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第2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3018605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南充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第2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南充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第2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南充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第2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南充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第2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南充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第2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南充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第2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南充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第2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积累与运用 第2讲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D,(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_是触犯了党纪国法,_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A熏染 姿态万千 只要就 B熏陶 姿态万千 只有才 C熏染 五彩缤纷 只有才 D熏陶 五彩缤纷 只要就,【思路点拨】 “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姿态万千”指姿态多种多样。用“五彩缤纷”才能与上文的“死寂荒凉”形成对照。“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只要就”表示充要条件。结合语境,选出答案D。,解题技巧

2、 第一,掌握辨析同义词的一般方法,辨析同义词最基本的方法是去同存异。遇到词义相近的词,先确定词义相同的部分,然后对相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辨析,判断其“异”在何处,最后再考察语境,看一看应当选用哪个词。如“反映”与“反应”的区别在于“映”和“应”,把握这两个字的区别就能很好地区别了。注意辨析同义词的一般规律,如根据词语搭配的对象不同来辨析。如“侵犯”可以和“主权”“利益”“领海”等搭配,“侵占”则与“土地”“财产”,等搭配。又如根据词性和语法的功能不同来辨析。如“阻挡”和“障碍”都是阻挡、妨碍事物发展进行的意思,但“阻挡”是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是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还可根据感情

3、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使用范围等方面来辨析。,第二,熟练掌握关联词语。中考试卷大都从两个方面命题:在句子中填写关联词语;判断在具体,语境中关联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做好关联词语类试题,我们应注意并思考五个问题:关联是否明确(如“不管”“尽管”“不是就是”“不是而是”等);搭配是否恰当(如“只要才”“只有就”等);关联词语是否完整;关联词语位置是否恰当;关联词语所表示的逻辑关系与分句间的意义是否一致。这类考题一般在修改病句中考查。,C,【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A项“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使用正确。B项“各有千秋”比喻各有所长;各有优点。使用恰当。C项“海誓山盟”指

4、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球员们之间不是恋爱关系,使用该成语不恰当。D项“廓然无累”指心胸开阔,心境单纯,不受外界的干扰。使用正确。,解题技巧 (一)语意重复类 成语使用中的意义重复是指句中已含有与成语本身的意义相互重叠或重复的部分,进而造成使用失当。比如“门庭若市”中“市”本身有“市场”之意,如果用来形容“集市”就错了。如“集市上人很多,熙来攘往,门庭若市”这个句子明显存在错误。 (二)望文生义类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通过字面意义简单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导致使用错误。成语突出的特点是意义的整体性,我们在使用时必须透过字面,深入了解其本质的内涵。如:虽然他有不可推

5、卸的责任,但因为认错态度好,所以罪不容诛。(罪不容诛指判处死刑也不足以抵偿,形容死有余辜,可改为“罪不至死。”) (三)色彩失当类 感情色彩中褒贬误用是考查的重点,感情色彩变化则是难点。例如”灯红酒绿”这个成语,有的同学只知道它有贬义(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而不知它还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是中性词。,(四)对象与范围失当 成语因其词义有所侧重,这便确定了该词语的大致适用对象、范围。如成语”汗牛充栋”仅用于物(书),不能指人;”左右逢源”泛指事;”相提并论”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五)其他,如敬谦错位、轻重失当、不合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