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上传人:叁*** 文档编号:635852 上传时间:2017-04-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学 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建筑设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本学科领域的专业领导者。基本规格: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懂得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遵纪守法;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2. 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作风,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

2、和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美学修养。3. 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能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4.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5.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以及进行国际交流。6. 比较系统地掌握建筑学专业所必需的人文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和技术经济、工程管理知识,掌握本专业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新动向。7. 受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较强的科研能力。8. 有独立获取新知识、提出问题、分

3、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具有较强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建筑设计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专业拓展及更新的良好素质。9. 具有较强的使用现代技术的能力,能够将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熟练运用于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二、培养人才的适应范围与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可从事于:1大中型建筑设计、城市建筑群体规划设计工作。2建筑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创作与技术管理工作。本专业的主要特色:1. 系统化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为特点的培养要求重视培养建筑师所应具备的分析问题与创造性地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2. 具有艺术与技术交叉培养的综合性特征

4、重视科学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艺术素质的培养,促进高品质建筑创作实践。3. 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依托甲级建筑设计单位作为实践与教学基地,形成以教学为中心,以设计实践训练为手段的整体的培养模式。三专业培养标准本专业要求达到:1 本科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1.1 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系统的、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1.2 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比较系统的建筑理论、各类型建筑的方案设计能力及大中型、复杂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1.3 具有系统工程的初步知识和较宽的专业知识;1.4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文献检索、情报信息利用方面的知识。2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2.1 具有熟练的制图能力和建筑美学的修养;2.2 具有建筑群

5、体规划设计、城市局部的详细规划设计和建筑材料、设备选用的能力;2.3 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试验、分析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2.4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运用和控制能力;2.5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2.6 具有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项 目 管 理 与协调能力;2.7 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译、写作能力;2.8 受到良好的职业建筑师训练,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3. 本科毕业生应养成的素质3.1 身心健康,视野开阔3.2 热爱祖国,品德高尚3.3 志存高远,意志坚强3.4 刻苦务实,精勤进取3.5 思维敏捷,乐于创新四、培养目标实现矩阵(见附件 2)五

6、、主干学科和相关课程主干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主要课程:公共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住宅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概论、设计基础、美术、中外建筑历史、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特色课程:公共建筑设计(省级精品课程) 、城市设计(省级精品课程) 、城市规划原理(校级精品课程) 、徽州建筑文化辅修专业课程模块:总计 30.5 学分。公共建筑设计(1)(96 学时,6 学分)、公共建筑设计(2) (96 学时,6 学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32 学时,2 学分) 、住宅建筑设计(48学时,3 学分) 、中国建筑史(40 学时,2.5

7、 学分) 、国外近现代建筑史(40 学时,2.5 学分) 、建筑构造(40 学时,2.5 学分) 、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96 学时,6 学分)选修专业课程模块:总计 10.5 学分。公共建筑设计(2) (96 学时,6 学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32 学时,2 学分) 、国外近现代建筑史(40 学时,2.5 学分)六、毕业合格标准1符合德育、体育培养要求。2最低毕业学分 220,包括形势与政策 2 学分。其中理论课程 164 学分(含通识教育课外 7 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 56 学分,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不得低于 6 学分(除第 1、第 4个小学期统一安排计 2 学分的教学内容外,其余 4 个学

8、分由学生在其余学期自行履修) ,个性化教育 6 学分(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设计,包含学校开设的各类课程及自我实践,计入第 10 学期) 。七、授予学位 本专业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标准学制为五年。标准学制 五年八、课程配置流程图(见附件 1)附件 1: 建筑学专业课程配置流程图附件 2: 建筑学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矩阵本科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 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本科毕业生应养成的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数学的基础知识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为专业服务的其它知识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信息

9、获取与综合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初步审美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身心健康视野开阔热爱祖国品德高尚志存高远意志坚强刻苦务实精勤进取思维敏捷乐于创新形势与政策 英语 大学体育基础 体育专项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军事理论 高等数学 C素描 色彩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建筑CAD(1)(2)(3)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中国建筑史 外国古代建筑史 国外近现代建筑史 城市规划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导论 设计基础(1)(2)(3) 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 建筑材料 建筑构

10、造(1) 公共建筑设计(1)(2)(3) 建筑物理 建筑设备与选型 场地设计 概念设计训练 住宅建筑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 手绘表现 建筑模型 现代建筑构图 测量学 1 建筑防火 西方美术史 市场预测与决策 雕塑 建筑结构选型 建筑摄影 建筑形态与造型语言 建筑创作理论与方法 环境心理学 绿色建筑概论 建筑构造(2)与装饰材料 建筑鉴赏与述评 中国古典 园林建筑施工 室内设计 工业建筑设计原理 园林植物与应用中外建筑学经典名著选读 建筑师修养 建筑经济 建筑法规 专业英语 风景旅游建筑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徽州建筑文化 中国传统环境理论 建筑遗产学 入学教育 毕业鉴定 创新教育 军事训练 公益劳动 英语强化 国内外建筑新信息报告 工程训练D构造实习 公共建筑设计设计周 居住区规划设计周 建筑认识实习 古建筑测绘实习 建筑设计院实践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