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练习岳麓版选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913258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练习岳麓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练习岳麓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练习岳麓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练习岳麓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练习岳麓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练习岳麓版选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时我们还召开了党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召开工作安排会,及早启动了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在工作中,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三层面、一中心和四主线的工作重点第17课 缓和与对抗的交替练习一、选择题1尼克松期间采取的对外政策与杜鲁门政策的最大不同是()A对苏采取强硬政策B对苏采取“缓和”战略C美在争霸中全面收缩D美苏争夺重点在欧洲【解析】尼克松时期,美国在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对苏采取“缓和”政策,杜鲁门时期美国挑起“冷战”,对苏采取强硬政策,C项“全面收缩”错误,美国把争霸重点放在欧洲,从亚洲越南撤军,实行战略收缩。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21975年赫尔辛基宣言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强调边界

2、不可侵犯原则B规定禁止使用武力威胁C拒绝承认国家领土现状D提出文化教育领域合作【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C项错误,赫尔辛基宣言承认国家领土政治现实。【答案】C3有学者认为历史选择有时“是一项最费思量最耗能量最具荒诞的劳作。向北走的努力,有时得到的只是来到南端的结果。”下列史实中,和这一观点最不相符的是()A凡尔赛和约B绥靖政策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D欧安会的召开【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说有的历史选择主观努力和客观结果完全是南辕北辙。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A、B、C三项都属于这种情况,相比较而言,D项与这一说法最不相符,以为欧安会的召开的目的是维护欧洲安全,客观结果是使东西欧洲之间的“冷战”对峙得到

3、了一定的缓解。【答案】D4下列有关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与阿富汗政变直接相关B美苏关系进一步缓和C采用了突然袭击的方式D说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解析】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美苏关系对抗再次升级,美国总统卡特重新强调实力和对苏联军事遏制,美苏关系再次跌入深谷,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5美国“卡特主义”与里根提出的新遏制政策()A强调对苏联采取缓和政策B放弃与苏联的对话和谈判C主张对苏联进行军事遏制D要求对苏联实行外交孤立【解析】“卡特主义”重新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里根的新遏制政策试图通过政治、军事等各种手段遏制苏联,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6读下面图片戈尔巴乔夫(右)和里根,当时苏

4、、美争霸的特点是()A苏联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B美、苏争霸剑拔弩张C美国居战略优势D苏联处于被动反击的地位【解析】戈尔巴乔夫当政时期正处于美、苏争霸中美国占优势的阶段。【答案】C7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欧盟成立C苏联解体D911事件【解析】本题考查对于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理解。根据题干中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应该是:见山不是山,反映在国际关系上即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而其标志性的事件是苏联解体,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

5、趋势发展。【答案】C8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B美苏对峙、互有攻守,双方争夺世界霸权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解析】20世纪6080年代美苏争霸的基本态势是美苏对峙、互有攻守,双方争夺世界霸权。其余各项表述均不全面。【答案】B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说希腊遭到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一旦它作为独立国家“陨落”,它不但将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地区,而且将给欧洲一些“力争维持其自由

6、和独立地位”的国家带来“灾难性”影响。他诬指“极权主义”和任何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都“危害着美国的安全”,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实行的征服活动;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美国的哪一外交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

7、)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在“援助自由国家”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3)就上述美国对外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解析】作答时要明确国家利益是一切对外活动的根本目的。第(1)问主要是对美国“冷战”政策的把握。第(2)(3)问要从“冷战”政策的实质入手回答。【答案】(1)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夺取世界霸权。(2)杜鲁门时期推行无条件“帮助”,因为当时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占据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尼克松时期实行有条件的“帮助”,原因是当时美国经济增长缓慢,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逐渐丧失世界霸主地位。(3)国家的外交政策与其经济实力有着密切关系(意思相近即可

8、)。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进言,提出了一份题为高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星球大战计划”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材料二“星球大战计划”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激化竞争,将前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前苏联的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衡。但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前苏联又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材料三70年代美国科

9、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了加速高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经济摆脱困境,里根政府想到了“以高技术计划盘活政治、经济格局”的高招。实践证明,“星球大战计划”技术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转好。请回答:(1)结合材料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哪些目的? (3)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5)结合“星球大战”计划对美苏争霸结果的影响,谈谈它

10、们对当前中美关系有何启示? 【解析】本题在解答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当时美苏争霸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局势并不安宁,美国为取得对苏联的战略优势而采取“星球大战计划”,一方面可以增强自己的国力,另一方面可以发展自己的军事科技,同时也可以在军备竞赛中拖垮苏联经济,达到自己不战而胜的目的。第(5)问从其经验与教训角度来分析启示。【答案】(1)第三次科技革命。(2)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3)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的负担。(4)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战略,对苏采取强硬政策,展开新一轮的以质量和科技为核心的军备竞赛。(5)坚持和平崛起,不称霸;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抢抓科技的制高点,努力发展高科技;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任答两点即可)群众没有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街道等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在村头河道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治理之后反弹严重,出现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