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及运用教学讲义

上传人:叁*** 文档编号:630666 上传时间:2017-04-24 格式:PPT 页数:231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表达及运用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31页
语言表达及运用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31页
语言表达及运用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31页
语言表达及运用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31页
语言表达及运用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表达及运用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表达及运用教学讲义(2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语言表达及运用 考情分析 第一部分 考情分析 年份考点 卷别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全国新课标卷 语言表达连贯(客观题 )、语言表达得体(修改语病 )、仿写 (修辞 ) 语言表达连贯 (客观题 )、语言表达连贯、仿写 语言表达连贯 (客观题 )、变换句式(长句变短句 )、仿写(修辞 ) 辽宁卷 语言表达连贯(客观题 )、语言表达连贯(虚词 )、仿写(修辞 ) 语言表达连贯 (客观题 )、语言表达连贯 (虚词 )、仿写 (修辞 ) 语言表达连贯 (客观题 )、变换句式(长句变短句 )、仿写(修辞 ) 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和辽宁卷高考语言运用考点分析一览表 第一部分 考情分析

2、 命题规律与备考建议 1.语言表达连贯 (客观题 )和融合了修辞考查的仿写试题一直是全国新课标卷的必考试题,这也将是 2012年高考中的保留试题。因此这两个考点依旧是备考中的重中之重。2.对于另一试题的命题规律,我们发现往往该考点会稳定两年,题型基本保持一致,所以 2012年对变换句式的备考仍要高度重视。这不仅包括长句与短句的变换,还有散句变整句、重组句子等等。 3.由于语言运用的实用性特点,备考中我们仍要加强对其他考点的复习与训练,借鉴其他省份试卷中优秀语言运用试题。 专题一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专题一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专题一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1 2011 天津卷 请从以下 7个词语

3、中任选 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 48字。 (4分 ) 给力 雷人 粉丝 妙趣横生 山重水复 美不胜收 怡然自得 答: _ _ 专题一 真题演练 【 答案 】 海南,那美不胜收的风光,那妙趣横生的漂流,海滩边那怡然自得的漫步,那给力的民族舞蹈 真让人陶醉。 【 解析 】 文字要做到语意完整,合乎情理,符合字数要求。此类题目答题思路:首先要把所提供词语是否围绕同一话题大致进行分类,要求 4个,就先拿出 4个,其他看上去毫不相干的暂时不去理会;然后用选出的几个进行构思,要使话题相对统一,便于写作;最后反复修改,力求用最少的字数 (不多于规定字数 )表达最有效的内容。 2 20

4、11江苏卷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 15个字。 (4分 )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 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 郯城 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 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极小。 答: _ _ 专题一 真题演练 【 答案 】 海区特点;地质构造;历史记载。 【 解析 】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本题是指向性压缩,要分清层次

5、,概括要点。很容易看出,这段文字的结论就是最后一句话,前面是对结论的推导,第一句话陈述“大陆海区”的位置、海底地形、水深,可以概括为“海区特点”;第二句话有关键词“地质构造”;第三句话有提示语“查阅相关资料”。这样答案可概括为三点。 专题一 真题演练 3 2011福建 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 某翻译家在 文艺报 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为什么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

6、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 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专题一 真题演练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3分 ) 答:_ _ (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150字左右 )(7分 ) 答:_ _ _ _ 专题一 真题演练 (1)【 答案 】 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情感,而外文不能。 【 解析 】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原文是一个带有明显总分结构特征的段落,考生只要将文中具有总说性质的

7、语句,如“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感”、“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等筛选出来,加以一定的压缩概括,就能得出答案。 专题一 真题演练 (2)【 答案 】 示例一: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一、这表现了中国人的善良:中国人使用具有美好含义的译名,表达对外国人民的祝福;二、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兼容思想:中国人带着自信心去欣赏并接受他国的优秀文化;三、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平等思想:在选用具有美好含义的字来翻译国名时,中国人民对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都一视同仁。 示例二: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翻译他国国名时,中国人从同音字中选用具

8、有褒义的字,而避免使用带有贬义的字。通过国名翻译这一独特方式,我们不仅传达了对他国的善意与尊重,也向世界显示了表意的中国文字古老而常新的独特魅力。这说明,国名的中文译名既体现了中文的优势,也体现了翻译的巧妙。 专题一 真题演练 【 解析 】 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题干要求回答的是“对上述材料的看法”,而不是对翻译家观点的看法。因此,考生作答时,最好从“如何翻译外国国名”的角度发表看法,这样理由会相对好回答。 回答本题主要应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观点的明确合理,这是下文展开论述的基础;二是理由的充分性和逻辑性,虽然题目并没有规定理由的数目,但习惯上认为,至少应有两条理由。理由的逻辑性主要指

9、理由与观点的契合度,以及理由本身的合乎情理。考生答题时,只要注意上述要求,文字通顺,就能得高分。 专题一 真题演练 一、扩展语句 (一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试题时先要仔细审清题目的要求,认真揣摩提供语句或词语的意思,弄清试题要求,审准题干对句子内容、句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扩展要求。具体思路如下:一是仔细研读提供的语句或词语,准确把握扩展基点,即提供语句或词语中说得比较含蓄、概括而有待“丰富”的内容。二是审清题干要求,把准试题具有可能性的扩展方向,正确领会扩展的目的,充分结合所提供语句或词语对陈述对象、语意语气等方面的要求,同时顾及试题中关于字数、修辞等方面的不同要求。三是展开联想想象,结合具体

10、语境适当添枝加叶,合理扩展。 专题一 技法点拨 技法点拨 (二 )答题技巧 扩展语句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题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添枝加叶法。扩展单纯的主谓关系的句子可以采取添枝加叶的办法。句子的主干只是单纯的陈述与支配关系,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 )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语句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专题一 技法点拨 例如:扩展下列语句,使其丰富、生动,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字数在 40个左右。 梅花开放了。 【 思维轨迹 】 我们可以说成“ (什么样的 )梅花 (怎样地 )开放了”。为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还可以再加一些状语进行限制。 【 参考

11、答案 】 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 ,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 , 当百花纷谢凋零的时候 , (裸露在荒山野岭中的 )梅花 迎着风露 带着微笑 悄悄地 开放了。 专题一 技法点拨 2定位填补法。这种方法是根据题干所给的内容确定句式模型,排好句内成分位置,填补定语、状语或补语的一种方法。它与“添枝加叶法”的区别在于不要求每一个地方都要添加枝叶,而是选择扩展重点,在固定的位置填补。 例如: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微笑”为重点,分别扩展为一段话,每段不少于 30字。 情景一:课堂上 老师 微笑 情景二:病房里 护士 微笑 专题一 技法点拨 【 思维轨迹 】 确定“微笑”是扩展重点。思考同一扩展点在不同情景下存

12、在哪些角度的不同,这个角度就是扩展中心。例题所给词语是从地点、人物、情态三个角度提供的,而老师在课堂上的微笑和护士在病房里的微笑,其作用是不同的,那么“微笑的作用”就是扩展时所要表现的中心,所以在“微笑”后的位置进行填补比较得当。 【 参考答案 】 情景一:课堂上,老师的微笑 像温暖的春风,吹散了我心头自卑的阴影,使我扬起生活和学习的风帆 。情景二:病房里,护士浅浅的微笑 像一支悠扬的乐曲,拨动了我曾一度低沉、苦闷的心弦,让我感觉阳光真好,生活真好 。 专题一 技法点拨 3瞻前顾后法。瞻前顾后,就是从前后的语句中找出对形式和内容方面约束的暗含信息,根据这些约束来进行扩展,填补空白。 例如:仿照

13、画横线的句式续写三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并加一句抒情议论性的话作收尾。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 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 ,_, _,_, _。 专题一 技法点拨 【 思维轨迹 】 此题在考查扩展语句时,还考查了句式的仿写。首先分析画横线句式的结构: ( 量词 ) (名词 )就是 (量词 ) (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接着分析语句的内容:在孩子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新奇的。最后以这内容与形式来限制填写的内容。 【 参考答案 】 一朵轻云就是一条飞毯,一棵老树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一湾小河就是一个无比欢乐的海洋。啊,多么令人难忘的童年! 专题一 技法点拨 4修辞渲染法。有些句子只用补充附加成分的办法,不足以达到题干要求的生动、具体,这就要在简单修饰限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描写和渲染,充分使用多种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