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西结合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629329 上传时间:2017-04-23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西结合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6年《中西结合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6年《中西结合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6年《中西结合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6年《中西结合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西结合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西结合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习题精选A1 型题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C昼夜晨昏对人体有影响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E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2中医学“证”的概念是A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B疾病过程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的症状和体征D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E疾病过程中的体征3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是A形体官窍 B六腑C五脏 D经络E奇恒之腑4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A望闻问切 B四诊八纲C辨证论治 D治病求本E审证求因5异病同治之“同” ,是指A症状之同 B体征之同C病位之同 D病因之同E证候之同6感冒治法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的

2、不同,其理论依据是A同病异治 B异病同治C辨病论治 D同病同治E异病异治B1 型题A同病异治B异病同治C同病同治D异病异治E辨症论治1麻疹病在不同的阶段治法不同,属2胃下垂与脱肛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属A脑B肝C心D五脏E经络3有机整体的中心是4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应试点拨:本题考查有机整体的中心和主宰分别是什么。二、参考答案A,型题1E 2D 3C 4C 5E6AB1 型题1C 2B 3D 4C三、难题解析A1 型题2D“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病”一般指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症”是疾病的具体表现,疾病过程中的症状和体征,所以选 D。6A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

3、疾病,在其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证不同,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采用的治法也不一样。感冒治法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的不同,就是因为它们的证不相同,因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B1 型题3D 4C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指人体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了五大功能系统。心为君主之官,主宰有机整体。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一、习题精选A1 型题1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是A天气 B精气 C阳气D阴气 E清气2构成宇宙本原的是A天气 B地气 C阳气D阴气 E精气3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A阳气 B地气 C精气D阴阳 E天气B,型题A阴阳说B水地说C五行说D元气说E云气说1气的概念源于2精气概念源于 二、参考答案A1 型题1B

4、2E 3CB1 型题1E 2B三、难题解析B1 型题1E 2B 精气学说的形成和沿革,经历了气与“云气说” 、精气与“水地说”的不同演变,最后发展成为中医学的本原论和中介论。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一、习题精选A1 型题1下列选项属于阳的事物或现象是A下降 B静止C寒冷 D明亮E面色晦暗2阴阳的基本概念是A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B中国现代哲学的一对范畴C是相互关联的事物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D是对自然现象的朴素认识E是指日光的向背3 内经所说的阴阳之征兆是A寒与热 B水与火 C上与下D内与外 E动与静4事物的阴阳属性是A绝对的B相对的C必然的D人为的E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5昼夜分阴阳,属于“阴中之阴”的

5、时间是A上午 B中午 C下午D前半夜 E后半夜 6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说明了阴阳之间关系中的A对立B互根 C消长D平衡E转化7 “重阳必阴”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E交感互藏8阴阳转化是A绝对的 B有条件的C偶然的 D必然的E量变的9 “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A阴阳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相互消长 D阴阳对立制约E阴阳动态平衡10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A交感互藏 B互根互用C对立制约 D相互转化E消长平衡11 “阴损及阳”的理论依据是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1

6、2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指A阴阳平衡关系的破坏B阴阳对立关系的破坏C阴阳互根关系的破坏D阴阳消长关系的破坏E阴阳转化关系的破坏13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对立 B互根C消长 D平衡E转化14依据阴阳学说,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损其有余 B补其不足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E调整阴阳15 “阴胜则阳病”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A对立制约 B相互依存C相互促进 D相互转化E相互为用16下列选项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A寒极生热 B阴损及阳C阳胜伤阴 D重阴必阳E阴中求阳17 “热者寒之”所依据的阴阳关系是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C阴阳制约 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 18五脏分阴阳,肾的阴阳属

7、性是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19导致实热证的阴阳失调是A阳偏衰 B阳亢胜C阴偏胜 D阴偏衰E阴胜则阳病20 “阴中求阳”治法的病理基础是A阴偏胜 B阳偏胜C阴偏衰 D阳偏衰E阴阳两虚21引起虚热证的阴阳失调是A阴偏胜 B阴偏衰C阳偏胜 D阳偏衰E阴胜则阳病22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所指的是A补阴扶阳 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E阴病治阳23补阴时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方法是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E阴阳双补B1 型题A阳盛则热B阴盛则寒C阴虚则热D阳虚则寒E表寒内热1临床上,实热证指的是2临床上,虚热证指的是A心B肺C脾D肝E肾3称为“阳中

8、之阳”的脏是4称为“阴中之阳”的脏是A阴长阳消B阳长阴消C阴阳皆长D阴阳皆消E阴阳消长5白天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属6夜晚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逐渐转向抑制,属A实热证B实寒证C虚寒证D虚热证E寒热错杂证7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适应证是8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适应证是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补阴补阳9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为10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为A阳亢胜B阳偏衰C阴亢胜D阴偏衰E阴阳两虚11寒者热之适用的病证是12热者寒之适用的病证是A阴虚B阳虚C阴胜D阳胜E阴阳两虚13 “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是14 “阳病治阴”的病理基础是二、参考答案A1 型题1D 2

9、C 3B 4E 5D6B 7D 8B 9B 10C11B 12C 13E 14E 15A16C 17C 18D 19B 20D21B 22E 23BB,型题1A 2C 3A 4D 5B6A 7C 8D 9B 10A11C 12A 13B 14A三、难题解析A1 型题4E 本题考查的是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事物或现象不同的运动趋势、功能属性、空间和时间等因素,通过相互比较而确定的,因此,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7D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意即阳气盛极到一定程度,可以向阴的方向转化。11B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阴精阳气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的程度,亦常导致对方之不足,即所谓“阳

10、损及阴”或“阴损及阳” ,最后导致“阴阳两虚” ,这正是阴阳互根的表现。15A“阴胜则阳病”的本意为阴寒之气过盛即可损伤阳气,其反映的阴阳关系是阴阳的对立和制约。20D 语出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是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提出的针对阴阳偏衰的治疗方法之一,意即治疗阳偏衰病证时,在用补阳药的同时兼用补阴药,以发挥阴阳互根互用的生化作用。22E“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段原文出自王冰注解素问至真要大论 , “益火之源”即指补益肾阳之意。 “阴病治阳”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这一治疗原则适用于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盛的虚寒证。B1 型题3A 4D 脏腑可用阴阳划分,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

11、,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一、习题精选A1 型题1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A木 B火 C土D金 E水2五行中“金”的特性是A炎上 B润下 C稼穑D曲直 E从革3下列不属于五行之“水”的是A五色之黑 B六腑之膀胱C五脏之肾 D五体之筋E五味之咸4五音中属于五行之“木”的是A宫音 B角音 C商音D徵音 E羽音5五脏中, “肺”的“子”行的属性是A水 B火 C土D金 E木6五脏中, “肾”的“母”行的属性是A金 B木 C土D火 E水7五行相克的关系中,心的“所不胜”是肾,其五行属性A木 B火 C金

12、D水 E土8下列选项中,与“木”的“所胜”之行相关的是A汗 B唾 C涎D泪 E涕9按五行规律,肝病及心的传变所属的是A子病犯母 B母病及子C相乘传变 D相侮传变E相克10下列各项,属“五行相乘”传变的是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肝E肝病及心11五行相侮的基本概念是A某行之气亢盛传及母脏B某行之气亢盛传及子脏C某行之气虚衰传及“所胜”D某行之气亢盛侵及“所不胜”E某行之气亢盛传及“所胜”12 “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之间的关系是A相克关系 B相生关系C相乘关系 D制化关系E相侮关系13患者患病初期胁肋胀痛,性情抑郁,喜太息,继则纳呆腹胀,肠鸣便溏,舌苔白,脉弦缓。按五行理论分析

13、,为A相生 B子病及母C相乘 D相侮E 母病及子14面见青色,脉见弦象的病证是A肝病 B心病C脾病 D肺病E肾病15下列各项,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 B益火补土C泻南补北D滋水涵木E金水相生16下列选项,属“实则泻其子”的治法是A肝旺泻心B肝旺泻胆C肝旺泻肾 D肝旺泻肺E肺旺泻胃17 “泻南补北法”的理论基础是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C五行制化 D五行胜复E五行相侮1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治疗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之证,应选用的是A滋水涵木法 B益火补土法C培土制水法 D泻南补北法E金水相生法19按五行生克乘侮规律, “木火刑金”是指A相生 B相克C相乘 D相侮E制化20肝病传脾在五行关系中

14、属于A五行相生 B五行胜复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E五行制化21按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脾虚病人见面色青是A水克土B木乘土C土侮木 D土生金E土克水2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益火补土法 B培土生金法C佐金平木法 D金水相生法E滋水涵木法B,型题A怒B喜C思D悲E恐1五志中属“火”的是2五志中属“土”的是A酸B苦C甘D辛E咸3五味中属“水”的是4五味中属“木”的是A五行相乘B五行相侮C五行胜复D母病及子E子病犯母5脾病及肾的五行传变是6肺病及心的五行传变是A滋水涵木法B益火补土法C培土生金法D抑木扶土法E金水相生法7健脾气以补肺气的治法是8用于治疗肝旺脾虚的治法是A相侮B相乘C子病犯母D母病及子E制化9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所反映的五行传变是10 “水气凌心”所指的五行传变是A怒B喜C思D悲E恐11喜所胜的一行是12恐所胜的一行是二、参考答案A1 型题1C 2E 3D 4B 5A6A 7D 8C 9B 10C11D 12D 13C 14A 15C16A 17B 18A 19D 20C21B Z2CB1 型题1B 2C 3E 4A 5A6B 7C 8D 9B 10B11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