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 河中石兽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3173016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 河中石兽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 河中石兽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 河中石兽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 河中石兽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 河中石兽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 河中石兽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中石兽河中石兽 自主预习自主预习 1字音 临河干( ) 圮( ) 棹( ) 铁钯( ) 木杮( ) 湮( ) 啮( ) 溯流( ) 2作者简介 纪昀(17241805),清代文学家,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他是清代有名 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24 岁便中进士,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世故的通达,31 岁 成为翰林院大学士。其渊博的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帜浩繁的四库全 书的总编纂官。其作品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各领域。本文选自他的文 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 ,这部小说是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 写成的志怪小说。 3文意感知 本文通过寻找倒

2、塌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 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主观推理就做出判断,实践出 真知。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基础训练基础训练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词汇理解 (1)一寺临河干:_ (2)山门圮于河:_ (3)阅十余岁:_ (4)棹数小舟:_ (5)是非木杮:_ (6)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 (7)湮于沙上:_ (8)啮沙为坎穴:_ (9)但知其一:_ 2一词多义 (1)之 一老河兵闻之( ) 然则天下之事( )) (2)是 是非木杮( ) 如是再啮( )) (3)为 众服为确论(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3古今异义 (1)尔辈不

3、能究物理 古义:_ 。 今义:一种学科。 (2)阅十余岁 古义:_。 今义:_。 (3)是非木柿。 古义:_。 今义:_。 (4)求石兽于水中。 古义:_。 今义:_。 (5)转转不已 古义:_。 今义:_。 4句子翻译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 (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_ _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_ _ (4)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_ _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_ _ _ 5内容理解 (1)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做出 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

4、终结论是 “_” ;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 “_” 。(用原文语句填空) (2)文章末尾为什么说“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_ _ _ (3)分别概括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三人寻找石兽的思路。 _ _ _ _ 提升训练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揠苗助长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谓其人曰:_ (2)其子趋而往视之:_ 2说说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_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宋

5、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_ (2)苗则槁矣。 _ 4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_ 全文翻译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 在这条河里。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到底没找到。 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驾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 有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 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使突然涨起来的河水带它们离开?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 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中,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也是荒唐吗?

6、”大家都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大石,都应当到河 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 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 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 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 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

7、 主观判断吗? 参考答案与解析参考答案与解析 【自主预习】 1gn p zho p fi yn ni s 【能力提升】 基础训练 1(1)水边,河岸。 (2)倒塌。 (3)经过。 (4)划船。 (5)此,这。 (6)洪水。 (7)埋没。 (8)侵蚀、冲刷。 (9)只,仅仅。 2(1)代词,指讲学家所说的话 助词,的 (2)代词,此、这 代词,这样 (3)动 词,认为 介词,被 3(1)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 (2)经历 阅读 (3)代词,此,这 判断词,是 (4) 寻找 请求、要求、追求 (5)停止 已经 4(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使突然涨起来的河水带它们离开呢? (2)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

8、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 (3)按照老水手的话去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寻到了石兽。 (4)到下游去寻找它,本来就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原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5)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表面现象,不知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啊, 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5(1)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2)作者是想要引起人们的思考,提醒人们考虑事情要全面深入,不能一知半解,凭主 观臆断就妄下结论,更不要因为知道一点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甚至嘲笑他人。 (3)寺僧按一般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往下游。讲学家认为石兽应 在原地,只是“渐沉渐深”罢了。老河兵认为水流冲击石兽的反击力会把石兽迎水面下端 的沙子冲走,使石兽下面出现空穴,石兽就会向空穴倾倒,长期这样“转转不已” ,石兽就 会往上移动。 提升训练 1(1)告诉,对说。 (2)快步走。 2前一个“之”是助词,无实义,后一个“之”代禾苗。 3(1)宋国有一个担忧他的禾苗不长而把禾苗往上拔的人。 (2)禾苗已经枯萎了。 4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符合事物本身的规律。(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 宋国有一个担忧他的禾苗不长而把禾苗往上拔的人,(拔了一天)疲劳地回到家,对他 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快步跑到田里去看,禾 苗已经枯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