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NO.1秘笈 行测部分45p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6324 上传时间:2016-11-0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8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试NO.1秘笈 行测部分45p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笔试NO.1秘笈 行测部分45p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笔试NO.1秘笈 行测部分45p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笔试NO.1秘笈 行测部分45p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笔试NO.1秘笈 行测部分45p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笔试NO.1秘笈 行测部分45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试NO.1秘笈 行测部分45p(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9 年大笔经 行测申论 论复习要点及注意事项 前文 行测、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都非常的大,如果不会提高效率,一切白搭。首先要学会快速阅读,一般人每分钟才看 200 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把我们的速读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是申论的基础。 行测的各种试题都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大家平时还要多刻意的训练自己的思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倍增,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效率,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特别是在学习速读的同事,还能够学习思维导

2、图,对于行测的各种试题都能得心应手的应付。本人当年有幸学习了快速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 5000 字/分钟,学习效率自然不用说了。我读大学的成绩是很差,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妈说我只是碰运气,结果最后成绩出来了居然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速读记忆是我成功最大的功劳。找了半天,终于给大家找到了下载的地址,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 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下载了。认真练习,马上就能够看到效果了!此段是纯粹个人经验分享,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为什么发此文,为什么我说你会多得几分? 我曾发

3、愿通过公务员笔试之后,把我几个月以来总结的行测和申论的复习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发布出来。写这篇文章,完全是发自内心地真心地想帮助大家提高分数;事实上,现在的成文比我当初自己总结给自已看的要完善许多。之所以对我自己总结的东西大吹大捧,自卖自夸, 没有其它原因,我一不想出名,二不想赚才智币。主要原因有两:一是我对这些总结的内容较为自信,我个人认为我的部分方法可能前无古人,二是我希望各位能够从中获益,复习得全面,同时讲究解题速度,少走些很多弯路,取得好成绩,这是我发此帖的初衷回报论坛。希望觉得有用的朋友帮顶起来,让更多的朋友能够看到这篇文章,从中获益;我自信你认真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行测、申论至少会多得几

4、分!而对公务员考试来说,几分也许就是致命的。 同时,我写这篇文章还希望带给大家一个思路就是,勤加总结,善于总结。 关于本文优点纵观 许前无古人,思路最新、总结最系统、最全面。 本文特点是句句要点,句句精华。有人说一篇文章一个精华就算多了,但我觉得这篇文章是每一篇都可做精华。文章是我精心总结大量要点、难点、解题方法之作,特点是强调解题思路,新、快、准。 行测部分,对考点大量总结,对容易犯的错误进行提示,对众多考点解题思路进行归纳2总结,力求在最短时间拿下最多的题目。其中,个人觉得总结最好的是数字推理题、图形推理题部分,思路新颖,解题方法可能是前无古人的,在保证迅速做这些题目的同时,一般做这些大题

5、,错一题。再如数学运算,这里总结的专题都是我觉得较难又常考的,很多考友没有掌握,而像一些简单的专题,本文未列入其中;演绎推理则侧重总结容易在考试中误解的句子,其实我觉得这部分掌握了,演绎推理可以超过大部分人了;言语理解提供了不传的秘笈;而常识题侧重容易混淆的法律知识和 2009 年觉得出题可能性大的一些时事。文章有很多亮点,这里不一一赘述,等你发掘,相信你会收获不少。 申论部分,第一阶段李永新的申论书籍总结为蓝本,第二阶段加上众多资料的体会总结,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大量词式、句式、阵式、段落、结尾等总结,同时精选四篇必背范文,以及覆盖大部分社会问题的申论热点总结。申论文章(尤其是申论下半部分) ,

6、我观多是前人没有总结过的,尤其是申论的专用词式、句式、排比阵式等等,相信各位能获得很大的利益。关于本文缺点个人观点,可能不正确;不全面 我说我是最系统,是相对 文章来说的,但是相对市面上的行测,申论书来说,这篇文章是不全面的。这主要是时间的关系(大致行测 40 天+申论 20 天) ,同时文章可能会有些错误,欢迎指正。这不是套话,复习时光靠我这篇文章是不够的。如数学运算纵使我整理了十数个专题,却仍不全面,因为数算可能会有几十个专题;再如数字推理,不可能面面俱到,关键是自己平时要多加总结。所以你不能期待仅通过这篇文章就能保证通过笔试,还需要买本厚厚的书啃,还需通过 强,还需其它认真、系统的复习。

7、 另外,请注意,文章中我的观点可能是不正确的(包括我自认为正确的观点,尤其是申论,大部分是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而且并不具普适性、仅具参考价值(本人是省考) ,真的,希望各位能加以分辨。如果因为我可能不适或不正确的观点误导了你们,那真的是罪过了。 公务员考试的大准则 一是,公务员考试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 “天道酬勤”,公务员是考出来的、念出来的,付出总会有回报,考公务员,要全身心地投入,各个模块一个个突破,发现错误,善于总结,不断模拟真题,最重要的是要用心认真地去学去念。我是一个脑瓜子极其平凡的人,但请相信,平凡的人如果勤奋,一旦认真是会有好结果的,是不会比聪明的人差的。 二是,要善于总结

8、。不仅是我总结,自己总结更关键,最好用一本子,或者用电脑时写下心得总结。有总结,心里才有底,有成就感,复习会更系统,同时一些要点、难点、错题写下来了,以后再复习时就方便了,也不会忘复习了。时间倒不是最大问题,我用 60 天总结了笔试这么多内容,事实上中间很多时间被我浪费了。当然,有时间,你的成绩就更高了。 三是,战战兢兢的态度。我笔试、面试都是一个感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深怕自己什么地方漏了,什么地方答错了。这样有好处,好处是复习会比较全面,精细,只要临场发挥得正常就 ;坏处也很明显,压力很大。 本文楼层分布(更新较快) 注:帖子各楼层有更新小部分(很少) ,但是附件没有及时更新。

9、如有疑问,请先翻阅本人的帖子看是否有更新,点击只看楼主。 楼层说明(一页页找很麻烦,请用只看功能): 注:全文各楼层整理而成的 档已经发3布,详见本楼附件。 第一部分数字推理:本楼 第二部分图形推理:13 楼 第三部分演绎推理:33 楼 第四部分数字运算上:38 楼 由于楼层有字数限制,分成三个部分 第五部分数字运算中:39 楼 第六部分数字运算下:40 楼 第七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74 楼 秘笈 第八部分常识判断(适合 2009 年公考考生):123 楼 永新版申论要点整理(436 页的书)等: 详见 175 楼 用句式、词式、段落总结+必背范文+我的申论念笔+我的看法 185 楼 本文附件

10、说明(包括全文): 行测部分 注:本文行测全部分的 档 申论部分 注:本文申论全部分的 档 奇迹 300 分逻辑解题十八套路 逻辑推理超级强化推荐 获得高分强化途径,如有时间,请过一遍。另:网上 辑书很多,可搜索并做更系统的复习 奇妙数学大世界 数学运算超级强化推荐 如果这本书掌握了,你的数字运算就无敌了,国家公考题有很多题在这本书里。 第一部分、数字推理 一、基本要求 熟记熟悉常见数列,保持数字的敏感性,同时要注意倒序。 自然数平方数列:4,1,0,1,4,9,16,25,36,49,64,81,100,121,169,196,225,256,289,324,361,400 自然数立方数列:

11、8,1,0,1,8,27,64,125,216,343,512,729,1000 质数数列: 2,3,5,7,11,13,17(注意倒序,如 17,13,11,7,5,3,2) 合数数列: 4,6,8,9,10,12,14.(注意倒序) 二、解题思路: 1 基本思路:第一反应是两项间相减,相除,平方,立方。所谓万变不离其综,数字推理考察最基本的形式是等差,等比,平方,立方,质数列,合数列。 相减,是否二级等差。 8,15,24,35, (48) 相除,如商约有规律,则为隐藏等比。 4,7,15,29,59, (59*21)初看相领项的商约为 2,再看 4*2,7*2+115 42 特殊观察:

12、项很多,分组。三个一组,两个一组 4,3,1,12,9,3,17,5, (12) 三个一组 19,4,18,3,16,1,17, (2) 2,1,4,0,5,4,7,9,11, (14)两项和为平方数列。 400,200,380,190,350,170,300, (130)两项差为等差数列 隔项,是否有规律 0,12,24,14,120,16(737) 数字从小到大到小,与指数有关 1,32,81,64,25,6,1,1/8 隔项,是否有规律 0,12,24,14,120,16(737) 每个数都两个数以上,考虑拆分相加(相乘)法。 87,57,36,19, (1*9+1) 256,269,2

13、86,302, (302+3+0+2) 数跳得大,与次方(不是特别大) ,乘法(跳得很大)有关 1,2,6,42, (422+42) 3,7,16,107, (16*107 每三项/二项相加,是否有规律。 1,2,5,20,39, (1252039) 21,15,34,30,51, (102 C=A2B 及变形(看到前面都是正数,突然一个负数,可以试试) 3,5,4,21, (42,446 5,6,19,17,344,( ,1,2,9, (93+1) C=A2+B 及变形(数字变化较大) 1,6,7,43, (49+43) 1,2,5,27, (5+272) 分数,通分,使分子/分母相同,或者

14、分子分母之间有联系。/ 也有考虑到等比的可能 2/3,1/3,2/9,1/6, (2/15) 3/1,5/2,7/2,12/5, (18/7)分子分母相减为质数列 1/2,5/4,11/7,19/12,28/19 , (38/30 )分母差为合数列,分子差为质数列。 3,2,7/2,12/5 , (12/1 ) 通分,3,2 变形为 3/1,6/3 ,则各项分子、分母差为质数数列。 64,48,36,27,81/4, (243/16)等比数列。 出现三个连续自然数,则要考虑合数数列变种的可能。 7,9,11,12,13, (12+3) 8,12,16,18,20, (12*2) 突然出现非正常

15、的数,考虑 C 项等于 A 项和 B 项之间加减乘除,或者与常数/数列的变形 2,1,7,23,83, (A*2+B*3)思路是将 C 化为 A 与 B 的变形,再尝试是否正确。 1,3,4,7,11, (18) 8,5,3,2,1,1, (11) 首尾项的关系,出现大小乱现的规律就要考虑。 3,6,4, (18) ,12,24 首尾相乘 10,4,3,5,4, (2)首尾相加 5旁边两项(如 a1,中间项 (如 关系 1,4,3,1,4,3, ( 3(4) ) 1/2,1/6,1/3,2,6,3,(1/2) B 项等于 A 项乘一个数后加减一个常数 3,5,9,17, (33) 5,6,8,12,20,(20*24) 如果出现从大排到小的数,可能是 A 项等于 B 项与 C 项之间加减乘除。 157,65,27,11,5,(11) 一个数反复出现可能是次方关系,也可能是差值关系 1,2,1,2, (7) 差值是 2 级等差 1,0,1,0,7, (2662) 1,0,1,8,9, (41) 除 3 求余题,做题没想法时,试试(亦有除 5 求余) 4,9,1,3,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