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4文体特征技巧题-聚焦传主重视作用课件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3265589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4文体特征技巧题-聚焦传主重视作用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4文体特征技巧题-聚焦传主重视作用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4文体特征技巧题-聚焦传主重视作用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4文体特征技巧题-聚焦传主重视作用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4文体特征技巧题-聚焦传主重视作用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4文体特征技巧题-聚焦传主重视作用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4文体特征技巧题-聚焦传主重视作用课件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14 文体特征技巧题: 聚焦传主,重视作用,【考点考情】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记叙类文体,它的表达技巧与小说类似,但文体特征与一般的记叙文不同,特别是评传,夹叙夹议、寓评于传。因此,高考命题往往从选材用材、细节描写、对比映衬、引用等角度设题考查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技巧。在这一考点上,二轮复习的重点也应是这些方面。,-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永远的汪曾祺 徐卓人 汪曾祺一生,寸步没有离开过中国的世俗,在数十年生活的波涛中,他总是被十分随意地卷来抛去,在芸芸众生的故事中,他始终扮演着一个平常老百姓的角色,他甚至认为,“当了一回右派,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2、。尽管他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沈从文流露过他要自杀;1949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也曾陷入过深深的苦闷,乃至晚年,曾经一度难以摆脱沮丧与无奈,但他最终接受了现世生活的全部,且显得波澜不兴。,-4-,这决定了汪曾祺是一个现实主义者。长期的平民化生活使他特别敏感于生活的细节。他总是睁着一双睿智的眼睛,来看待并关注生活的冷冷暖暖。他的作品无一不忠实于现世生活,他说过:没有生活的启发,我就写不出。弥足珍贵的是,汪曾祺没有沉湎于生活,历经世俗,由俗而脱俗。汪曾祺将精深的人生体验赋予了自己的文学,也传递给了读者。,-5-,汪曾祺既得人生之精义,于是他也就具备了坚韧的心理承受力。他的这种状况外在的表露常常被人说

3、为“淡泊”。其实这“淡泊”是对世俗的一种涵化,是他对现世清醒到极至的一种反悖。他不擅以大喜大悲怪诞离奇制造效果,却以一种轻声的叹息慑服了人。人世间的悲哀,可怜,委琐,一切乏人兴趣甚至让人鄙薄的行为做派,一旦到了他的笔下,就顿生出脉脉的怜情和绵绵的酸涩,就变成了人类共同的苦恼和弱点的暗示,变成了人性涨落的一种提示。他习惯于把人世间的痛苦嚼碎了,咽到肚里,而后缓缓化解成那种味。这是一种微甜、微苦、微涩、微酸的五味相融的味,是一种经久永恒的味,痛恨,但不咬牙切齿;欢乐,但不得意忘形。他习惯于勇敢地承受世事,然后涵化丑,融化恶,这使他与他的文学具有了独特的人格力量。,-6-,最可敬的是汪曾祺与他所观察

4、以及所表现的人物始终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尊重他笔底的人物,将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他始终记住老师沈从文对他的告诫:“千万不要冷嘲。”关注着世人,思考他们,同情他们,爱他们。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的落魄鸡鸭名家老鲁职业等作品,无不充满着对世道人心、人类命运的关注,那种浸润作品的淡淡的苦涩,已明显表现了他人道主义的基本主题。,-7-,许多评论家都注意到了汪曾祺作品的人性美,可以说汪曾祺是当代最擅写人性的作家。他总是这样一往情深、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人世间的情义,哪怕是点滴的,稍逊即逝的。他十分崇尚沈从文对生活、对人、对山河草木都充满感情,对什么都爱着,用一颗蔼然之心爱着。与他的老师一样,他有着一种燃烧的

5、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倾心、永远诚实的赞颂的感情。看似冷静如水,其实灼烈如火。 汪曾祺不失为中国文坛的一位名士。 (有删改),-8-,本文是评传,既有叙写也有评述,请以第三、四段为例,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解析:此题考查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题目指明了分析的范围和手法。评传是夹叙夹议的文章,叙事迹评思想是这类传记的特点。因此分析时,既要注意这两段写了什么,还要注意作者是怎样看待传主的这些事迹的,以及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第三段主要写汪曾祺“淡泊”的文学创作思想,第四段主要评价他作品的人道主义主题。叙写中结合评议,知人论世,两相映照。使读者了解传主思想品格的同时,更深刻地理

6、解、认识传主的文学作品。,-9-,-10-,一,二,一、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注意叙述的人称,了解叙评结合的特点,落实手法作用 传记多用形象化方法,记载人物事迹,描写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所有传记的基本特征是纪实性和文学性的高度统一。 传记的类别多种多样,不同的分类,说法不同,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也不相同。 从叙述人称看,有自传和他传之分:自传是指本人叙述自己生平事迹的文字,多是回顾生活往事、人生阅历、兴趣爱好、思想轨迹,其形式如同一般的散文形式,信笔写来,典型的“形散神聚”,如回忆录;他传是指他人为传主撰写的典型的传记文章,其写作意图和写作思路非常明显,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

7、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感情。,-11-,一,二,从表达方式看,有叙传和评传之分:叙传重在“叙”,重写人物事迹;评传重在“评”,即在叙述人物事迹的基础上,对人物的所作所为加以评述,它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由于评传兼具两者特点,因此可以写得比较简短,更适合于考试命题选用,应予以特别重视。 传记的选材是为刻画人物、体现性格、表达主题服务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一是为传主,或突出其性情,或揭示其品质;二是为文本,或揭示其含义,或突出其主旨;三是为读者,或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语言特色有的通俗易懂,有的形象生动,有的亦庄亦谐,有的平实朴素。,-12-,一,二,例1(2015课标全

8、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13-,一,二,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

9、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14-,一,二,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

10、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15-,一,二,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

11、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16-,一,二,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1

12、7-,一,二,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18-,一,二,相关链接 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

13、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19-,一,二,读文有道: 1.抓人物特点 朱东润我国著名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 2.列大事年表 1896年生; 1929

14、年在武汉大学任教; 1939年开始从事传记研究,重点记叙了自己传记文学观的形成。,-20-,一,二,解题有法: 1.审题目要点,2.找答题依据 自传本身的特点第一人称叙事,利于抒写情感思想。 内容特点“学术自传”,将学术与生平交融在一起,偏重学术经历,写自己传记文学观的形成。 语言特点穿插使用口语词汇,语言浅易朴素,行文平易自然。 3.用模板答题 特点+特点+特点。,-21-,一,二,整合答案: 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22-,一,二,二、分析传记的表达技巧:分清种类

15、,了解手法,明察作用 传记的表达技巧,指刻画传主形象、叙写传主事迹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因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达技巧比较接近于小说,常用的表达技巧有以下几种:,-23-,一,二,-24-,一,二,-25-,一,二,另外,传记在选材用材上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详略,对与传主和文章的主题有密切关系的材料详写,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材料略写;二是叙议关系,议论是为叙述服务的,叙述的材料是基础,是主体,议论是为了抒情和点题。,-26-,一,二,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隐居中的林庚,唯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

16、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27-,一,二,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卑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