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典型示功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913098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抽油机典型示功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抽油机典型示功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抽油机典型示功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抽油机典型示功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抽油机典型示功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油机典型示功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抽油机示功图是将抽油机井光杆悬点载荷变化所作的功简化成直观封闭的几何图形,是光杆悬点载荷在动态生产过程中的直观反映,是油田开发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分析方法。通过示功图的正确分析评价,可诊断抽油机井是否正常生产。本文将通过典型示功图示例阐述,结合现场实际,对井下生产情况进行解释分析,应用地面示功图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油田开发现场分析诊断提供可借鉴性依据。1、泵正常工作图像分析:供液充足、泵的沉没度大、泵阀基本不漏失,泵效高,游动阀尔和固定阀尔能够及时开、闭,柱塞能够迅速加载和卸载。管理措施:此类井供液充足,沉没度大,仍有生产潜力可挖,可以将机抽参数调整到最大,以求得最大产量,发挥井筒应有的产能水平

2、。2、振动影响图形分析:泵深超过800m时抽油杆会发生有规律的振动,一般不会影响泵效,振动引起悬点载荷叠加在正常工作产生的曲线上 ,由于抽油杆柱的振动为阻尼振动,所以出现逐渐减弱的波浪线。管理措施:一般不考虑振动影响,如果冲次加大后,振动幅度变大,就导致功图失真,上下死点有小尾巴出现,泵效低,这时需要对油井进行综合评估,减小冲次建立合理制度。3、供液不足图形分析:供液不足为油田常见工况,当泵充满系数小于0.6时,可以认为深井泵的工作制度不合理,泵的排出能力大于油层的供液能力,造成沉没度太小,液体充满不了泵筒。管理措施;主要进行油层改造,改善供液条件,机抽参数,对于泵挂较深井可采取长冲程,小泵径

3、、慢冲次,泵挂相对较浅的井,在井况及抽油设备允许情况下,加深泵挂深度,以求得最大泵效。4、泵工作正常,油稠时的情况。图像分析:油稠,使摩擦等附加阻力变大,造成上负荷线偏高,下负荷线偏低,同时,油稠可能使得凡尔开关比6B63常时滞后,凡尔和凡尔座配合不严密,造成较大漏失。管理措施:对于稠油井,主要对进泵液体降粘,定期地向油田区块注入降粘剂,采取环空加热措施,并采用反馈抽稠泵机抽。5、油井出砂图形分析:油层出砂,细小的砂粒将随着油流进入泵内,造成活塞在工作筒内遇阻,使活塞在整个行程中增加了一个附加阻力,上冲程时附加阻力使光杆负荷增加,下冲程时,附加阻力使光杆负荷减少,并且由于砂子具有流动性,使其分

4、布在泵筒内各处多少不同,致使光杆负荷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多次急剧的变化,严重时会造成固定凡尔,活塞卡死,造成油井停产。管理措施:对出砂油井,一方面应保持油井平稳生产,减少停井次数和时间,放套气也应平稳运行,另一方面采取油层防砂,加筛管,砂锚,对油井经常洗井等措施,延长抽油设备的使用寿命。6、气体影响图形分析:上冲程,油气混合物进入泵内,并且随着活塞继续向上运动 ,泵内压力降低,溶解在是有种的气体大量分离出来,同时由于气体产生膨胀,使光杆载荷不能很快的增加到最大理论值,因此增载过程变慢,增载线斜率变小。下冲程由于泵筒内气体压缩,泵筒内压力缓慢上升,游动凡尔打开时间也就滞后,光杆卸载变缓,卸载线 成一

5、圆弧状,其曲率半径越大 ,泵效越低。管理措施:对受气体影响较大的井,增大泵的沉没度,大泵径长冲程机抽,特别是防冲距要调到最小,尽量减少余隙体积,下高效气锚和防气泵,合理放套气,控制套压生产,使之保持在较低值。7、固定凡尔和游动凡尔同时漏失图形分析:砂蜡和磨损等复杂原因,造成双凡尔同时漏失。管理措施:针对凡尔漏失的油井,一般的碰泵、洗井不能解决,只有检换泵,但定期清洁,对油井除蜡除脏,洗井,可以延缓检泵时间,延长泵的使用寿命。8、游动阀尔关闭迟缓图形分析:活塞上行时,游动凡尔下落经过挡块做到游动凡尔座上,当井斜大,凡尔先坐落在挡块上起不到密封作用,然后再落到凡尔座上达到密封效果。因不密封,加载不

6、能正常进行,直至凡尔落到凡尔座上。管理措施:选井斜较小的位置下泵,及时检换泵。9、柱塞脱出工作筒图形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防冲距过大或光杆冲程过大造成。管理措施:下方活塞,探泵到固定阀位置后上提,再测功图对比,也可以减少冲程。10、油井结蜡图形分析:石油中都不同程度含蜡,当温度降低到蜡的凝析结晶温度时,溶解在石油中的蜡就会凝析出来,粘附在油管,抽油杆,深井泵等井下设备上,增大悬点载荷,引起凡尔失灵或者堵死,卡死活塞,堵死油管,结蜡部位不同,影响不同。管理措施:对油井进行清蜡处理,对井下增加加热和清蜡设备。11、抽油杆断脱图形分析:抽油杆由于弹性疲劳,深井泵遇卡使抽油杆柱超过拉伸屈服极限等原因而断

7、裂。管理措施:首先要装抽油防脱器,合理优化组合抽油杆柱,相对下小泵径,慢冲次生产。12、连抽带喷图形分析:由于刚由自喷转抽油,油井能量较高,井筒内动液面较高,且有气体膨胀,因此最大载荷线向下移动。管理措施:该类井能量较高,应采取长冲程,较大泵径,合理冲次机抽。13、油管漏失图形分析:油管的丝扣连接处未上紧或因油管被磨损,腐蚀面而产生裂缝和孔洞时,进入油管的液体会从这些裂缝和孔洞及未上紧处的缝隙重新漏入油管套管间的环形空间 ,导致油井减产。管理措施:及时更换油管,对偏磨严重井下扶正器。14、冲程损失影响图形分析:该井泵挂比较深,杆柱形变较大,柱塞在工作筒的相对位移较小,减少活塞的有效行程,降低了泵效。管理措施:发生冲程损失的油井一般泵挂较深,可以采用大冲程抽油机,应用最大冲程。15活塞遇卡图形分析:活塞因泵筒内沉砂,结蜡或衬套受振动而错位会使活塞被卡在泵筒的某一位置。管理措施:及时检修,防止衬套脱落,对出砂井加装高效砂锚,采取除蜡除脏措施。16:上碰泵图形分析:防冲距过大,卡砂,油井减产。管理措施:下放活塞,探泵到固定阀后上提到合适的位置或再测功图对比,减小冲程,对不出油井应检换泵。17:下碰泵图形分析:防冲距过小。管理措施:上提活塞,对易进砂井,应先洗井,再测功图对比,对不出油井应检换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