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3217574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省各地交警部门积极会同媒体围绕畅行中国,交警同行主题进行宣传筹备,组织走进直播间、现场连线、随警作战等活动五柳先生传导学案学习目标:1、自主疏通文意,把握内容,掌握相关文言知识。2、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重点)3、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 一、自学环节(解决目标1)1、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时的_,“五柳先生”是指_,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2、给加点字解释。先生不知何许( )人也,亦不详( )其( )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 )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 )

2、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 )知其如此,或( )置酒而招之;造( )饮辄( )尽,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 )吝情( )去留。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 )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 )于贫贱,不汲汲( )于富贵。”其言兹若人( )之俦( )乎?衔觞( )赋诗,以( )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3、翻译以下句子。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二、合作环节。(解决目标2、3)(l)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性格: 。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生活: , ; , , 。志趣: (2)“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五柳先生传周周清一、给加点字解释。先生不知何许( )人也,亦不详( )其( )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 )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4、。好(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 )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 )知其如此,或( )置酒而招之;造( )饮辄( )尽,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 )吝情( )去留。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 )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 )于贫贱,不汲汲( )于富贵。”其言兹若人( )之俦( )乎?衔觞( )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二、翻译以下句子。1、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2、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 3、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三、用原文回答 。(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_ (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6)文章从 、 、 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 的精神。四、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 详:详细B造饮辄尽 造:到C曾不吝情去留 去:离开D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的样子2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6、便欣然忘食。A(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B(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C(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D(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新奇得忘记了吃饭。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B五柳先生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闲静少言,不

7、慕荣利”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C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D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答案】导学案一、1、东晋、陶渊明、陶渊明、桃花源记 2、先生不知何许( 哪里 )人也,亦不详( 知道 )其( 他的 )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 因此以为 )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 喜欢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 领会 )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 亲戚朋友 )知其如此,或(有时 )置酒而招之;造( 往 )饮辄( 就 )尽,期( 期望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 竟不 )吝情( 舍不得 )去留。环堵萧然( 空寂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 安然自若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