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3487894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自查我局不存在应列未列单位账户、账簿的各类财政性资金,不存在套取财政性资金设立“小金库”或隐瞒、转移、私分国有资产和财政性资金等问题。广西桂林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海带提碘 B氯碱工业 C海水提溴 D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答案】D2下列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的是( )A BC D水的结构式: 【答案】C【解析】A、氢氧根的电子式为,A正确;B、溴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B正确;C、四氯化碳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C

2、错误;D、水的结构式为H-O-H,D正确,答案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正价:SPSi B离子半径: S2ClBrC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 D碱性强弱:LiOH NaOHKOH【答案】A【解析】A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则最高价:SPSi,A正确;B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离子半径:ClS2Br,B错误;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减弱,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C错误;D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则碱性强弱:LiOHNa

3、OHKOH,D错误,答案选A。【点睛】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和变化规律是解答的关键,选项A需要注意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且等于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O除外),其中氟无正价。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绝对值之差为0、2、4、6的主族元素分别位于A、A、A、A族。4下列烷烃沸点由高到低顺序正确的是( )丁烷 2-甲基丙烷 戊烷 2-甲基丁烷 2,2-二甲基丙烷A BC D【答案】D考点: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等方面的影响5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MgCl2、NH4I BH2O、CO2 CNa2O、CH4 DNa H、 Ba(OH)2【答案】

4、B【解析】AMgCl2含有离子键,NH4I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错误;BH2O、CO2 均含有共价键,B增强;CNa2O含有离子键,CH4含有共价键,C错误;DNaH含有离子键,Ba(OH)2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错误,答案选B。6下列变化过程,能放出热量的过程有(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酸碱中和反应 浓硫酸稀释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H2在Cl2中燃烧 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A2个 B3个 C4个 D5个【答案】C【解析】液态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吸热;酸碱中和反应放热;浓硫酸稀释放热;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H2在Cl2中燃烧放热;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5、吸热;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吸热,答案选C。【点睛】注意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吸收或发出的能量,例如是放热反应,是吸热反应。在物理变化中的放热或吸热不能称为反应热,例如选项等。7已知在反应2H2(g) + O2(g) = 2H2O(g)中,完全断开1mol HH键需吸收热量436kJ,完全断开1mol O=O键需吸收热量496kJ,形成水蒸气中1molHO键时可放出热量463kJ参加反应,则当1mol H2完全燃烧时该反应的能量变化为( )A放出热量234.5 kJ B吸收热量234.5kJC放出热量242 kJ D吸收热量242kJ【答案】C【解析】反应热等于反应物中

6、键能之和和生成物中键能之和的差值,根据方程式和键能数据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243649622463)kJ/mol484kJ/mol,因此是放热反应,则1mol H2完全燃烧时该反应的能量变化为放出热量242 kJ,答案选C。8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稀硫酸溶液中,B极上有气泡。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ABC BDCAB CDBAC DBADC【答案】A【点睛】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判断,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金属活动

7、性强弱判断方法是解本题关键,可以根据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金属与水或酸反应剧烈程度、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原电池原理等方法判断。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判断时要注意电解质溶液的性质。9一定量的锌粉和6molL1的过量盐酸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石墨铜粉CuO锌粒CuCl2溶液无水乙酸浓盐酸KNO3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响产生H2总量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加入石墨粉,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不影响锌粉的量,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正确;加入铜粉,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不影响锌粉的量,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正确;加入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CuCl2

8、,锌和CuCl2反应生成铜,铜、锌在盐酸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但消耗少量锌,生成氢气量减小,错误;加入锌粒,产生H2的总量增大,错误;加入氯化铜,锌和CuCl2反应生成铜,铜、锌在盐酸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但消耗少量锌,生成氢气量减小,错误;加入无水乙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不影响锌粉的量,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正确;加入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不影响锌粉的量,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正确;加入硝酸钾溶液,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生成NO气体,不生成氢气,错误;答案选B。10如图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

9、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 )A铜棒的质量 Bc(H+) Cc(Zn2+) Dc(SO42-)【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原电池基本原理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名师点睛】原电池原理无论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都有着重要用途,尤其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也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如果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原电池中,一般活泼金属做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金属被氧化)、逐渐溶解(或质量减轻);不活泼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有金属析出(质量增加)或有

10、气体放出;电子从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回正极,电流方向正好相反;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及移动方向由电极反应决定。11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 = 4OH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C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pH减小D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每消耗1mol O2 ,转移2mol电子【答案】D【解析】A正极通入氧气,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反应式为:O2+2H2O+4e- = 4OH,A正确;B工作一段时间后,溶剂水增加,电解液中KOH的浓度减小,但物质的量不变,B正确;C工作一段时间后,溶剂水增加,电解

11、液中KOH的浓度减小,电解液中pH减小,C正确;D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每消耗1mol O2 ,转移4mol电子,D错误,答案选D。【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即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电解质的性质和放电微粒。12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B10 s后,该反应停止进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g)+

12、Y(g)2Z(g)D010 s的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X)=v(Y)=0.0395 molL-1s-1【答案】D13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是()AV(A)=0.45mol/(Lmin) BV(B)=0.6mol/(Lmin)CV(C)=0.4molL-1s-1 DV(D)=0.1 molL-1s-1【答案】B【解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如果都用物质B表示反应速率,则分别是1.35、0.6、36、9,所以反应速率最慢的是选项B,答案选B。【点睛】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

13、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但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14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不能判断此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 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DNO2, NO, O2的速率之比是2:2:1【答案】D【解析】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 的同时,生成2n molNO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的物

14、质的量之和改变,气体的质量不变,所以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改变,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二氧化氮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该反应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也可能不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选取判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是解本题关键。15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的紫色褪去饱和烷烃的通式是C n H 2n 2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光照条件下,乙烷通入溴水中,可使溴水褪色A B C D【答案】C【解析】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正确;烷烃都不能使酸性KMnO4 溶液的紫色褪去,错误;饱和烷烃的通式是CnH2n 2,正确;所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