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咬文嚼字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914920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咬文嚼字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咬文嚼字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咬文嚼字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咬文嚼字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咬文嚼字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咬文嚼字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咬文嚼字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时我们还召开了党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召开工作安排会,及早启动了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在工作中,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三层面、一中心和四主线的工作重点咬文嚼字本课话题怀疑精神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表示寺里有人应门。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即使不是热闹场合,至少

2、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韩愈对“推敲”的意见几乎成了定论,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但朱光潜先生并没有因此就轻易同意这种观点和看法,而是敢于怀疑,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发表了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可以说没有怀疑就没有改变,没有创新。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亚里士多德曾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这个断言,流传了一千八百年。伽利略却要重新用实践来检验它是否

3、是真理。他拿着两只大小不同的铁球,跑到比萨斜塔上往下扔,一次次实验,结果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是错误的。不仅如此,伽利略还从中掌握了物体的运动轨道,推动了力学的发展。敢于对权威的结论质疑,才有希望穿破未知的障翳,打开真理的大门。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宪章2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4怀疑与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罗曼罗兰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流涎()憎恶()茗烟()斟酌()镞() 鲁莽() 剥啄() 意蕴()清沁() 灞桥() 付梓()【答案】xinzngmnzhuzmnzhuynqnbz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嚼(2)恶(

4、3)晕 (4)藉【答案】(1)jiojioju(2)w (3)ynyn(4)jji2语境辨析法(5)乘()车至集文物考古、科研、科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我们看到再现的2 000多年前的千乘()之国激动不已。(6)人民画报封面上刊载()了一个载()歌载()舞的姑娘。【答案】(5)chnshn (6)zizizi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2)(3) (4)【答案】(1)婵蝉殚惮(2)锱缁辎(3)岑涔涔(4)牍黩渎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精练精炼“精练”指(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精炼”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

5、勉,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_(精练/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2)原油送到炼油厂去_。(精练/精炼)【答案】(1)精练(2)精炼2捉摸琢磨“捉摸”是猜测、预料的意思,多用于否定式。“琢磨”读“zumo”时,意思是思索、考虑;读“zhum”时,一是指雕刻和打磨(玉石),二是指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1)周立新说:“我这个人就爱瞎_(捉摸/琢磨),天马行空的,什么都敢想。用洋气的话说就是爱追梦,追我自己的梦。”(2)摄影师Martina Matencio来自西班牙,其画面的场景大多散发出几丝忧伤,同时这种情感带给画面主角或神秘或性感的特质,有一种_(捉摸/琢磨)不定的美

6、。【答案】(1)琢磨(2)捉摸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备课确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于讲稿,我们咬文嚼字,力图用最精练的文字讲清道理。()理由:(2)齐白石爱财,是出了名的。书画家大多标榜清高,耻于言钱,而齐白石卖画卖印,则是详尽标价,锱铢必较。()理由:(3)除了把严入口,还需“重典”护航,惩治这类官员不能再粗枝大叶,要严查严打。()理由:(4)他还原了自己本来的身份,变为简单俊朗的大男孩,自鸣得意,充满魅力。()理由:【答案】 (1)语境强调对讲稿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而非死抠字眼儿不注重实质内容,应该用“字斟句酌”。(2)语境强调齐白石对极

7、少的钱也十分计较,用“锱铢必较”是正确的。(3)此处强调处理此类问题不能轻轻带过,而非不细致,应该用“轻描淡写”。(4)此处语境是褒义,而非贬义,可以用“神采飞扬”。现代美学的开拓者朱光潜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他的西方美学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代表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咬文嚼字写于抗日战争后期。朱光潜先生结合当时新文学运动的实际,为了帮助大家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正确理解

8、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及提高美学修养等,撰写了不少论文和书评,本文即是其中的一篇。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批评家常以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可感的图画之中,尽量避免枯燥的说理和严谨的论证,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魅力。现在也有些随笔重在描述对文学的印象、感受,并不注重对知

9、识的阐述,这类文章感情充沛,讲求文采,可读性很强。文艺随笔属于杂文的范畴。作者通过对文学史上三个“炼字”的实例进行分析,并联系实际写作中的一些流弊,自然而然地阐明了“咬文嚼字”的精髓,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既要注意斟酌字句,更要注意思想情感的表达,并且旗帜鲜明地摆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答案】字眼不同意味不同严谨勤奋推陈出新一、阅读课文第1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第1段在文中有何作用?【答案】开门见山,叙述郭沫若改词语的例子,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阐述观点做铺垫。2作者举水浒和红楼梦的例子,用意分别是什么?【答案】举水浒的例

10、子是以水浒里的用语为依据,强调“你这”句式带有强烈的憎恶色彩,对“你这什么”的表达作用分析得细致入微。举红楼梦的例子是以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的话为依据,进一步阐明“你是”式句子在一定语境里也有讽刺性,对“你是什么”的表达作用分析得全面透彻。二、阅读课文第56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试赏析“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里,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一句中比喻修辞的运用。【答案】将字的直指义比作“月轮”,形象生动地说明直指义的特点是“明显而确实”的;将字的联想义比作“轮外圆晕,晕外霞光”,以此来说明字的

11、联想义是“变化莫测”的,不是明显而确实的。4根据文意回答,“联想”“习惯”“套板反应”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答案】联想起于习惯,因习惯而滑入“套板反应”;“套板反应”是走熟路、走老路、无创新,所以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三、阅读课文第7段,回答下面的问题。5“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作者真的是“随便”举的文中的例子吗?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作者不是随便举的几个例子。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文中前三个例子是文字修改方面的,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即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后两个例子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说明咬文嚼字是文学创作有所创新的

12、保证,即怎样咬文嚼字。因此,这几个例子并非随便列举的,而是根据文章论述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列举的。四、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课文贯串着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答案】作者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思想感情走的,强调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情感,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话题:本文作者提倡读书要“咬文嚼字”,而陶渊明、马南邨却提倡读书要“不求甚解”。对朱光潜与陶渊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你是怎样看的?学生甲:读书应该“咬文嚼字”。“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