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经典试题.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63231432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经典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经典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经典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经典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经典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经典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经典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经典试题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经典试题一、选择题1. (10安徽) 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冰”是纯净物 B “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C “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 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2(10滨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 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C 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 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3(10滨州) 已知有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

2、正确的是A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 图示中共有四种分子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该图示不符后质量守恒定律4(10重庆) 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C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D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5(10金华)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C 点燃H 2与O 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 )与O 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D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

3、合物都是氧化物6(10兰州)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数以万计的人畜饮水困难。因此,我们要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A 用淘米水浇花 B 开发利用地下水C 使用节水龙头 D 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7(10兰州)水被称为“生命之源”, 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都含有氢气 B都含有氢元素 C 都含有氢分子 D都含有2个氢原子8(10潼南)菜花节期间,我们站在地里就能闻到菜花的香味,这是因为A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 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有一定质量 D 分子间有间隔9(10南京) 右图表示封闭在某

4、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大 气A 水分子本身变大 B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资源保护的是A 扩容水上森林恢复湿地生态 B 为发展经济大规模围网养殖C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D 为增加可耕地面积围湖造田11(10苏州)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A 气体分子很小 B 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C 气体分子可分D 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12(10苏州)下列操作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 A 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 B 将蔗糖溶于水C 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 D 加热高锰酸钾13(10苏州)利用水电解器

5、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合理的是A 阳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阳极玻璃管与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lC 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时发出“噗”声D 向电解后的残留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呈蓝色14. (10南昌)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分子在不断运动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D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15(10扬州) 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C 大气 C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 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

6、10(10苏州)苏州是座拥有300多个翠玉珍珠般湖泊的江南水乡城市,以下措施有利于水16(10眉山)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蒸发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B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 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D 明矾可用于净水17(10烟台)A 、B 、C 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 .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 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 . 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 . 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18(10烟台)下图为某反应的微

7、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 1个X 分子中有3个原子C . 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为1:2D . 黑球表示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19(10黄冈)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 .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 . 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20(10泰州)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 金刚石 B 氧气 C 氯化钠晶体21(10扬州) 15. 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A . 置换反应B . 化合反应

8、C . 分解反应D . 复分解反应22(10镇江)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 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D 铜C 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23(10襄樊)在加压条件下,25m 2的天然气可以装入0.024m 2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来源:学科网A 分子的大小可以改变 B 分子由原子构成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4(10龙岩)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X 个乙分子和Y 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A 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

9、应中未发生了改变 B 反应生成的物质丙属于单质D X 与Y 之比等于1:325(10达州)经过近两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达州的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下列做法仍会导致环境污染的是A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河中 B 农合理使用了农药、化肥C 对垃圾进行了分类回收处理 D 大用煤作燃料26(10娄底)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动吸烟,这是因为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分子的质量很小27(10楚雄州)用右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 . 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B . 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

10、素和氧元素组成C .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D . 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28(10福州) 图l 所示实验主要说明A 分子很小B 分子间有间隔C 分子不断运动D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29(10汕头)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足来源:Zxxk.ComA 蒸馏 B 过滤 C 静置沉淀 D 吸附沉淀30(10汕头)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A 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B 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C 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滴加稀盐酸 D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来源:Z*xx*k.ComC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业上量使成被色31. (10鄂州)青

11、海玉树地震后,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这说明A 分子在不娄运动 B 分子间有间隔C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分子的质量很小32. (10汕头)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B 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 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D 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33. (10河北省)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A 柳絮纷飞 B 花香四溢C 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34. (10鄂州)我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硬水比软水

12、洗衣服的效果好 B 常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和软水C 硬水的pH 一定小于7 D 实验室里最好用自来水配制溶液35. (10上海)33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代表氧原子。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来源:学. 科. 网36. (10上海)36 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分子之间没有间隙(共89题)1. (10滨州) 在化学晚会上,小林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右图所示),A 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 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