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生物总复习遗传与进化__遗传综合应用变异与育种专题学案无答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3475225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考生物总复习遗传与进化__遗传综合应用变异与育种专题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市高考生物总复习遗传与进化__遗传综合应用变异与育种专题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市高考生物总复习遗传与进化__遗传综合应用变异与育种专题学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市高考生物总复习遗传与进化__遗传综合应用变异与育种专题学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考生物总复习遗传与进化__遗传综合应用变异与育种专题学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考生物总复习遗传与进化__遗传综合应用变异与育种专题学案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自查我局不存在应列未列单位账户、账簿的各类财政性资金,不存在套取财政性资金设立“小金库”或隐瞒、转移、私分国有资产和财政性资金等问题。变异与育种专题一、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名称原理操作(育种程序)特点(优缺点)适用生物杂交育种P F1 F2植物连续交动物交操作简单育种年限动植物单倍体育种P F1 培养 单倍体处理纯合体育种年限快速获得多倍体育种幼苗等处理多倍体(有时用到杂交方法)利用获得的多倍体的优点诱变育种用、等方法处理诱发突变提高率、大幅度改良规模大、不定向动植物、微生物基因工程育种体外(不同种生物间)基因工程步骤定向改变动植物、微生物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植物细胞性和变异细胞原生质体培养细胞

2、培养杂种植株克服障碍二、典型例题1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符合生产要求的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请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三代即可)2.在家兔中,黑色(B)对褐色(b)为显性,短毛(E)对长毛(e)为显性,这些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纯合黑色短毛兔和褐色长毛兔,请你设计能获得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3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杆抗

3、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不育的是_组。通过矮杆抗病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组,原因是 。4 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在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获得高效菌株。实验步骤:配制 (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 。将 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立即用适当剂量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 。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 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

4、。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5淀粉酶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为了提高酶的产量,请利用诱变育种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获得产生淀粉酶较多的菌株。并根据诱发突变率低和诱发突变不定向的特点预测实验结果。(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随其生长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主要实验步骤:第一步:将培养好的生产菌株分为2组,1组_作为实验组,另1组 作为对照组。第二步:制备含 的 (固体/液体)培养基。第三步:_,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第四步:比较 ,选出_的菌株。预期实验结果:a:由于诱变突变率低, 。b:由于诱变突变的不定向性, 6现有味甘多汁、消暑解渴、稳定遗传的绿皮(

5、G)红瓤(R)小籽(e)西瓜品种甲与白皮(g)黄瓤(r)大籽(E)西瓜品种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西瓜育种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中过程所用的试剂为 ,培育无籽西瓜的育种方法叫做 ,用二倍体花粉刺激的目的是_。通过培育无籽西瓜时所用的试剂是 ,使用的时机和部位是 。瓜农用生产的无籽西瓜比用生产的无籽西瓜更受消费者青睐,原因是: 。如果选用的品种优良,瓜农们也乐意采用途径生产无籽西瓜,其优点是 。种子公司用品种甲作母本、品种乙作父本,通过途径制得杂交种F1,待其播种开花后彼此相互授粉,所结的瓜比亲本个大、味甜,这是利用了杂种优势的原理。将此瓜所结种子

6、(即F2)留下,来年再种的结果是产量、甜度大大下降,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这些种子胚的基因型在理论上有 种。通过细胞融合途径形成杂种体细胞时,要使用_、_和_等化学物质。由该杂种细胞形成 杂种植株利用了_原理,使用了_ 技术。若用杂种植株获得单倍体植株,需使用的方法是进行_培养。为确认上述植株是否为单倍体,应在显微镜下检测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核,辨明染色体数目。此时应准备的试剂是_和_,观察的最佳时期是_,看到的染色体数目应该是_条。 7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某种酶(PG)开始合成并显著增加,促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长途运输和长期保鲜。科学家利用反义RNA技术(见下图),可有效解决此问题。

7、 获得转基因番茄的育种方式是_。若要获得目的基因,先要从番茄果肉细胞内获得_,以其为模板,以_为原料,合成反义RNA;再以反义RNA为模板,在_酶的作用下合成反义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番茄体细胞中,常用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将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进行,获得完整植株,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的目的是。若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则在番茄果肉细胞内能检测到,它可以和靶mRNA形成,阻止靶基因表达过程中 过程的进行。目的基因是否表达还可以通过观察番茄果实的 来确认。反义基因_(是/不是)靶基因的等位基因,若将转基因番茄看作杂合体,欲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品种,可以将转基因番茄的_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再用_处理,诱导 ,获得二倍体纯系。经自查我局不存在违规接待、超标准接待和用公款购买赠送礼品、有价证券等问题;不存在借各种名义变相安排公务接待,或内部接待公私不分,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