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3489722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福清侨中高二(上)期中试卷语文必修五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3分)A辖制(xi) 饿莩(pio) 央浼(min) 辎重(z) B赝品(yn) 燥热(zo) 蜂窠(co) 束缚(f) C蹩进(bi) 癖好(p) 坍缩(tn) 模棱(lng)两可D涎水(xin) 打烊(yng) 翘首(qio) 纤维(qin)2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

2、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C.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D.中学生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常常自以为确凿无误,一经老师点拨,方知大谬不然。3选出文言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既自以心为形役 将有事于西畴 复驾言兮焉求 富贵非吾愿纤歌凝而白云遏 极娱游于暇日 而莫之夭阏者 之二虫又何知齐谐者,志怪者也 今臣亡国贱俘 则告诉不许A/ B/C/ D/4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初中时就听到梁任公饮冰室文集, , , , , , ,如此一想,也真要

3、掩卷肃容一番。原文是“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及至读了庄子,才知道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原来“饮冰”是指内心焦灼不安只以为饮冰室就是我们吃刨冰的冰果店,代表的是清凉的意思那么,梁任公原来在恣纵无碍的才华之外亦自有其生当乱世的忧怖注疏中说“晨朝受诏,暮夕饮冰,是明怖惧忧愁,内心熏灼”A B C D 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节选),完成文后各题。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

4、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

5、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5下列有关“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法”在文中指建筑物上的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B 在世界各建筑体系中,中国建筑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

6、柱、门窗和墙壁上,并且用彩绘图案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是中国建筑“文法”的一种体现。C“文法”在文中包括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所呈现出来的一定的风格的手法,它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D 文章的语法在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创造的多样性就大大减弱了。6下列对“建筑的文章”的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建筑的“文章”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庙宇等“鸿篇巨制”。B建筑的“文章”中,少不了“山亭、水榭、一轩、一楼”这样的“精致小品”。C建筑的“文章”中,有纯粹用作点缀装饰的“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等秀丽文字。D建筑的“

7、文章”中,在路的尽头立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也占有一席之地。7“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文法”指的是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沿用并发展下来的建筑惯例与审美方式。B“一定的拘束性”即建筑发展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为人们所遵守的基本思路和传统模式。C“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强调了设计与修建过程中建筑师们可以发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D“多样性的表现”既包括建筑中的“拘束性”和“灵活性”,又包括建筑中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一个无所畏惧的社会是可怕的佳 桐无所畏惧

8、,经常被用来描绘英雄。一个顶天立地的勇者,似乎也需有这样的风范。孔夫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德国哲学家康德面对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准则,称自己“愈思考愈觉神奇,内心也愈充满敬畏”。两位先哲并非先天胆怯,更非后天无知,而恰恰是超越常人的智慧,让他们多了一份敬畏之心。所谓敬畏,与一般的畏惧不同,它带着几分特别的敬重。最典型的是宗教徒,对神灵顶礼膜拜,丝毫不敢亵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过去人们眼中的许多神秘现象,都得到了理性的解答。但现代化可去除迷信,却不应去除敬畏;一个人可以不信神,却不能无视神圣的力量。我们首先应敬畏自然。相比宇宙和自然的无限,人的理性与能力是那么有

9、限,我们对世界的“未知”要远远大于“已知”。敬畏自然,就是承认我们自身的渺小,正视大自然的神圣。我们还应敬畏生命。生命都是神圣的,每个人之于他们的家庭、友人和团队,都是难以割舍的存在。敬畏生命,就是将人的生命摆在首位,而且珍视人的自由选择,维护人的发展机会。对生命的敬畏还应包括和我们一样有心跳、有亲情、有痛感与悲戚的其他生灵。我们同样需要敬畏法律、敬畏规则。法律、规则作为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一经确立,就具有不被逾越、不被变通、不被潜规则左右的神圣性。世间需要敬畏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敬畏历史、敬畏先贤、敬畏百姓、敬畏科学、敬畏正义。对其心存敬畏,不是受金刚怒目、铁棒皮鞭的恐吓,更多是发自内

10、心的尊重。从本质上讲,敬畏与信仰息息相关,没有敬畏之心,就没有信仰之真。当今社会,敬畏已染上浓厚的功利色彩,需不需敬畏,也要先问一声“有没有用”,对自己有用,就烧香拜佛;若不再管用,则立马丢开。因此,最被敬畏的往往是权势与金钱,但这两样东西最易变幻。敬畏的功利化,说明社会上普遍无信仰,意味着人们精神世界的荒漠化。当本该虔诚以敬的东西,都可用权换、用钱买时,这个社会即使堆砌出再多的眼前财富,也必定与真正的文明渐行渐远。怀敬畏心,虽不排除外在约束,但主要源于内心的自律。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有一道底线,这是不应突破的最后屏障,是我们必须敬畏的戒尺。无可否认,这条底线现今对许多人来说已可移动,但只要良知

11、未灭,它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仍然起作用。“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就道德层面,一个人可以不做君子,却不可以做小人;可以不忠言逆耳,却不可以奴颜婢膝;可以不襟怀坦荡,却不可以两面三刀;可以不乐善好施,却不可以为非作歹。心存敬畏,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做人底线的不懈坚守。一个民族在走向自由、民主、开放的同时,不可没有敬畏。一个无所畏惧的社会,恰恰是最可畏惧的。假如一切都无禁忌,那么一切都可被毁坏、被打砸、被妖魔化,于是什么房子都敢拆,什么古墓都敢挖,什么数据都敢造假,什么决策都敢拍板,什么官司都敢乱判这个社会将变得肆无忌惮,也势必进入为所欲为的恶性循环。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呼

12、唤敬畏,就是呼唤理性,呼唤良如、呼唤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求,但必须有所忌、有所惧,知晓前行又懂得停步,知晓获取又懂得放弃,由这样的公民支撑起的社会才健康、良性而和谐。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项是( )(3分) A宗教徒对神灵顶礼膜拜,丝毫不敢亵渎,这是带有几分敬重的畏惧的。 B现代化可去除迷信,却不应去除敬畏;一个人可以不信神,却不能无视神的力量。 C世间需敬畏的东西有很多,对它们心存敬畏,是靠外在的约束。 D敬畏与信仰息息相关,没有信仰之真,就没有敬畏之心。9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不管人类多聪明,人的认知和智慧都是有限的,这说明了人类应该敬畏生命。 B埃及“二战”盟军阵

13、亡将士墓碑上的话“对于世界,你只是一个士兵;对于家庭,你是整个世界!”体现了对法则的敬畏。 C华盛顿将就任美国总统比作“像走向刑场的囚犯”,这说明了总统更应敬畏生命。D父母生育了子女,就无权伤害子女的身体和健康,这体现了对法律的敬畏。10如何理解“敬畏的功利化,说明社会上普遍无信仰,意味着人们精神世界的荒漠化”?(5分)11东汉杨震调任东莱太守,昌邑县令王密前往拜访,私下以金相赠,还称“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的行为体现了文中的什么观点?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5分)三、文言文阅读(一)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

14、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