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3490312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自查我局不存在应列未列单位账户、账簿的各类财政性资金,不存在套取财政性资金设立“小金库”或隐瞒、转移、私分国有资产和财政性资金等问题。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分数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

2、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

3、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

4、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

5、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1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汉朝家庭教育在内容上以玄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C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D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

6、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的态势。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D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朝经艺之所以在官

7、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答案】1C2A3D【解析】1试题分析:A是秦朝的措施B不是以玄学为主要内容,而是以经学为主要内容。D“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不是“家庭教育”是“诗书

8、教育”。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一些不同的对应关系、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D“除富商外的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还应该包括“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

9、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郭琇,字华野,山东即墨人。康熙九年进士。十八年,授江南吴江知县。材力强幹,善断疑狱。征赋行版串法,胥吏不能为奸。居官七年,治行为江南最。二十五年,时河督靳辅请停濬下河,筑高家堰重堤,清丈堤外田亩以为屯田,谓可增岁收百馀万。巡抚于成龙议不合,上令尚书佛伦往勘,主辅议。二十七年,琇疏劾

10、辅治河无功,偏听幕客陈潢阻濬下河。上御乾清门,召诸大臣,下琇疏,令会同察议。寻辅入觐,复召诸大臣与议。琇申言屯田害民,辅坐罢,而擢琇佥都御史。大学士明珠柄政,与余国柱比,颇营贿赂,权倾一时,久之为上所觉。琇疏劾明珠与国柱结党行私,详列诸罪状,并及佛伦、傅拉塔与辅等交通状,于是明珠等降黜有差。琇直声震天下。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琇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狱未具,琇疏言:“左都御史马齐於会讯时多方锻炼,必欲实以指使诬劾罪。”诏责琇疑揣。寻法司奏琇请讬事实,当夺官。上以琇平日鲠直敢言,改降五级调用。三十八年,上南巡,琇迎驾德州。既还

11、京师,谕大学士阿兰泰等曰:“原任左都御史郭琇前为吴江令居官甚善百姓感颂至今其人有胆量可授湖广总督令驰驿赴任。”琇上官,疏言:“黄州、武昌二府兵米二万七千有奇,运给荆州、郧阳汛地,悬隔千里,輓输费不赀,请改折色。江夏等十三州县有故明藩产,田瘠赋重,数倍民粮,请一律减徵。江夏、嘉鱼、汉阳三县濒江地,水啮土堕,有赋无田者三百馀顷,请豁免。”皆允行。四十年,以病乞休,上曰:“琇病甚,思一人代之不可得,能如琇者有几人耶?”未几,琇以病剧再疏求罢,仍慰留。五十四年,卒。(节选自清史稿郭琇传)【注】濬,同“浚”,开浚,疏通汛地:军队驻防之地。在清代兵制中,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

12、逻的地区称“汛地”。 輓输:运输。輓:同“挽”。 折色:旧时指除米麦实物赋税之外的其他实物或货币,也称所征田粮等价的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亦用以称俸禄折发钱钞。 “啮”,侵蚀。 “堕”,山崩。4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任左都御史/郭琇前为吴江令/居官甚善/百姓感颂/至今/其人有胆量/可授湖广总督/令驰驿赴任/B原任左都御史郭琇/前为吴江/令居官甚善百姓/感颂至今/其人有胆量/可授湖广/总督令驰驿赴任/C原任左都御史郭琇/前为吴江令/居官甚善/百姓感颂至今/其人有胆量/可授湖广总督/令驰驿赴任/D原任左都御史/郭琇前为吴江令/居官甚善百姓/感颂至今其人/有胆量可授湖

13、广/总督令驰驿赴任/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力强幹,善断疑狱 狱:案件B琇申言屯田害民 申:再次C輓输费不赀 不赀:不计其数D辅坐罢,而擢琇佥都御史 罢:停止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清代科举的最高功名。经会试、复试和殿试取中后,方能称进士。这三个阶段的考试由皇帝圈题,钦定名次。B“京师”是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在中国古代,国家的首都通常称为京师,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C“总督”是清朝时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又称为“督宪”“制台”,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D“乞休”,自请辞

14、官退休。古代对辞官退休有多种称谓,如“挂冠”“乞骸骨”“乞身”“致仕”“解绶”“移病”“告老”等。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督靳辅以屯田增收为由奏请停止疏通河道,修筑高家堰大堤。巡抚于成龙不赞成此议。皇上派尚书佛伦前去调查,佛伦赞同靳辅的建议。B郭琇为官鲠直敢言,曾弹劾何督靳辅治河无功、大学生明珠与余国柱朋党、佛伦等与靳辅勾结串通。查实后,皇上罢免了明珠等大臣的官职。C皇上南巡回京后,钦点郭琇担任湖广总督。郭琇上任后,上疏建议改变军粮供给形式、或减免贫瘠土地的赋税,皇上全都同意了。D郭琇受山东巡抚钱钰贪污牵连,上疏辩解,皇上责怪他胡乱猜疑。后来,经法司查

15、明,郭琇在贪污案中却有不妥之责,皇上将他降官五级调用。8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句(3分)( )A上御乾清门,召诸大臣,下琇疏,令会同察议。皇上驾临乾清门,召集诸大臣,颁布了郭琇的奏疏,令诸大臣一起审察商议B左都御史马齐於会讯时多方锻炼,必欲实以指使诬劾罪。左都御史马齐在朝臣会审时多方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必定想要把我指使诬陷弹劾朝臣的罪名坐实。C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琇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御史张星法弹劾山东巡抚钱珏贪污,钱珏上奏辩解,因为涉及郭琇曾给钱钰来信嘱托举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人,钱钰拒绝了他,于是郭琇心怀怨恨让张星法捏造罪名弹劾,皇上下令法司审讯。D诏责琇疑揣。寻法司奏琇请讬事实,当夺官。诏书责怪郭琇怀疑揣测。寻找法司上奏郭琇请求帮助举荐的事实,判处他免官的刑罚。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大学士明珠柄政,与余国柱比,颇营贿赂,权倾一时,久之为上所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