 留意隋朝北边的外族。 开皇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1 节 开皇之治 5. 降服突厥,安定北边 开皇之治的影响 1. 兴革效果显著,政治局面稳定 2. 政制比较妥善,为后世所沿袭 3. 人口大幅增长,社会经济繁荣 4. 致力提倡文教,传统文化弘扬 隋文帝祈雨壁画 第 1 节 开皇之治 在隋文帝的统治下,国家 一片升平。 被贬杀的大臣包括刘昉、郑译、贺若弼等,以致晚年辅弼无人 1. 贬杀大臣 隋文帝的过失 2. 苛察严刑 以严刑对付贪官污吏 盗边粮一升以上者处死,盗一钱以上者弃市,知情不报者亦处死 功臣凋零

7、 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 隋书 文帝本纪 语译: 隋代的一众开国功臣,很多都被隋文帝诛杀和因罪罢官,罕有能够留下。 文帝贬杀大臣,造成甚么后果? 第 1 节 开皇之治 隋代速亡,隋文帝应负上甚么责任? 偏听偏信,废太子杨勇,改立杨广 3. 偏信易储 杨广假意向皇后哭诉 隋文帝的过失 第 1 节 开皇之治 隋代速亡,隋文帝应负上甚么责任? 改善隋代的五省六曹制,明确厘定三省职权,并设政事堂以提升效率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唐代的三省制有甚么特色? 1. 健全制度,修明政治 三省制运作示意图 第 2 节 贞观之治 唐太宗如何改革隋制,使臻于完善? 唐太宗巡视科举考试意想图 贞观年

8、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唐太宗如何改革隋制,使臻于完善? 确立科举制,修明政治 1. 健全制度,修明政治 唐太宗确立科举制,使此制度成为唐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排队待命往首都宿卫的府兵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唐太宗如何改革隋制,使臻于完善? 改良隋代府兵制度,兵农合一 1. 健全制度,修明政治 唐太宗的用人态度,为国家带来甚么影响? 原属 人物 官职 太宗 亲戚 旧属 李建成 刘武周 李密 薛举 高袓仇人 尚书右仆射 杜如晦 尚书右仆射 魏征 谏议大夫 王珪 李靖 尚书右仆射 知人善任,用人唯才,不问出身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唐太宗如何改

9、革隋制,使臻于完善? 1. 健全制度,修明政治 房玄龄 尚书左仆射 尉迟敬德 大将军 长孙无忌 尚书右仆射 李勣 兵部尚书 褚遂良 中书令 后人对唐太宗有何评价? 广开言路,扩大谏官职权 英主之范 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旧唐书 太宗本纪 语译: 听从劝谏不受煽惑,从善如流,千百年来可以受此称赞的,只有唐太宗一人罢了。 魏征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唐太宗如何改革隋制,使臻于完善? 1. 健全制度,修明政治 派黜陟大使巡查全国,写刺史政绩于屏风,作升降机之根据 唐太宗写刺史成绩于屏风之上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唐太宗如何改革隋制,使臻于完

10、善? 1. 健全制度,修明政治 2. 平抑门第,匡正时弊 命高士廉等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本朝功臣代替世冑,以科举取代门第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3. 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吸取隋朝速亡教训,力纠缺失,恤民利民 行均田制、租庸调制,鼓励生产,恢复和发展经济 租庸调制背后为民制产的精神,为人民带来甚么益处? 提高生产力 第一、在其轻徭薄赋的精神 租庸调制的第二优点,则为税收项目之列举分明 更要重的一点,租庸调制的后面,连带的是一个为民制产的精神。 钱穆:国史大纲 庸调银饼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3. 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按租庸调制规定,不产绢麻的

11、地区,可以折银缴纳。 4. 弘扬学术,昌明文教 从文学馆延聘学士,设弘文馆讨论治道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令孔颖达等编订五经正义、房玄龄和魏征等监修晋书、隋书等,建立官修史书的制度 大兴国学,以名儒任教,四方外族子弟来华学习 敦煌壁画描绘的唐代学堂 5. 安定边境,恩威并用 派兵主动出击厥,解除厥的威胁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你认为是否只因 唐的兵力强盛?还是有其他原因? 唐太宗与突厥可汗于渭水便桥上结盟 唐代疆域图 1. 找出唐代边境民族的位置。 2. 留意唐代疆域所及之处。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唐太宗被尊为天

12、可汗,你认为是否只因 唐的兵力强盛?还是有其他原因? 唐客使图 先后降服厥、吐蕃、回纥、契丹、薛延陀等,四夷宾服,尊太宗为天可汗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你认为是否只因 唐的兵力强盛?还是有其他原因? 5. 安定边境,恩威并用 唐太宗尝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你认为是否只因 唐的兵力强盛?还是有其他原因? 5. 安定边境,恩威并用 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时的情景 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 创新政制 发展经济 唐太宗上承隋代及唐建国以来的制度,加以改善,各种制度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

13、、均田制、租庸调制等更加完备。 隋文帝刷新了各种制度,为唐以后历代所沿袭,包括中央五省六曹制、地方州县二级制、科举制、府兵制、均田制等。 隋文帝推行均田制,减轻租调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同时,核查全国户籍,扩大纳税网;设置仓窖,储存粮食,惠及后世。 唐太宗在武德年间已开始实施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基础上,注意轻徭薄赋,不夺农时,使得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贞观之治与开皇之治比较表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 大兴文教 降服突厥 唐太宗开设弘文馆,征集图书;命人撰定五经正义,统一南北经学;设置史馆,开官修史书风气。 隋文帝鼓励献书,整理图籍;制订新礼雅乐,推行全

14、国。 隋文帝派兵击败突厥,又用计离间,终使突厥分裂,最后降服称臣。 唐太宗派兵大破厥,消除厥的威胁。 两个治世有何相同之处? 贞观之治与开皇之治比较表 贞观年间的文治武功 第 2 节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影响 1. 社会经济繁荣,奠定唐代基业 史载贞观四年,全国被判死刑者仅 29 人;米价每斗三、四钱,外户不闭,路不拾遗 2. 制度更趋完备,多为历代师法 3. 外人来华留学,文化传遍东亚 4. 四夷宾服大唐,国威远播四方 第 2 节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影响 第 2 节 贞观之治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给吐蕃国王,以示友好 日本往来中国的海船 日本人往中国的入境证 1. 发动兵变夺太子位,开启李氏骨肉相残先例 唐太宗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